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之盐(精)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写的这些东西稀松平常,我告诉收信人。是的,但它们是首要的必需品。抛开可以给我们下的外在定义,抛开外表长相,抛开大体个性,抛开与他人的关联,抛开职业和个人的活动,抛开亲友关系,抛开名声,抛开承诺与立场,抛开所属的各种圈子,抛开这些不无道理却是人为创造且具有迷惑性的定义,内心深处的“我”到底是谁?而这个“我”,作为我们的财富,是通过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结而形成的——通过观察的能力,通过与有生命的东西产生共情,通过与真实台二为一的能力。“我”并不仅仅是一个有所思有所为的人,而且是一个依照某种不断再生的隐秘力量之法则而有所感有所觉的人。如果完全失去了好奇心、共情、欲望和感到痛苦与愉悦的能力,这个我除了思考、说话、行事,还剩下什么?

我想捕捉推动我们前进、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那股难以觉察的力量。这股力量当然依存于我们过去的人生经历,但它并非只偏重过去,它也是当下和将来任何行为的本质和理由(尽管后者往往被忽视)。假如某些引导人生方向的事件不曾发生,假如“我”不曾有机会感受到某种情感,在某种场景里激动不已,通过身体得到某种体验,“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

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塑造我们的并不仅仅是纯真的童年那一段短短的经历,还有情感日积月累而成的深厚养分,而这两者还在不断地塑造着我们这样有感觉的生命;为了让我们不被要实现的目标——建立事业、创办公司、确保收益——遮蔽了心灵,看不见与之相关的“我”;为了让我们明白,在不断努力活下去这件了不起的事情背后,深层的动机是好奇心,是“我”看待周遭世界时所带有的同情,善意的目光或批判、建设的目光。

要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来打造这样一个关于感觉记忆的私密收藏,这个收藏虽说私密却可与人分享,因为它属于“人的境况”的根本基质。在谈到“人的境况”和类似表达(比如“泪之谷”的意思是活在人间)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起令人煎熬的痛苦体验和死亡的终极体验。没错,但它还包括对人生保持“兴味盎然”(市列塔尼人常这么说)的能力,拥有本能嗜好和欲望的能力,能感知和感觉的能力,能被触动、感动且激动,还能把所有这一切传达给理解这种共同语言的人。

这个“我”同时也是由记忆构成的,可人的记忆是根据什么来取舍的?实际上,记忆的选择并不受人的意志左右,而精神分析对人为何需要遗忘部分记忆做出了很多解释,虽然并非所有消失的记忆都属于无意识。一个事件过去,成了过眼云烟,而最本质的东西已经被刻人身体里,在某个回想所带来的短暂韵味、某种令人震颤的感觉、某种强烈到出人意料甚至令人无法理解的情绪的刺激下突然重现。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们内心炽热的声音和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随着时间推移所积蓄的生命活力。回忆已不再,而身体的感官记忆仍在述说。我们的身体布满传感器,传感器记录下持久的印记,而这些印记被我们当作引导自身行为的监护者。过多的记忆会让我们无法行动,最后留下的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感当中真正打动我们的几种原型。

普鲁斯特所言“虽不中,不远矣”。然而,唤醒记忆的不是玛德莱娜小蛋糕的滋味,而是彼时他体验到的快感令其回想到童年时相同的感官骚动,因为去给姨妈请安行礼,在这个过程中,幽闭的氛围、不同寻常的个性、时间、姨妈本人、茶水和玛德莱娜小蛋糕,所有这一切聚集成一支正中红心的箭,永远地扎进这种糕点香甜又有点儿平淡的气味里,也就是说他将全部的永恒生命力凝结在让他体验到这些感觉的点心里,对于幼时的他来说,这也许是最有可能做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狄亚克(condillac)的感觉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体现了它的重要性。世界先通过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然后在我们的思想里以有序的形式存在。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终生保持这种感官创造力:看、听、观察、听见、触摸、抚摸、感觉、嗅闻、品尝,保持“兴味盎然”,对一切,对他人,对生活。

目录

2011年8月13日

8月13日 几个小时后

8月14日

8月15日 18点27分

8月17日

8月18日

10个小时以后

8月21日

8月24日

9月2日

9月4日

9月6日

9月10日

9月15日

9月23日

10月10日

翻开新的一页

序言

下面的文字也许会令那些熟悉我撰写人类学专著的人颇感意外。我在此谦卑地告诉大家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本随着笔墨和灵感而产生的“幻想集”,而且其来有自。某个晴朗的夏日,其实是在烧烤般的酷暑中,我收到一张从苏格兰寄来的明信片。是一个我非常喜爱的入,让一夏乐皮耶特教授——我在心底里把他尊称为“皮耶特先生”——从斯凯岛(skye)给我寄来了片言只语,信笺的开头如下:“偷得一周闲暇在苏格兰休假。”

