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遥远的星辰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初次见到卡洛斯·维德尔是在1971年,抑或是1972年,当时萨尔瓦多·阿连德还是智利总统。

那时他管自己叫阿尔韦托·鲁伊斯-塔格莱。他有时候会去胡安·斯泰因的诗社,在康塞普西翁,被称为南方首都的那座城市。我不能说那时候自己很了解他。我每星期能见到他一次,倘若他去诗社就能见到两次。他不怎么说话,而我却颇为健谈。来诗社的人大部分都很健谈:我们不只谈论诗歌,也谈政治,谈各自的旅途(彼时没人能想到我们后来的旅途会是那般模样),谈绘画、建筑、摄影,谈革命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将会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生活和一个崭新的时代,但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它就像一个梦,或者更确切地说,像一把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梦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尽管那时我们已经依稀知道梦想往往会变成梦魇,但我们也并不在意。我们的年龄都在十七到二十三岁之间(我那时十八岁),而且除了加门迪亚姐妹和阿尔韦托·鲁伊斯-塔格莱之外,大家几乎都是文学系的学生。加门迪亚姐妹学的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而鲁伊斯-塔格莱,据他自己有一次说的,他是自学成才的。在1973年以前的智利关于自学成才者有很多说法。说实话他不像自学者,我的意思是,从外表上看他不像一个自学者。在智利,在70年代初,在康塞普西翁这座城市里,自学者们不像鲁伊斯-塔格莱这样穿衣打扮。他们都是穷人。但他说起话来倒的确像个自学者。他说话的方式在我看来就像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现在的说话方式一样(他说起话来就像是住在一朵云里一样)。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踏入过大学校园的人来说,他穿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不是说他优雅——虽然他确有其自身的优雅之处——也不是说他有某种特定的穿衣方式;实际上他的穿衣风格是多变的:有时穿西装打领带,有时又一身运动装,他也不排斥蓝色牛仔裤和T恤衫。而不管是哪一类服装,鲁伊斯-塔格莱穿的都是昂贵的衣服,都是名牌货。总之一句话,鲁伊斯-塔格莱是优雅的,而我那时并不相信总是在精神病院和绝望无助之间挣扎的智利自学者会是优雅的。有一次他说他的父亲或祖父是蒙特港附近一处庄园的庄园主。他说,也可能是我们听贝洛尼卡·加门迪亚说的,十五岁的时候他决定放弃学业,从此以后就一边干农活一边在父亲的图书馆读书自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些去胡安·斯泰因的诗社的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个优秀的骑手,然而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骑马。实际上,我们关于鲁伊斯-塔格莱的所有猜测都是建立在我们对他的羡慕或者说嫉妒之上的。鲁伊斯-塔格莱面貌英俊,身材修长而充满力量。在比维亚诺·奥赖恩看来,他是个面容过于冷峻而非英俊的家伙——当然,比维亚诺是后来才这么说的,是作不得准的。我们大家为什么嫉妒鲁伊斯-塔格莱呢?说大家都嫉妒是夸张了,感到嫉妒的其实是我。也许比维亚诺也和我一样感到嫉妒。原因嘛,当然是出在加门迪亚姐妹——那对同卵双胞胎,诗社里当之无愧的明星身上。她们俩如此耀眼夺目,有时候我们(我和比维亚诺)觉得斯泰因就是为了她们两个才开这个诗社的。而她们,我必须承认,确实是最优秀的。贝洛尼卡·加门迪亚和安赫利卡·加门迪亚这对双胞胎姐妹,在某些日子里是如此地相像,几乎达到令人无法辨别的地步,而另外一些日子里(尤其是另外一些夜晚)又那么地迥异,彼此间纵然不是敌人,也像是两个陌生人。斯泰因很喜爱她们。他,还有鲁伊斯-塔格莱,是唯一总能区分出谁是贝洛尼卡而谁又是安赫利卡的人。提起她们我几乎口不能言。有时候她们出现在我的噩梦里:和我一样的年纪,也许还要大上一岁,一副那个时代的时髦女郎的样子,有着修长苗条的身材,棕色的皮肤,长长的黑发。

