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我喜欢这句话:“一辈子的爱,其实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什么承诺和誓言;而是当所有人都离弃你的时候,只有他在默默陪伴着你。”
作者力歌是铁路实力派作家,创作了许多以爱为主题的小说,他著的《陪你到天明(力歌情感小说)》只是他系列小说的一部分,主打篇似乎在告诉人们:陪伴是长情告白,默默无语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当然,在这组小说集里面,恋爱也不都是粉红色的,也有第三者、畸恋等灰色之恋,似乎在诠释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引发思考。
爱情千古事,陪伴温暖,就让我们《陪你到天明》中寻寻觅觅吧!
力歌著的《陪你到天明(力歌情感小说)》共收录力歌情感小说22篇,主题围绕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时间跨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到本世纪初叶这二三十年,是这一特定时代青年寻找爱情道路的一种反映,真挚、平实、感人。
陈小杰也说不上怎样,总爱坐到前一排听课。大学四年级是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男女生之间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对象,尤其女生更甚,她们这时的年龄大多都在二十三、四岁了,如果毕业后再去选择对象,恐怕都成了社会的大龄女青年了。现在为什么知识女性独身的居多呢,这与大学经历不无关系。
陈小杰有个同班的男同学李奇,长得不错,有点像歌星毛宁,而陈小杰又貌似杨钰莹,同学们有意无意地把他们俩总往一起扯,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真就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也就有意无意地往一起凑凑,常常在一起聊,说起话来也觉得很开心。
看到别的同学如火如荼如胶似漆的样子,陈小杰羡慕得要死,也总想这样,可是一见到李奇,那种热情总也燃烧不起来。人总感到有些怪的地方,越是觉得般配,各方面都显优越,越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陈小杰心里曾想过,拿他当摆设还行,做个男人他还不够资格。想到这里,她便生出他不是个男人更好些的想法。同时她想起自己与母亲开过的玩笑,便有些忍俊不禁地笑了。妈妈总关心女儿是否处了男朋友,当母亲的总是很焦急,她希望女儿找到一个同学做朋友。
陈小杰对妈妈说:“我班的男同学都太有经济头脑,现在就会赚钱了。”
妈妈高兴得合不上嘴:“经济社会,这样的小伙子好,你要找了这样的同学,一辈子都不愁了。”
“嗨,妈,他们是靠玩麻将赢的。”
“那可不行,这样的男生可不好,不是还有其他的同学吗?,,
“剩下的,就是输家了。”
学生无聊地打麻将几乎席卷整个校园的学生,大都加人进去了。李奇也不例外,单凭这一点陈小杰也感到他的庸俗。
石伟每次在课堂出现,陈小杰心里不知为什么总要多跳几下,她对自己的不争气,总要气恼一番,她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她常杷这种心态归结为石老师提问时常常叫到她的缘故,她有点担惊受怕。陈小杰清楚这是她对石伟这个人有了那么多的好感所致,特别是他私下里叫她小酸枣的时候。石伟这个人既不漂亮,又不伟岸,而且年龄也大了些,陈小杰当时绝没有把石伟与她有什么关系这一想法联系在一起。
中秋节,大学里组织了一场露天舞会,陈小杰本来想回家去过团圆节,李奇邀了她,说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大家都想聚聚。
陈小杰一想自己每年中秋节都回家去过,同学们大多数是外地的,这样的节日难得让他们开心,况且女同学又少,舞伴当然很难找,她为了不使大家扫兴,同意留了下来,便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舞场是在露天的运动场上搞的,中间拢起了三堆篝火,舞会气氛挺热烈,陈小杰兴致勃勃地与每个邀请她上场的同学跳舞,弄得别的班同学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好几个外班同学通过老乡的关系来说情,要与这个靓丽的女生跳舞,均遭到严词拒绝。
陈小杰刚刚跳过快三步,下来时感到有些乏,坐下来想休息一下,她算计着同学们看她坐下来不会再邀请她上场的,因为她自进入舞场一直有同学轮番地邀请上场。
这时李奇看到陈小杰坐下来,取来了两瓶饮料递给陈小杰,顺势坐在了陈小杰的身边。走到身边跳舞的同学给他俩做着鬼脸,他俩就招招手示意一下。陈小杰本想对李奇说句什么,刚刚张口,感到有人从后面拍了拍她的肩,她思忖这肯定是个邀她跳舞的冒失鬼,说了一句:“等我喝完饮料的。”说完后她把脸对着李奇,想把那句话说出来,结果刚才想说的话却偏偏又忘记了,她看着李奇的脸努力去想刚才要说的那句话,却看到李奇扭着脸朝后看的神情有些异样,她也顺着李奇的目光向后望去,便看到了石老师。(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