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忧思录(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传统文化已达到的真、善、美,不但不应排弃,而且应加以弘扬。对于西方文化的真、善、美的成就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吸取、主动“拿来”。对于今后文化发展的道路应有自觉的设计。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得失应进行深切的反思;一方面,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利弊也应有明确的认识。

李振纲著的《文化忧思录(精)》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探寻了中国文化由辉煌到失落的原因,认为中国文化更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以民族主体性为根本,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方向的中西文化综合创新之路。

目录

再版前言

导言

第一篇 一个古老文明的辉煌与失落

 第一章 我们拥有历史的辉煌

一 悠久的史学传统

二 瑰丽的文学艺术

三 精深的哲学智慧

四 宏富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 我们曾经走向世界

一 中国文化在亚洲各地的传播及影响

二 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三 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章 沉重的三百年——16—19世纪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失落

一 东方与西方:在同一条历史起跑线上

二 明清海禁与西方文化输入的阻抑

三 明清之际封建文化自我批判的中断

四 近代中国文化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嬗变——被迫的现代化

第二篇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现代意识的觉醒

 第四章 新旧之间绝不可调和两存——新文化运动的启明星陈独秀

一 激进的爱国者反传统的急先锋

二 尊孔与反孔:抓住反封建文化的大题目

三 从文化改造到社会改造:走向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胡适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启蒙

一 胡适的文学改良与白话文运动

二 胡适的自由主义个人理论

三 文化:中国与世界——胡适开放的文化视野

四 胡适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六章 历史的清道夫——鲁迅

一 鲁迅对新文化运动的巨大贡献

二 文化与社会:中国改革者的悲吟

三 “国民性”:华夏剖析与人学革命

四 对儒教、道教及国粹主义的批判

第三篇 过渡时代的文化困境——现代中国文化矛盾论析

 第七章 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文化意识中的矛盾

一 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文化“怪圈”:从反叛到复归

二 不情愿的文化挑夫:反传统与传统

三 在文化时空矛盾交叉点上的现代新儒家

四 传统与现代的沟通

 第八章 传统意识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一 过渡时代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二重化”

二 小农意识与商品经济的冲突

三 封建意识与民主政治的冲突

四 封闭意识与开放社会的冲突

五 道德人本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冲突

 第九章 现代中国人的人格与价值矛盾

一 二重人格:矛盾的现代中国人

二 文化错位与心态失衡

三 意义的失落: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迷惘

四 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困境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二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思想史上的文化研究

三 毛泽东中西文化观及其历史发展

四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第十一章 弘扬传统包容世界文明——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结构整合

二 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振兴民族主体精神

三 挺起民族的脊梁:启蒙者的传统不可丢

四 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忧思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振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609656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68
CIP核字 2015193767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66
19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