要知道,皮耶特教授是著名的临床专家,拉皮狄耶(La Pitie)医院的内科教授,深受患者爱戴。我也是他的一名患者,30年来有幸得到他的治疗。皮耶特教授只为患者和工作而活。我总是看到他处于几近精疲力竭的状态,为每一位患者看诊都会花上数小时,甚至会亲自把排在最后、等候太久的患者送回家,还去火车站接患者(他曾经接过我一次),何其慷慨和热情,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他竞在信笺上用了一个“偷”字:“偷得一周闲暇。”这个字格外打眼。谁偷?偷了什么?是皮耶特教授从一个他亏欠太多还报不尽的世界偷走了一点点喘息的时间,还是相反?他让铺天盖地的人和事、诸多沉重的责任和容不得片刻分心的工作剥夺了他的生活!是我们偷走了他的生活。是他偷走了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这样给他回信:您每天都忽略了那些构成生活之盐的东西,却只是得到一种永远做得不够的负疚感。这样做又有何益?动笔写下几个主要思路之后,我很快陷人了深思,认真地自问,到底哪些东西在过去、在当下、在未来构成我自己生活中的盐?

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罗列,一份简单的清单,就这样断断续续地从我脑子里冒出来,像一段长长的呓语般的独白,有关觉知、感受、情绪、“小确幸”与大欢乐,偶尔出现深深的幻灭之感,甚至痛苦。尽管我愿意更多地回想生活中明亮的而不是暗淡的时刻,但后者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从那些每一个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普通小事出发,我在其中慢慢加入一些私人的、历久弥新的、在脑海里留下强烈印象且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虽然在当时只是如电光火石般的~瞬,我相信那种体会可以经由简短的文字传达。大可以把这本小书看作一首赞美生活的散文诗。

我想,我的人生确实是逃过了不少烦心事的困扰。我很幸运能以智识思考为职业,这一职业让我的人生有了一种高度,给日常生活也增添了一分极其罕见的愉悦。我过去一直很享受我的工作,现在也继续享受着。我很幸运未曾遭遇贫苦和极大的困境,无须像成千上万不幸者那样为求生而挣扎。因此,我的话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人生幸运儿的享乐主义言论,然而我仍期望这些谈及纯粹感官觉知的文字能唤起所有人的实际体验。

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到时间的厚度。我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二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我并未在“二战”中经历太多痛苦,反而有机会在利夫拉杜瓦(Livradois,位于法目中央高原地区多姆省的一个自然区)度过了长长的假期,见识了业已不复存在的乡村和多村生活方式。我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也会穿插其中,还有我的患病经历。当然还有各种相遇,不同寻常的邂逅,对自然、动物、天籁、光影、滋味等的关注,尤以对他人的关注为甚。

书中不会或极少触及我的私人生活,同样也不会涉及智识生活、研究与写作,虽然这些事情也令人非常愉快;亦不涉及爱情,尽管爱情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像在诸位读者的生活中一样,我想,它一定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它不是我要谈的。我要谈的是什么呢?

活着,这一简单的事实里存在一种轻盈和美好,超越职业,超越强烈的情感,超越政治或其他任何方面的立场,我想谈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被赐予的这一点点多出的部分——生活之盐。

内容推荐

《生活之盐(精)》的作者弗朗索瓦丝·埃里捷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截取11天以为超脱人世的思想之旅。从8月13日到10月10日,笔下所涉自然、动物、天籁、光影、滋味,度假、看戏、看电影、听音乐会,散步、种花、访友、远足、旅行,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反思、运动、做游戏、对话、休息,友情、调情、爱情等等,通过观察,与人共情,就像讲述了一段长长的呓语般的独白,它有关觉知、感受、情绪、小确幸与大欢乐,以及幻灭之感,甚至痛苦,进而获得“我”生而为人的独特感受,让人生比通常想象得更丰富、更有趣。

编辑推荐

翻开《生活之盐》,跟随作者弗朗索瓦丝·埃里捷11天奇思妙想的生活,纯粹的感官觉知,意识的永续流动,好奇心的日常演绎,1001种方法感受自然与生活!

人类学家的天真与哲学家的深邃,让人忍俊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生活之盐被作者悉数珍藏、紧紧拥抱!

曼丽脱俗的设计、16岁少女灵性的手绘插画、瑞典进口轻型纸的时光感……一切与作者的思想合二为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之盐(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弗朗索瓦丝·埃里捷
译者 周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1755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6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6261687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