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与罚(上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

一部剖析罪犯内心世界的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

一部震撼灵魂的巨著。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中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小说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与对人的终极问题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现实性、哲学性、宗教性三者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容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的《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罪与罚》译序

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七月初,酷热蒸人,傍晚,有个青年走出自己的斗室——这是他向胡同的二房东转租的。他来到街上,然后慢慢腾腾地、仿佛犹豫不决地朝桥方向走去。

他顺顺当当地避开了在楼梯上碰见自己的女房东。他那间斗室,是一幢很高的五层公寓的顶楼,就在屋顶下面,与其说像间房子,倒不如说像口柜子。他向女房东租下这间兼包伙食并有女仆服侍的斗室,女房东就住在楼下一个单独的套房里。每次出门,他都得经过女房东的厨房,厨房的门正对着楼梯,而且几乎总是大敞着。这青年每次从旁经过,总会产生一种又痛苦又胆怯的心理,并且深感羞愧,于是愁锁双眉。他欠了女房东一身的债,生怕见她的面。

这倒不是因为他胆小和被折磨傻了,甚至恰恰相反;然而,从某个时候起,他就处于一种极易动怒的紧张状态,仿佛患了多疑症。他常常沉溺于冥思苦想,离群索居,不仅仅是怕见女房东,甚至怕见任何人。贫困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但是最近以来,就连这种窘困不堪的情况也不再使他感到苦恼。非做不可的事他完全不做,也不想做。其实,他毫不害怕任何女房东,不管她如何蓄意跟他作对。可是,站在楼梯上,就得听她纠缠不休地逼债、威吓、诉苦,自己则不得不想方设法搪塞一阵,抱歉一番,说些谎话——不,最好还是像猫儿一样溜下楼去,偷偷逃开,不让任何人看见。

不过,这次上了街之后,他对自己如此怕碰见女债主,也深感惊讶。

“我下决心要干的是怎样一桩大事啊,现在却害怕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他想,脸上挂着怪异的微笑。“唔……对啊……事在人为嘛,如果胆小如鼠,定会错失良机……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真有意思,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他们最害怕的是新的步子,自己的新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空话说得太多了。就是因为我净说空话,所以我无所作为。不过,也许是这样:正因为我无所作为,所以我净说空话。最近这个月来,我学会了说空话,成天整夜地躺在角落里胡思乱想……嗯,现在我去干什么呢?难道我能干这件事吗?难道这是真的?绝对不是真的。这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解闷而异想天开;简直是儿戏!对了,无非是儿戏而已!”

街上酷热难当,而且又闷又挤,到处是石灰浆、脚手架、砖头、灰尘,以及夏天特有的那种臭气,无钱租用别墅的每个彼得堡人都十分熟悉这种臭气,这一切使这个青年本已不正常的神经受到痛苦的刺激。在城市的这一段区域,小酒馆特别多,从这些小酒馆里飘出一阵阵闻之欲呕的臭味,再加上虽然在上班时间也会不断碰到的那些醉鬼,给这幅画面添抹了最后一笔令人厌恶的阴郁色彩。刹那间,这个青年清秀的脸上闪现出一种深恶痛绝的神情。顺便说一下,他长得俊秀,有一双漂亮的黑眼睛,一头深褐色的头发,身材中等以上,修长而匀称。但不久他就似乎陷入了沉思,更确切地说,甚至似乎有点儿出神。他信步前行,不再关注四周的一切,而且也不想关注。他只是不时喃喃自语,这是因为他有自言自语的习惯,对此他现在已暗暗承认了。此时他自己也意识到,他有时思想混乱,并且他感到身体空乏虚软:他几乎没吃任何东西已经一天多了。

