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本司汀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齐诺比娅女神庙

2015年9月7日,伊朗,色拉子。婚礼中的爆炸性消息。

“玫瑰和夜莺之城,我终于回来了。”生物学家哈赛姆坐在豪华专车里,神情凝重,老泪纵横。过去几十年,他被骄傲宠坏了,丢失了信仰。身在色拉子,他有些怀念心中有真主的日子。

宽阔的砖拱大道将沙漠燥热的空气隔绝在外,主干道两旁错综复杂的小巷里布满售卖地毯、手工艺品的店铺。望着窗外繁华的巴扎,熙熙攘攘的人群,哈赛姆闻到了熟悉的玫瑰精油的芳香。突然,他眼前一亮,兴奋起来,前方是他魂牵梦绕的粉红色清真寺吧。“那巷子后边是莫克清真寺吗?”

“是的,先生。”司机通过后视镜打量着这位衣着体面的先生,此时他像个刚进城的伊朗孩子,见什么都新鲜,“您多久没回来了?”

“二十几年了。变化真大呀。”哈赛姆回答。色拉子是他的故乡,在这里他有贫困、善良、纯净的记忆。莫克清真寺是他过去常去的地方,当阳光穿过彩色玻璃,置身其中犹如在万花筒之中。

但是,他并不怀念这里。他很少跟人提及他曾经是贫苦的伊朗人。如果不是好友拉苏尔的邀请,他是怎么也不会回来的。他在美国的研讨会都开不完,每天的日程都很满。近日,白宫又交给他一项重要的绝密级研发项目,对他来说,睡觉都是一种奢侈。

他并不是不爱伊朗,而是因为他生活在美国,他时常怀疑自己的人格是分裂的。他狂妄自大,又极度自卑。白天,他生活在公众的聚光灯下,风光无限,游走在名利场,被人追捧;夜晚,他喜欢独自一人在自己的豪宅里冥思苦想,或者与权贵们挥霍无度。这几年,他必须靠药物维持睡眠。

作为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美国人,特别是当他千辛万苦实现美国梦,进入梦寐以求的美国精英阶层、特权阶层之后,他的言论直接被政府绑架。美国的媒体常常把伊朗妖魔化,认为中东是有争执的地区,导致他自己都在怀疑这些年伊朗的变化。

其实,当他回到伊朗,或是去中东其他地区访问讲座,他发现大部分的中东地区都是祥和的,人民是善良的。所谓的动荡只是非常小的区域和很特殊的时刻,中东绝大多数地方都很安全。那些追逐风筝、踢球奔跑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们一样笑容灿烂。

“我能为可爱的故乡做点什么呢?我什么也做不了。伊朗人恨我,骂我是美国人的走狗,谴责我背离了真主。就连办理回伊朗的签证都很难。”他哀伤起来。作为一名科学家,他选择了信仰科学真理和美国政客式的思维方式。

这些年媒体上大约80%以上关于伊朗的新闻,都与对美博弈、以色列、战争、恐怖主义、危机、威胁等关键词有关,关于文化、经济、社会的少之又少。媒体的偏见导致了世界对伊朗认知的妖魔化。他时常默默地为伊朗在国际上的形象而担忧,大规模的犯罪审判和警察枪击,在欧美国家是“(正常的)法治”,在发展中国家就是“人权侵犯”或“专制统治”。

作为一名学者,他心知肚明,热爱伊朗。作为伊朗裔美国人,他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必须用美国人的思考方式生活。他尽量避免人们谈及他伊朗人的身份,甚至搜索引擎上对他的介绍里都找不到“伊朗裔”这个词,只有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哈赛姆教授。

一年前,他很庆幸自己是生物学家,不是核武器专家,至少他在美国的发明惠及伊朗人,现在的部分癌症能得到有效治疗,离不开他在人类基因学、细胞学上的贡献。可是,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若将科学用在战争和武力上,生物学家比核武器专家的危害力更大。”这是他曾经劝诫学生们远离战争说的话。

如今,他却走上了不归路。当一年前美国副总统亲自给他打电话,交给他一项重要的研发任务时,他受宠若惊。从此,保守秘密使得他睡不好觉了。他的事业达到了巅峰,也进入了权力的最黑暗地带。

经过莫克清真寺,就意味着离好友拉苏尔的家不远了。他需要在百忙之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即便非常短暂。

他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千里迢迢从美国飞到伊朗色拉子,只为了参加好友拉苏尔女儿的婚礼。提到拉苏尔,他是感激不尽的。二十多年前,若不是拉苏尔相助,把所有积蓄借给他去美国攻读生物学硕士、博士,美国和世界将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P5-7

后记

我的Y先生我的爱情观

Y先生是我对所爱之人的简称,只因我的姓氏以z开头,在英文字母表里处于最后的位置,太过孤单,只有Y是靠着z的。我便戏称他为Y先生,我自称为z小姐。他在前方给我带路,高大伟岸,气定神闲,对我不离不弃。看着他,我的生命敞亮了许多。我不需要像JKQR那样,被字母表里的伙伴们团团围住,受众人拥护。

我是Z小姐,有Y先生在我身旁,已足够!

