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文化发展学术文丛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起点

 一 几个问题

 二 两个派生问题的讨论

 三 概念界定

 四 两个主要假说体系评述

 五 当代中国国内学者研究的简要综述

 六 小结

第二章 农村土地、劳动力和金融

 一 土地要素情况简析

 二 劳动力要素情况简析

 三 农村信贷要素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失灵

 四 结论

第三章 农户家庭要素配置——人力资本的视角

 一 一个猜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配置方式

 二 一个假定——中国农户家庭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性

 三 猜想成立的几个必要条件

 四 农村家庭风险规避问题

 五 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对土地问题的含义

 六 非农就业问题

 七 结论

第四章 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机制的讨论——一个多主体模型的视角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假定

 二 模型

 三 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四 劳动力依然是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因子——一个实证研究

 五 五个阶段不同土地产权制度下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

 六 一些延伸讨论

 七 结论

第五章 农户家庭人力资本配置与劳动力市场

 一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对农民闲暇选择和粮食生产率影响的机制分析

 二 模型建构

 三 “用工荒”、本书与城乡劳动力市场

 四 一个延伸讨论——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提升农民收入的一个困境

 五 “刘易斯拐点”假象及其对“人口红利”释放的冲击

 六 结论

第六章 农户家庭要素配置与村社、政府的相互作用

 一 背景

 二 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假说

 三 村社与农户间的作用机制——基于贝克尔模型的理论框架

 四 村社集体理性对中国工业原始资本积累的作用

 五 村社与政府的交易:村社精英是农民与政府合作成败的重要因子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模型

 六 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与村社集体理性——对乡镇企业衰败的一个讨论

 七 结论

第七章 乡村治理与新型城镇化

 一 乡村治理(历史)

 二 新型城镇化

 三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

 四 乡村治理

第八章 总结

致谢

内容推荐

刘怀宇著的《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通过运用复杂系统演化理论来分析中国农户和集体村社的行为模式,认为是家庭及自然村社得以实现内部化系统风险的风险规避机制及具有强烈发展特征的资本积累的合作生产,才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长期小农经济和近代战乱频仍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以抵御风险为基本出发点的熟人乡土社会和村社精英自治的传统中国乡村治理体系。但这种优势和治理体系对当今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已经步人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后的中国乡村治理需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的正规制度安排下进行设计,进行制度创新,彻底摆脱对旧式非正规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编辑推荐

刘怀宇著的《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从分析中国农户家庭的经济行为入手,比较了恰亚诺夫非市场条件下的小农理论、舒尔茨完全市场条件下的理性小农理论以及黄宗智的中国特殊国情下小农理论的异同及各自对于中国现状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从家庭出发理解当代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全新理论,对中国目前的乡村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文化发展学术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怀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90885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6096329
中图分类号 F3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