P1-3

序言

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

——《罪与罚》译序

俄国伟大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821年1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1843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早在中学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阅读了大量的俄国和外国文学名著,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司各特、席勒等人的代表作品他都爱不释手。在高等军事工程学院,他不仅继续大量阅读俄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对果戈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自己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两部历史悲剧《玛丽亚·斯图亚特》《鲍里斯·戈杜诺夫》。毕业后,他正式进行文学创作。1846年,他发表书信体中篇小说《穷人》,受到诗人涅克拉索夫和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高度评价,一举成名,在文学界引起了注意。后因参加俄国最早的进步知识分子革命组织——彼特拉舍夫斯基(1821~1866)小组,于1849年被沙俄政府逮捕,并被判处死刑,临行前几分钟获得沙皇的赦免,改为流放——先是在鄂木斯克要塞监狱服苦役四年(1850~1854),接着被派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西伯利亚第七常备营当了五年列兵(1854~1859)。1859年12月,获准回到彼得堡。回彼得堡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办报刊和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1881年1月28日因病去世。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创作成果颇丰,重要作品有:《穷人》(1846)、《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0~1862)、《地下室手记》(1864)、《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1)、《少年》(1875)、《卡拉玛卓夫兄弟》(1879~1880)、《作家日记》(1873~1881)等。

对于我国广大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1918年《新青年》1月号发表周作人所译的《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及译者按语,使中国读者首次了解了这位伟大的俄国作家),至今他的重要作品己大多被介绍过来了,而且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种他的多卷文集和一套全集。我国介绍与研究他的著作也为数不少,比较重要的有:李春林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刘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论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李春林的《复调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人其作》(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何云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季星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戏剧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何怀宏的《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新华出版社,1999年)、赵桂莲的《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志耕的《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彭克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冷满冰的《宗教与革命语境下的(卡拉马卓夫兄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杨芳的《仰望天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历史观》,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以及论文集《当代中国学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qz)。外国研究陀氏及其作品的重要著作并被译成中文的则主要有:格罗斯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谢列兹尼奥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海燕出版社,2005年;黑龙江人民社;1992年)、苏珊·李.安德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华书局,2004年)、多米尼克.阿尔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波诺马廖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探索人生奥秘》(商务印书馆,2011年)、马克·斯洛宁的《灵与肉的炼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华夏出版社,2009年)、舍斯托夫的《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漓江出版社,1992年;又见于其《思辨与启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叶尔米洛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弗里德连杰尔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弗里德连杰尔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赖因哈德·劳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东方出版社,1996年)、罗赞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华夏出版社,2002年;2007重出时,改名为《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莉莎·克纳普的《根除惯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形而上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伊琳娜·帕佩尔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尼娜.珀利堪·斯特劳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马尔科姆·琼斯的《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安德烈·纪德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安德烈·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别尔嘉耶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索洛维约夫等的《精神领袖——俄罗斯思想家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乔治·斯坦纳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罗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启示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中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

……

综上所述,《罪与罚》的确是一部俄罗斯式的全新的长篇小说,它完全实现了作家自己预期的目的,不仅在俄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确立了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名声,奠定了他极其重要的文学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本书译自1984年莫斯科“俄语”出版社出版的《罪与罚》,这个本子是俄罗斯人为外国读者出版的一系列俄国文学经典名著中的一种,全书的每一个单词都标有重音,并且附有详细的注释——不仅说明了书中涉及到的俄国和外国的一些历史、文化背景,而且介绍了俄罗斯的某些风俗民情,更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了简要的注析,这对更准确、深入地理解该作品有着极大的帮助。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张铁夫教授(1938—2012)十年前在本书初译时曾把他珍藏多年的这一版本慷慨惠借给译者,2012年临终前又嘱咐把他的俄文书籍和资料全部赠送译者,作为他的学生,只能努力工作,做出更好的成绩,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深挚、永久的怀念,以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在翻译本书时,译者曾参考了国内出版的若干个译本,受益匪浅。在此,谨向各位前译者表示感谢。由于能力有限,本译本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很可能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这个译本是十年前翻译的,出版后颇受欢迎,反响不错。这次利用重新出版的机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认真核对俄文原文,对前五章进行了细致的校对和一定的修改;为保持作品语言风格的统一,对原来朱宪生先生翻译的第六章和尾声全部进行了重译。2012年6月,译者在圣彼得堡时,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过的地方以及《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所住的公寓等处进行过实地考察,这对作品的理解、修改和翻译大有助益。

2013年3月31日

天津华苑新城揽旭轩

书评(媒体评论)

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鲁迅

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他媲美。

——高尔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与罚(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思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6894
开本 32开
页数 679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44
CIP核字 2016032143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0
4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