坦率地说,创作这部小说时,我一直在思念某人,思如海,思如烟,思如潮水,念他的遥不可及。若能化作春泥陪伴他,化作云飘向他,我愿意。

茶几上的水壶发出吱吱的声响,水沸腾了,我的身体却是疲软的,慵懒在沙发里,敲打着文字,写着这部小说的结局。脑袋里不是想着我的小说主人公“人造人”本司汀,而是他,我的Y先生。

本司汀是我的幻想,Y先生是我的现实。

因为他们,我听着恬静悠远的《神秘园之歌》交响乐,仰望了一个季节的星空,与两个我爱的男人在小说里谈恋爱,沦陷于梦境,不想清醒。

感谢他们,带给我美轮美奂的想象力。

说到爱,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雨果,一个平凡的地球自然人,爱上“人造人”本司汀的代价是无法计量的,有取舍,有恐惧,有抽离,但欲罢不能,越挫越勇。原本一颗微不足道的魂,遇见他,生命便厚重了起来。不再苟且,在生活的阴沟里,有了抬头仰望星空的力量。明知爱他会万般艰辛,还是要任性一次,义无反顾。

我恋Y先生,亦如此。

本司汀是值得被雨果疼爱的,Y先生也值得被我疼爱。

爱一个人,会上瘾。写一个人,也会上瘾。

我欲赋予本司汀以完美,却在笔下给了他太多残缺、残酷和残忍。我欠他的,寄希望于还能再见他,在下一部小说里,还给他。

这是我的自私和矛盾。

正如,我恋Y先生,也是自私的,词不达意的。众人给他鲜花和掌声,而我只关注他的领带和鞋带。

领带是他的面子,搭配得好不好,反映的是他的气质和状态。我在意他的面子和疲倦的脸色,却吝啬对他的赞美,我更愿意指出他的不足,尽管会伤了他的面子。

鞋带是他的里子。他走路不看路,鞋带时常散开,我担心他绊着、摔着。我在意他的里子,吃得健康,穿得舒心,开心就好,他的名利场与我无关,却忽视了他不是我的孩子。虽然,他有颗孩子般天真烂漫的心,但大多数时间里,他是我的智者。

我知道,他若老了,陪在他身边的那个人是我。

一定是我。

这是命数。我对他,有如诗般的直觉和超前的预见性。就在碧水蓝天下,就在青山绿水旁,他的左手牵着我的右手。

我相信他存在,故我终究会嫁给爱情。

前几日去看著名摄影师肖全的展览,主题是“听普通人说20年后的愿望”,我心里默想,希望20年后,我的目光还能聚焦在Y先生的领带和鞋带上,还能和他旅行、漫步、吵架。

可是,我的Y先生,他在哪里?

或许,他从不曾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于我的文字里。

他是我的念想。

水壶里的开水咕噜咕噜喷了出来,壶盖都快要掀翻了。

我慌忙起身,关掉了电源,慢悠悠冲煮了一杯热咖啡,心不在焉地没打奶泡,也没放糖,如往常一样,轻轻沿着杯口啜饮了一口,那应该很苦,而我却不识甘苦。忍不住拿起手机,发了条简讯给远方的Y先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不想打扰他的,还是打扰了。

纵使我谈过几次恋爱,擅长描写爱情小说里的套路,但是,在Y先生面前,那些笨拙的套路统统失效了,我是学不来的,我的高傲也莫名其妙地消逝了。当爱来临,我如同一只失去了法力的白兔精,手无缚鸡之力。

唯独,纯粹的爱是真的。

心,不会撒谎。骗得了众人,骗不过他,也骗不过自己。……自己的选择恐慌过。但我想,我爱,故我坚持。

和旅友们骑着自行车,飞驰在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的大街上,深夜去探寻破败的千年古堡的时候,我曾为自己的安全恐慌过。但我想,我爱,故我坚持。

现在,我决定为女性读者们写一部科幻爱情小说,那就用女性的视角写下去,我也恐慌。但我想,我爱,故我坚持。

我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远不及那些创作科幻小说的优秀作家,我也没有任何理工科背景,我是进人大学后就与数理化绝缘的文科女生,我恐慌完不成这部小说。创作的过程非常辛苦,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复习数理化,阅读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经典,向科学家朋友们求教,特别感谢那些给予我指导意见的朋友们。

