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古书句读释例/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目录

中国修辞学

 中国修辞学自序

 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

 重版更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序言

 第一章 释名

一 修辞

二 修

三 辞

 第二章 修辞之重要

一 修辞之益

二 不修辞之害

 第三章 修辞举例

一 改易

二 增益

三 删削

四 颠倒

 第四章 变化

一 能动的变化

二 被动的变化

 第五章 改窜

一 避复

二 避嫌

三 避讳

四 避熟

五 鸣谦

 第六章 嫌疑

一 别白

二 混淆

三 不别白而可知

 第七章 参互

一 互备

二 举隅

三 举隅反例

 第八章 双关

一 义的双关

二 音的双关

 第九章 曲指

一 称名之曲

二 述事之曲

 第十章 夸张

 第十一章 存真

一 语气

二 语辞

 第十二章 代用

一 以大代小

二 以小代大

三 以前代后

四 以后称前

五 以事代人

六 以私名代公名

七 以质代物

 第十三章 合叙

 第十四章 连及

一 私名连及

二 公名连及

三 事名连及

四 物名连及

 第十五章 自释

一 释人

二 释地

三 释事

 第十六章 错综

一 名称

二 组织

三 上下文之关系

 第十七章 颠倒

一 词的颠倒

二 句的颠倒

 第十八章 省略

一 省字

二 省词

三 省句

 附录 文病若干事

古书句读释例

 再版序

 叙论

 甲 误读的类型

一、当读而失读

二、不当读而误读

三、当属上读而误属下

四、当属下读而误属上

 乙 误读的贻害

五、原文不误因误读而误改

六、原文不衍因误读而误删

七、原文不脱因误读而误补

八、原文不倒因误读而误乙

 丙 误读的原因

九、因文省而误读

十、因不识古字通假而误读

十一、因不识古韵而误读

十二、因字误而误读

十三、因字衍而误读

十四、因字脱而误读

 丁 特殊的例句

十五、数读皆可通

编辑推荐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古书句读释例》针对修辞学、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举例、评述,对经典例句逐一进行列举、对比,最后判明是非、取之以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原理。作者杨树达凭借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旁征博引,简洁畅达地游笔其中,立论精深,条理清晰,使该书颇具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修辞学、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进行归纳、举例、评述, 对经典例句逐一进行列举、对比, 最后判明是非、取之以理, 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原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古书句读释例/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树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117657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2016290902
中图分类号 H1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