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刊词
文学研究
重识《女神》【魏 建】
新时期以来郭沫若作品整理的成就与问题【李 斌】
抗战时期郭沫若笔下屈原形象的变与不变【刘 奎】
20世纪史剧批评之先导
——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问世之初的臧否之声【何 刚】
史学研究
一个未完成的“成品”
——《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考论【周海波】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甲骨学研究
——以郭沫若早年甲骨文研究为例【黄益飞 刘春强】
述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史坛中的郭沫若(1949~1957)【朱春龙】
文化审视
郭沫若:在文学与政治背后的医学眼光【陈 俐】
郭沫若与日本的“近”与“远”
——郭沫若之“日本言说”再考【潘世圣】
生平思想
作《郭沫若年谱长编》札记【蔡 震】
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的另一解读
——以郭沫若流亡日本十年翻译活动为例【张 勇】
创造社研究
《创造》季刊与创造社的“异军突起”【李跃力】
田汉参加和脱离创造社具体时间之考辨【咸立强】
海外研究
关于1920年3月田汉访问博多的时间问题【〔日〕岩佐昌暲】
郭沫若20年代《分类白话诗选》里的歌德译诗【〔法-瑞士〕宇乐文】
郭沫若的汉诗创作【〔日〕藤田梨那】
郭沫若与河上肇:在相遇与分歧的路上【〔美〕周海林】
史料辨证
论可能考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以郭沫若归国问题考证为例【廖久明】
文献辑佚
消灭呀!口号战【郭沫若】
春再集·序【郭沫若】
历史记忆
汉文先生的风格【陶晶孙 著 赵艺真 译 陈婷婷、潘世圣 校译】
郭沫若今昔物语
——箱根之夜【〔日〕村松梢风 著 陈婷婷 译 潘世圣 校译】
编后记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