至少,我创作科幻爱情小说的态度是端正的。不求这部小说多么讨人喜欢,只求能吸引更多的女性朋友关注科幻、星空和宇宙,挑战一些让我们欣喜但又恐慌、认为不可能的事。

写了几行字,喝完一杯咖啡,我又开始思念Y先生了。这不是一件坏事情,我确实也需要这种情绪融合到我的文字里,让我的文字里有爱的气息。

午后的书房,飘着玫瑰精油的芬芳,我在毕加索的画里寻找夏加尔柔情悦目的爱,在祭神仪式的庄严里寻找阿拉伯地毯上的狂舞者。那画图里,那旋律里,映衬着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在凯撒大帝面前的温柔,流淌着秦始皇在祭祀中的眼泪,透射着赫菲斯提昂和亚历山大在战场上的相拥厮守。我感受到了和Y先生一路走过的村庄、野草,一起闻过的花香,一起见过的郊外彩虹。窗外下着七月的暴雨,我误认为是三月的江南。

人生中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倔强的非他不可,逃不掉的心慌意乱。想到他,杯中苦涩的黑咖啡也变得甜蜜起来,我的耳根血脉在膨胀,像导火索一样点燃了我身体的神经系统。

那思念的红晕,从脸颊传染到臂膀,整个身体都在滚烫地燃烧。我慌乱地跑到储物室,翻箱倒柜找到药箱,取出温度计,量了下体温,谢天谢地,我瘫坐在地上,38摄氏度,这是爱的温度吗?爱他,却看不见他、摸不着他,不明他的心意,有一种跃下山崖、穿越时空去寻他的冲动。

感谢Y先生,带给我写作的灵感和动力。我想对他说:

我们的爱情故事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品行。

所谓爱人,便是启发灵感、智慧和勇气的人。

不论你在哪里,我会找到你。

不论你去向何方,我在这里等你。

你知道,我在写你。

目录

引子

上篇 地球之行

 齐诺比娅女神庙

 他是谁?

 梦境游戏

 257号洞窟

 记忆芯针

 自然人和人造人的对话

 自然人吃了人造人的血肉

下篇 梦游西里斯

 危机/守石者和寻石者

 少年本司汀

 阴谋

 谁盗了帝王墓?

 拱门之外

 逃亡与对决

 写给未来的人类

 后续

 雨果日记

跋:我的Y先生 我的爱情观

序言

我叫张雨果,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就职于上海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隔壁老王家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我都不关心,在楼道里遇见他,只会用“小王同学”来代替。

早晨我会啃着面包,在报摊上拿走一份免费的报纸,焦急地赶着公交车上班,新闻里非洲的难民离我太遥远,国家政治是男人们操心的事,叙利亚战争是一部惊悚剧。直到一个早晨,FBI菲利普出现在我家门口,打破了我乏味的生活。这有点扯,我也觉得他是骗子,可却是真的。

回想2015年,你会记得哪几则新闻呢?

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有两则。一是2015年9月6日,叙利亚中部地区齐诺比娅(公元240年一275年)神庙被极端组织Is炸毁后又神奇复原。二是美国生物学家哈塞姆死于飞机失事。

是的,我曾经认为这两件事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齐诺比娅女神庙复原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网上那张齐诺比娅雕像,意外地与我相似,被同事们大惊小怪了好一阵子。而美国生物学家哈塞姆的逝世新闻,我发誓它就是一个和我八竿子打不着的新闻,直到FBI菲利普拿着他的照片找到我家。

我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

内容推荐

张艳华著的《本司汀》是一部科幻、悬疑小说,也是一部唯美的爱情小说。西里斯帝星的“人造人”本司汀前往地球,遇见一个冰川古国的公主南卡,陷入“人造人”与“自然人”的爱河。但他的身世充满谜团,命运急剧变化,他将如何坚守与南卡的情感?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他因《道德经》这本书与“我”在西藏札达县的小旅馆相遇,他又将如何处理“我”对他的复杂情感?

编辑推荐

一本大胆的创世论猜想小说。如果你对生命科学、宇宙学、量子物理感兴趣,一定想知道一个文艺女生,如何猜想人类起的起源和未知的人类世界。

一本关于自然人、DNA优选人与人造人,如何相爱、相处的现实魔幻主义小说。如果你混沌不知所措,不如在一个午后,阅读张艳华著的《本司汀》这本书,进入“一言薄荷”的幻想空间。处处玄机,停不下来的猜想,和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本司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艳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24724
开本 16开
页数 4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2
CIP核字 2016323223
中图分类号 I247.55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