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栅栏/曹文轩美文名师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的《白栅栏》这篇小说描写主人公八岁时候喜欢一位秀气端庄的女老师。然后有一天去老师家做客,和老师对脚睡一张床,内心却是害怕得不得了,脚不敢触碰老师的身体。但是老师是寒性体质,搂着他的脚睡觉取暖。那时候的他,几乎一夜 惊乍、受寒、失眠。本书还收入了《城边有家小酒店》《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白栅栏》精选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代表作《山羊不吃天堂草》的精彩章节为主干,配以若干散文和短篇小说,构成三个单元,由具有影响力的中小学语文一线名师进行赏析和阅读指导,并附相关作品的班级读书会或专题读书活动设计,在名家名作与小学生之间架设一条桥梁,实现阅读教育的人文熏陶和审美教育功能。

目录

一 短篇小说

 单元导读

 柠檬蝶

 白栅栏

 大水

 祖父

 城边有家小酒店

 海牛

 《祖父》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二 长篇小说

 单元导读

 明子的长夜

 山羊不吃天堂草

 《明子的长夜》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三 散文

 单元导读

 少年

 夕阳

 天堂的眼睛

 孩子与海

 灵龟

 《夕阳》班级读书会设计方案

后记

试读章节

她既文静又活泼,常和我们一起玩。玩起来,她纯粹是一个孩子,混在我们中间,她忘了她是老师。她有时把我们带到空旷的田野上,我们就像一群麻雀“唧唧喳喳”地围绕着她。她跑到哪儿,我们就呼呼地跟到哪儿。有时,她忽然跑起来,我们就欢叫着追赶她。见我们追不上了,她又回过头来望望。待快要追上她了,她又跑了。那回我去东北,在森林里追一头小鹿,就又想起她这副形象来。那小鹿伶俐可爱,用温柔而淘气的眼睛望着我。我向它走去,它又活活泼泼地跑了,像股轻风,像团柔云。可是跑了一阵,它又停住,回头望着我,那样子很让人怜爱。

她喜欢我们,尤其是我。

据母亲讲,我小时候长得很体面,十分讨人喜欢。两岁之前,我就很少在家喝母亲的奶,因为总是被邻居家抱了去玩,然后从这家传到那家,能顺着河边传出去一里多地。饿了,就喝也正在奶孩子的其他母亲的奶。

母亲自己的奶水将衣服洇湿了,胀得受不了时,就沿着河边去找我,总要找半天才能把我找回家。七岁时,我很懂事了,说话很甜,品行不恶,不会骂人,很少做讨人嫌的坏事。大概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她很喜欢我。

也正是这份喜欢,她让我生了一场病—— 她家离这儿有十里地。每个星期六下午,她差不多都要回家去。她又要回去了,忽动了念头,将手放在我的肩上,对我母亲说:“我带他去我家,行吗?” 母亲同意。

她又低头问我:“去吗?” 我连忙点点头。

我跟着她,高高兴兴地走了十里路。

她也很高兴,一路上老轻声唱歌,还不时地顺手掐一两根已经枯萎了的狗尾巴草。

那时候没有电视,晚饭后洗洗脚,嗑嗑瓜子,就得睡觉。她家不穷,可也不能为我一个八岁的小孩专支一张铺,再说农村也没有这个习惯,来个人,都是与别人挤一挤。

“我要睡在谁的脚底下呢?”我心里在想。

“跟我睡。”她说。

我站着不动。

她端着油灯往里屋走去:“跟着我呀。” 我磨磨蹭蹭地跟着。

她把油灯挂在墙上:“你睡那头,我睡这头。” 我还是站着不动。

“脱衣服呀。” 我记得我脱得极慢,脱一件衣服像是足足花了一年时间。不像是脱衣服,倒有点儿像剥皮。

“快脱了钻被窝呀,冷。” 当时的农村孩子睡觉都没有衬衣衬裤,赤条条,一丝不挂,像个浪里白条。我终于剥光了上身。我低下头,很害羞地看着自己赤裸着的扁平的瘦胸脯,从未觉得光身子有那么难看,有那么别扭,情不自禁地用胳膊搂抱着自己。下面的裤子,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了。

