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三重境界
内容
试读章节

用什么安顿我们的灵魂?

这恐怕是今天许多中围人面临的困惑。

举目神州,高楼大厦与贪污腐败同在,物欲横流与道德缺失共生。究其根源,都与信仰缺失有关。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不断,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维系民族之根的信仰。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二千年的中华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然而忠孝仁义始终是先辈们尊崇的道德价值观。1949年新中国诞生,毛泽东思想取代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文革”十年,虽然政局混乱,民不聊生,社会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然而,由于信仰未曾中断,中国仍然屹立不倒,逃过一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财富猛增,人民生活大为改观,高楼林立,小车遍地。但是,小车、高楼、电脑、手机都填补不了我们精神家园的荒芜。经历了儒家文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猛然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在猛烈的思想激荡中茫然无绪,找不到安顿自己灵魂的家园。但是,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在精神世界的真空中生活,不能失去指导人生的价值原则。

我们应该有什么期盼?

除了财富和权力,人生应该还有什么更高的追求?

精神上的追求,物质不能替代;

道德上的追求,欲望不能替代;

精神的追求应该是无限的、永恒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课题。

人生千姿百态,追求是多方面的。如果将人生的价值定义为热爱生活、追求成功、乐于奉献的话,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也有人生的三重境界,那就是知识、智慧与审美。

学习知识、开悟智慧、审美情趣,这样的三重境界,既是我们可以无限追求的美丽人生,又是可以逐步实现的生活现实;既是可以寄托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又是可以提高生活品位的人生境界;她离我们不会那么遥远,触手可及,却又永无止境,值得我们奋斗终生。

人,自呱呱坠地便开始学习,现代社会的人更离不开学002习,为了跟上急速发展的时代脚步,我们一生都得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既与人生密不可分,又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真正懂得学习的人并不多,我们甚至对学习、对知识的概念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什么是学习?

学习意味着一种改变。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积累。

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如果他从孩童时代就明白了这一点,或被引入正确的学习轨道,一生受益无穷。反之,则可能贻误终生。

正确的学习要素有那些呢?  它包括三个要素:

一臼:学习动机;

二日:学习内容;

三日:学习方法;

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学习动机

我们无论学习何种知识,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要有一种驱动自我主动求知的能量,我们不妨把学习的动机称为心智能量。只有把心智能量与正确的学习内容——物质相结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我的知识。

犹太人出生后,尚在哺育的摇篮之中,母亲一边摇着摇篮,一边读圣经给孩子听,每读一段就让孩子舔一下蜂蜜。这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故事显得夸张,那么请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方法都是先给小朋友提出一个考试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许给他一定的物质奖励,这可能是每个家长必备的法宝。

丹麦教育家克努兹·伊列雷斯说:“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让他感兴趣,他将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领域,凡有成就者,一定是他乐于甚至愿意献身于他所从事的事业,从而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周恩来还在中学读书时,一次老师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回答为做官,有的学生回答为发财,有的学生回答为家庭……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周恩来读书和实践的动力,也是他成为一个政治家的力量源泉。

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不是要教会他加减乘除,而是要让他懂得为什么要学好数学的道理。

为什么要学好数学呢?

不言而喻,我们生活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但这样的理由显然不够充分,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万物皆是数”这句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言。换句话说,自然都是由数学构成的。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定律、定理,无一不用数学表达。

万物起于时空。时间的数学概念就是数,空间的数学概念就是几何,这是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的根本原因。现代生活中的互联网、手机、电脑、智力游戏,都建立在计算数学0和1的基础上。

如果孩子明白了数学的本质,他学习数学的动力可能会持续终生。同样,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好语文、英语·…一

2.学习内容

不言而喻,学习内容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可以说,学习内容决定人生。

怎样选择学习内容呢?

一是不同的人生目标,决定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学习,我只学习这样的知识:它能告诉我,应当如何认识自身,我应当如何对待生与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则说:“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论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开卷有益。”

二位先贤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道理,那就是:读书的选择,一要目的明确,二要选择精品。

今日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迷茫在书海之中。而伟人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与他选择了正确的书籍息息相关。

毛泽东未上过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他青少年时期选择的书籍正是他成功的起点。他精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穆勒的《名学》等中外精品。他投身革命后,其军事思想,哲学思想,很多来源于这些名著的启示。

二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作出不同的选择。P1-5

目录

人生三重境界——知识、智慧与审美

创新的智慧

像苏东坡那样生活

宋朝与宋词

朱熹与王阳明

中国人和德国人的性格特点

地中海游记

美国的教育

论儿童教育

儒家与宗教

美国随笔

英国与日本

秋旅归来

内容推荐

《人生三重境界》是郑世雄的第二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在闲暇的时光里,一边游览,一边阅读,一边思索,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结集成册。本书浓缩了作者对人生、对岁月、对生命、对世相等深刻的体悟和思索。字里行间总会不经意地在你的宁静的心湖里扔进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子,激起美玉般的涟漪,闪现着思想的灵光。

编辑推荐

《朱熹与王阳明》、《中国人和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地中海游记》、《美国的教育》、《论儿童教育》、《儒家与宗教》、《美国随笔》……《人生三重境界》是郑世雄的第二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在闲暇的时光里,一边游览,一边阅读,一边思索,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结集成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三重境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世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302293
开本 32开
页数 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22
CIP核字 201520222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1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