加门迪亚姐妹几乎是立刻就和鲁伊斯-塔格莱交上了朋友。他是在七一年抑或七二年加入斯泰因的诗社的。而在这之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都没人见过他。斯泰因也没有问他来自哪里,他要求他读了三首诗,然后说还不错。(斯泰因只会盛赞加门迪亚姐妹的诗作。)就这样他留在了我们中间。开始的时候其他人不怎么搭理他,但是当我们看到加门迪亚姐妹和他结交以后,我们也开始和鲁伊斯-塔格莱结交了。彼时他的态度一直是真诚而疏离的。只有和加门迪亚姐妹在一起的时候(在这点上他像斯泰因)他才显得平易近人,而且非常殷勤周到。对其他人,正如我已经提到过的,他用一种“真诚而疏离”的态度对待我们,也就是说,他会和我们打招呼,对我们微笑,当我们读自己的诗作时他会做出谨慎而有分寸的评论,而当我们抨击(我们通常都很毒舌)他的作品的时候,他却从来不为自己辩护:当我们对他说话的时候,他只是听着,神情专注——现在我再也不敢用“专注”这个词来形容他那种神情了,但是当时我们确实觉得他是在专注地倾听。

鲁伊斯-塔格莱明显不同于其他人。我们彼此之间会用隐语或者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或像曼德雷那样说话(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左派革命运动党或托洛茨基派的成员或同情者,虽然我觉得也有人是社会主义青年联盟或者共产党抑或基督教左派某个政党的成员)。鲁伊斯-塔格莱说西班牙语,那种智利某些地方(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地方,更是主观概念上的地方)——那些时间似乎停止了的地方——特有的西班牙语。我们同父母住在一起(我们这些来自康塞普西翁的)或者住在简陋的学生宿舍里。鲁伊斯-塔格莱却独自一个人住在靠近市中心的一套公寓里。公寓有四个房间,房间里的窗帘永远是拉上的。我从来没有去过这所房子,倒是后来比维亚诺和胖妞波萨达斯和我说起过关于这所房子的一些事,但是彼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并且已经受到了该死的维德尔传奇的影响),因此我也不知道在这些事情上是该相信我的老同学还是将之归咎于他的想象。我们手里几乎从来就没有银子(现在写下银子这个词的时候感觉很有趣:它闪闪烁烁好似暗夜里的一只眼睛);而鲁伊斯-塔格莱却从来不缺钱花。

P3-9

目录

正文

序言

小说《美洲纳粹文学》的最后一章讲述了智利空军中尉拉米雷斯·霍夫曼的故事,但也许讲述的方式过于笼统(不超过20页)。这个故事是我的同胞阿图罗·B. 给我讲的。他是一名老兵,经历过那场恢宏的革命战争,在非洲自杀了。他对最后的结局并不满意。《美洲纳粹文学》的最后一章作为小说的结尾,相对于前面有趣的故事来说或许有虎头蛇尾之嫌,而阿图罗希望看到一个更长的故事,不是别的故事的镜像或深入挖掘,而是这个故事本身的镜像和深掘。因此,我们俩手里拿着最后一章,关在我位于布拉内斯的家里一个半月,根据他的梦想和梦魇,完成了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说。我的作用仅限于端茶倒水,查查书,与他和越来越活泼的皮埃尔·梅纳德的鬼魂讨论讨论很多重复的章节是否有必要。

内容推荐

罗贝托·波拉尼奥编写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星辰》讲述了在一个穿行于历史、神话和文学小径上无数分岔口进行的旅程中,我们结识了这个冒名者(我们所有的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不都曾是冒名者吗?),一个有很多名字的男人,一个除了美学(这难道不是所有艺术家所追求的吗?)毫无道德的人,一个恐怖的花花公子、凶手和摄影师,一个野蛮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创作的艺术家的传奇故事……

编辑推荐

罗贝托·波拉尼奥编写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星辰》的故事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维德尔的“传奇生平”。开篇讲与我同是文学社的维德尔给人的感觉睿智得体相貌出众自学成才,与人保持距离相当神秘,但没人不妒忌他,因为只有他征服了文学社的两位女性。遗憾的是姐妹最后终结于死亡。我因入狱得已目睹维德尔首次空中写诗表演,于是开始娓娓道来维德尔及其身边人物的故事,大家的经历、找寻以及各自的结局。最终只有我再次见到并认出维德尔,只不过这是一次赏金行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遥远的星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张慧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5520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4215580
中图分类号 I784.4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2
12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