“把裤子脱了呀。” 我低头望着床上一条已经放开的花被子。

我窘极了,一点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难堪的场面,额上竞汗津津的。我真想逃进黑暗里去。她却毫不在意,去外屋取东西去了。趁这当儿,我立即扒光了裤子。像一只被穷追的野猫忽然瞥见一方洞口,我爬上床,仓皇钻人被窝——啊,她终于看不见了! “怎么这样快呀?”她说了这么一句,先摘下了头上的发卡,解掉了头绳,甩了甩头发,那些头发就一下子飞扬起来,仿佛被捆绑了一整天,现在终于得到了自由。然后,她就开始脱衣服。

我像巢中小鸟忽然看见了人,立即将脑袋缩进了被窝。什么也看不见了,但我还是把双眼紧闭,仿佛一睁了眼,还是能看到什么魔鬼似的。但我的耳朵和鼻子却是无法设防、堵住的。我听见了她脱衣服时的窸窣声,闻见了她脱去衣服后身体散发出的那种温暖、新鲜、带着某种特别气息的味道。那气味永远流散在了我的记忆里。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心里似乎是有点喜欢听那声音和闻那气味的,虽然战战兢兢的像一只被人缚住了的小猎物。

大概是她用手掀起了被子的一角,因为我感觉到有一股凉气从被子的那头过来了。

她进了被窝。她的脚伸过来了。当碰到我的身体时,我如同被电猛击了一下,随即,一股温热的暖流,刹那间流遍全身,一直流到我的胸腔里,使心突突地剧跳起来。除了母亲和奶奶,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在同一个被窝里接触一个成年女性。我有点儿发抖了,像是一只小鸡雏掉进了冰窟。

“冷吗?”她问。

“不……不冷。”我感觉到我的身体在打战。

“把被头压紧。” 由于我的胆怯,我不敢把被头掖得很紧。

“压紧呀。”她用脚背轻轻地摩擦着我的身子,脚背有点儿凉。

灯还未熄灭,在掖被子的时候,一束灯光照进被窝,我一眼瞧见了她赤裸的脚。脚弓弯弯的,脚指头像一枚枚鲜嫩的新蒜。我赶紧把被子压住。P15-18

序言

也许是天意,这些年我于不知不觉之中参与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事业,说“深度介入”,大概也不算过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大学老师屈指可数,而我是其中一个。天意即美意。这些年,我沉浸于其中,乐此不疲。我觉得我在事业上有了一种新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我愿意去的。这一事业,很切合我的心情,而我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本不是用在此处的,但现在发现,它们用在此处非常给力,其效果出人意料,我有终于找到一个可用武之地的感觉。无论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语文教材、语文读本的编写,还是参与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研讨与讲座,也无论是参与“新课标”的审议,还是听中小学语文老师的讲课而后由我来评课,都觉得这个地方本就是我要来的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我发现一切都变得实在起来,一切都变得很有价值。我很为我涉足这个领域而感精神上的满足,而感全身心的快乐。

天长日久,我结识了这个领域的一些精英分子——我将结识他们看成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曹文轩美文名师导读”,是我们之间的一次合作,我为能有这样的合作而在心中对他们充满感激。

这些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语文老师纷纷用我的作品作为各种名目语文教学的文本,还有一些学校的老师将我的作品改编为剧本让孩子演出。近两年,我出席有关他们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往往都要对他们说同样的话:“《草房子》已三百次印刷,晚于《草房子》六年出版的《青铜葵花》,也已接近两百次印刷,我的其他几乎所有作品都有很大的发行量,这些书究竟哪里去了,被孩子们买去了,可是,是谁让他们买去的呢?是你们——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们。你们对于我而言,是有恩之人。我愿意在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出现在你们面前。”我深知,受到中小学语文老师们青睐的作家作品并不很多。他们有他们的标准,他们有他们的眼光。他们的选择甚至是苛刻的。他们会用课堂去检验他们所选择的作品。这是一种最令人信服的检验。我为我的作品能被他们和他们的听众们认可而感到自豪。当我一次又一次听他们向孩子讲解我的作品而孩子们总有非常热烈的反应时,我总有被奖赏的感觉。我很在意他们的认可,甚至超出我在意一项文学奖励。现在,他们又一次选择了我。“曹文轩美文名师导读”系列,无疑是我众多著作中非常珍贵的著作。准确地说,这是他们的著作。我是被解读的。我的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但经他们解读之后,这些文字却焕发了又一次青春。是他们成全了我的文字。他们是海峡两岸顶级的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名师。被他们解读,是一种荣耀,一种幸福。

