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伊本·赫尔顿大师(精)/阿拉伯伊斯兰经典著作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拜萨慕·亨弥释编著的《伊本·赫尔顿大师(精)》表达具有散文和极具说服力的对话艺术特点。引人入胜而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绵绵不断的表达手法使这部小说变得有趣而有益。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领略伊本·赫尔顿对历史及其哲学的理解,他对文明此消彼长的精彩论述及其社会学和文明方面的基本观点。小说还涉及伊本·赫尔顿的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喜怒哀乐,对妇女及两性关系的看法等。小说的最后一部分讲到伊本·赫尔顿对当时重大事件的关注及对鞑靼人在东方征战的回应。总之,伊本·赫尔顿这个遥远而令人生畏的人物在小说中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从美学的角度说,小说将报告和记录历史形式转换成了想象和创作,把直接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献变成委婉的素材,并将委婉变成象征。

内容推荐

小说《伊本·赫尔顿大师(精)》是摩洛哥著名当代作家拜萨慕·亨弥释教授的代表作。伊本·赫尔顿(公元1332 —1406)出生于突尼斯,全名是艾卜·扎伊德·阿卜杜拉赫曼·伊本·赫尔顿。中世纪阿拉伯马格里布地区最后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该小说取材于历史文献,尤其是伊本·赫尔顿本人的著作《历史绪论》,成功刻画了这位14世纪天才思想家的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历史文学类著作。作者取材于许多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刻画出小说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从而使这部小说呈现事实融入想象的独特风格。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七夜谈

第二章 爱情做官

第三章 见跛子帖木儿,世纪灾难

尾声

附:对小说《伊本·赫尔顿大师》的部分评论

试读章节

旁白

(一)

已成为伊本·赫尔顿的书记官的这个哈姆,从长相看,有点像伊本·白图泰的书记官伊本·哲齐,都是矬子,麻脸,因阅读和誊写而眼睛近视。但是,说实话,前者比后者更聪明、更活跃和更沉稳。

哈姆不像其他书记官完全听命于雇主,只要雇主张口,就记录,不管是否值得。雇主的胡言乱语,也会被他们拾掇成一篇奇文。

假设一下,假若哈姆代替伊本·哲齐给伊本·白图泰当书记官,那么,他肯定会对伊本·白图泰讲的这个故事提出质疑。伊本·白图泰讲到一群生活在塞拉夫和巴林之间的一个深潭中的采珠人,哈姆肯定会极不情愿地记录看似不可能的故事:“当采珠人要潜水时,会用一个乌龟壳做的夹子夹住鼻子,然后在腰里系上绳子,就潜人水中。每个人潜水的时间不一,有人可以在水下待一个时辰,也有人可以待两个时辰,等等。等潜到潭底,就找藏于碎石之间的贝壳,用手或用携带的铲子挖出。”至于白图泰所说的在特莱姆森之战中,素丹独自一人打败了白尼·阿卜杜·瓦迪的军队,假若雇主让哈姆记录此事,他肯定会撕碎纸,折断笔,拂袖而去,会诅咒阿谀奉承之人和马屁精,留下奉承者们胡说八道。

有个情况需要说明,哈姆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将誊写作为职业的原因是热爱它,而非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其实,他去伊本·赫尔顿家之前,就读过其所著《历史绪论》一书,并为其折服。

(二)

伊本·赫尔顿与其书记官的会谈大多在他那间不大的书房中进行,书房的布置是马格里布风格,墙上装着书架,架上摆着他的最爱——书籍。至于时间,一般是在宵礼后的一个小时,偶尔也会超过半夜一小3时。值得一提,他俩的会谈,不全是记录伊本·赫尔顿的口述,也会谈到其他的事。哈姆经常会带些老婆做的马格里布菜肴。有时他会谈到百姓的艰难,素丹及其近臣们的挥霍;有时会谈到,老婆因有沙尔巴陪着很开心,她执意要大师尝尝她的手艺。伊本·赫尔顿则有时通过询问哈姆来了解埃及的情况,有时会倾听哈姆为其诵读所选的一些书的某些篇章。

伊历二月的最后一个夜晚

第一次会谈。

伊本·赫尔顿和哈姆面前摆着一壶鲜奶,一盘椰枣和一盘甜点。大小不一、光亮各异的蜡烛照亮书记官面前的纸张和硬笔。寒暄过后,两人开始誊写麦斯欧迪所著的《黄金草原与珍贵的宝藏》和《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一些章节。

当工作结束后,大师道:“哈姆,你的理性和感官能相信亚历山大大帝待在一个玻璃柜中下到海底,去画海底魔兽,据说它们阻止大帝建亚历山大城。他想照画像造个塑像,以此来吓退这些魔兽。”  哈姆不假思索地摇摇头和摆摆手表示不信,并说:“我从未信过伊本·白图泰所说的艾布·阿南素丹独自打败了一支大军,也不相信说素丹打狮子犹如宰羊。我连这都不信,怎会相信更荒诞的事?”

大师对此表示赞许。他继续说:“你誊写的时候,删掉这两个故事,从其表述看,好像是伊本·哲齐所加。你要知道,艾布·阿南素丹曾任命他为书记官。你继续讲。”

“这些,我不知道,但也不能说伊本·白图泰完全没责任。”

“别管这些,你记录:界定可能与不可能的事物,尤其是在意见不一的问题上,需要实证。我不信欧椋鸟(白头翁的一种)雕像的故事。谁信,就让他立这样的一尊塑像,看看欧椋鸟衔来橄榄后是否榨出油来?谁信建亚历山大城的故事,就重复一遍亚历山大大帝的所为,看看他能否在柜子里呼吸,能否活着走出来。那些有违常理和思维的传说,都应这样对待。”

伊本·赫尔顿有个习惯,一旦转入正题就会低头沉思,所以他要求书记官要注意记录。这时,他说:“哈姆啊,记下这一点。我不想让人们说伊本·赫尔顿是个一脸严肃、不知情趣的老学究,或者是一个只认文献的书呆子。记下,我不讨厌有趣的传说,也不会轻下结论说不可能,除非我在已经考证的历史典籍中看到相反的情况。当我们烦闷时——这个时代的烦闷事太多了——可以此解忧,可以在其中找到现实生活中难觅其踪的公平与大爱。”P14-16

序言

阿拉伯伊斯兰经典著作译丛

总序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它仍然覆盖和影响着十几亿人口,在世界格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文明的发展历程都印证了一点:一种文明要保持活力和不断发展,必然得益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且铸就了阿拉伯伊斯兰这一崭新独特的文明,其成果甚至促发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唐朝,中华文化亦因其在文化交汇中海纳百川的气度而进入发展鼎盛期。

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与世界发生着日益紧密的关系,中国的学术研究也迫切需要国际视野。近代以来,中国的翻译实践所促成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回顾我们百余年的译介工作,不难发现,因种种原因,我们注重对西方文明的介绍和研究,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介绍和研究则较为薄弱,这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地位和现实影响是不太相称的。中华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间需要更深入的交流、对话和理解。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翻译了这套《阿拉伯伊斯兰经典著作译丛》。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翻译工程,系统地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经典著作,全面展现其丰富内涵,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可以吸纳的营养。

本译丛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有志于中阿翻译的同仁们加入,也欢迎海内外读书界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阿拉伯伊斯兰经典著作译丛》编委会

2016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伊本·赫尔顿大师(精)/阿拉伯伊斯兰经典著作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摩洛哥)拜萨慕·亨弥释
译者 马福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22559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6110814
中图分类号 I416.43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5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根据黎巴嫩文学出版社1977第1版(阿拉伯语)译出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