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来源于大量作者张景安、亨利·罗文、罗晖多年在硅谷采访、实地调研的资料累积,系统介绍了硅谷的发展,详尽地分析了硅谷成功的因素。以硅谷实例为中心,进而介绍硅谷的创新文化、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创新源泉、法律体系以及创新政策等。总结硅谷发展的启示,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创新提纲参考。本书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论的典型,对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企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图书 |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来源于大量作者张景安、亨利·罗文、罗晖多年在硅谷采访、实地调研的资料累积,系统介绍了硅谷的发展,详尽地分析了硅谷成功的因素。以硅谷实例为中心,进而介绍硅谷的创新文化、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创新源泉、法律体系以及创新政策等。总结硅谷发展的启示,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创新提纲参考。本书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论的典型,对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企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目录 再版说明 再版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认识硅谷 第一节 得天独厚的环境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硅谷的未来 第四节 对斯坦福大学刘遵义教授的访谈 第二章 创新科技产业 第一节 创新产业概貌 第二节 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三节 硅谷企业的创新商业模式 第四节 “互联网+全球化”的战略 第五节 案例:硅谷的半导体产业 第六节 采访记录:创新区域发展和产业集群——访问著名学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教授 第三章 硅谷的创新文化 第一节 创新的企业组织与文化 第二节 独特的非正式社会组织联系 第三节 与众不同的创业氛围 第四节 移民文化 第五节 硅谷文化的得失 第四章 硅谷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 第一节 硅谷的风险投资 第二节 硅谷股票期权制度 第三节 公司合并和兼并 第四节 美国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小企业管理局、小企业投资公司与证券化 第五节 专题报告:存股权证(Depository Receipts)——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工具 第六节 采访记录:硅谷的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 第五章 硅谷的创新源泉 第一节 斯坦福大学 第二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第三节 联邦实验室 第四节 企业实验室 第五节 采访斯坦福大学原副校长米勒教授 第六章 硅谷的人力资源 第一节 硅谷的技术移民 第二节 硅谷的华裔专业人才 第三节 移民的回流 第四节 案例:网迅通信公司 第五节 采访记录:硅谷的技术移民和人才流动——访问著名学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教授 第七章 创新政策与法律体系 第一节 美国政府对硅谷的作用 第二节 美国的创新政策 第三节 政府制定影响企业改革和创业的规则 第八章 硅谷启示 第一节 由硅谷认识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中国的科技工业园区与创新区域 第三节 与硅谷共同进步 附录 硅谷著名企业群览 结束语 主要海外作者简介 再看硅谷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景安//(美)亨利·罗文//罗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689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2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2 |
CIP核字 | 2015143397 |
中图分类号 | F279.712.44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