一年中,我可能要听许多堂他们的语文观摩课。我曾经说过,听他们的课,你才懂得什么叫“讲课的艺术”。那些课非常考究,非常精致。我是一个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人,我本以为,我们这些专业出身的人就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全部。但我在他们的课堂上发现:在中小学,有着另一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队伍。而他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是另一种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这种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甚至不只是对我们所从事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补充,而且还是一种矫正。

当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往往只是拿文本说事,心思并不在文本而在涌动于心头的理论上时,他们的目光却由始至终落在文本之上。他们的话题来自于文本,目的只有一个:解读文本。无论纵横,无论大小,说的就是文本。这样的解读,也许是最切近文本的。他们的解读,部分话题是与我们行当里的话题重叠的,但也有许多话题是他们独特的。作为语文老师,他们常常更喜欢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他们会对文本的修辞、篇章结构、字词运用更感兴趣。细读,几乎是他们的阅读习惯,而这个习惯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养成的。他们不是文学批评家,他们只是扮演一个弓l导读者如何欣赏作品的角色。他们犹如一个解说员面对一件艺术品,不住地向那些观众指点着这艺术品的种种妙处。还有,在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两者不同的是,我们心中只有那些文学的问题,而他们心目中却始终有个阅读对象——这个阅读对象便是孩子。他们无论说什么,都是说给孩子听的。这就自然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解读作品的文体。贴近,言语虽浅,而含义不让那些深奥的语词,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很亲切。所有这些特点,在这套书中都有体现。

我喜欢这样被解读。

谢谢他们,谢谢出版这套书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曹文轩

2016年1月20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住宅

后记

还记得完成前面的稿件时,那种终于可以卸下对编辑深深愧疚的心情。也许没有人相信,但于我,那感受一呼即来,到现在还像热腾腾、刚端上桌的菜。现在,回顾自己的编写历程,那每次阅读、思考的点点滴滴就要在我眼前上映了。

我记得阅读《柠檬鱼》《大水》与《山羊不吃天堂草》时的不合。《柠檬鱼》里那只追寻花田的蝴蝶,近似神话的旅程最后却是一个梦成空;《大水》里无名乐师让人心疼的成长历程,即使用千个“惨”字都不足以形容;而《山羊不吃天堂草》里从困顿到眼中闪着自信与豪迈的光芒,最后仍是梦一场的明子一家,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让我好想问问老天爷于心何忍。我不懂作者为什么要书写这么“壮烈”的故事,也许它们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可是,我的心却要准备好多的坚强,以迎接作者展现的人生实相。

我记得阅读《白栅栏》时的羞涩,一向不是图像型读者的我,这一回在作者的细细描绘下,那个和女老师共寝的夜晚,竞鲜活地在我的脑袋影院里播放,没法转头不看,只得捂着眼从指缝里看完。我不懂作者为什么要赤裸裸地呈现那个夜晚?他假设的读者群又是哪个年龄层7我没有把握孩子们读了会起什么反应,我能不能好好应对。

我记得阅读《海牛》时的揪心,那个与海牛奋战的15岁少年,他所面对的每一个冲突历程都让我看得心惊胆战,虽然知道少年终将驯服海牛,但不到最后关头,心就是悬吊着的,好怕那个不想预见的万一。

我记得阅读《夕阳》时的愤愤不平,为什么老年人无法领略这个具有美感以及令感官与精神都产生种种快感的时代?为什么他们不会再有大的悲哀,也不会再有大的欢乐?一切情感都是很有分寸的。没有燃烧,也没有冰点。这些对老年人的观点都让我觉得作者眼里的老人近似植物人,而我,一点都不认同。

我记得……

这本书里的篇章,于我的阅读喜好有着从地球到月亮的差异,常常读着读着脑子里就会冒出好多的问号,问自己怎么办7怎么让自己习惯作者的文笔?怎么习惯作者刻画的场景、事件7怎么从不习惯的文本里找到带领阅读的亮点?

写下这些,不是想对作者不敬,而是因为我知道差异代表理解的开始。如果有一天作者曹老师有机会读这篇后记,我想跟他说,很感谢这次与《白栅栏》的相遇,因为它扩展了我的阅读视野、平衡了我的阅读偏食;因为它让我有机会看见不同风貌的内地风情;因为它磨炼了我对于文本的思考;因为它让我有了小小得意的成就感。所以……好感谢!

范姜翠玉

2016年2月3日于台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栅栏/曹文轩美文名师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92507
开本 18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6038710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10.666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8
15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12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