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赡养人类
内容
编辑推荐

《三体》作者刘慈欣2016年重磅图书作品《赡养人类》是人类科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绽放“中国想象力”。

一个职业杀手的经历,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

财富和技术向着少数人集中,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变大。突发的状况,使得富人开始向穷人抛洒财富,甚至需要“雇佣杀手来消除不愿拿钱的人”的地步。是什么使他们抛弃自己的财富?

刘慈欣有着跳跃的想象力与惊人的定位叙事能力,同时对人类的政治头脑、仇恨的力量和人性中的荒谬具有敏锐的洞察。他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探索和宏观之美的兴奋感,是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

内容推荐

《赡养人类》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精选辑,其中包括《镜子》、《赡养人类》、《乡村教师》等多个经典作品,书稿内容通过作者的深度想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思考现实生活,真正领略到刘慈欣的科幻作品魅力,并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

目录

地火

鲸歌

镜子

人和吞食者

太原诅咒

赡养上帝

赡养人类

坍缩

天使时代

乡村教师

试读章节

二十五年后

刘欣觉得自己的奔驰车在这里很不协调,很扎眼。现在矿上建起了一些高楼,路边的饭店和商店也多了起来,但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灰色的不景气之中。

车到了矿务局,刘欣看到局办公楼前的广场上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人。刘欣穿过坐着的人群向办公楼走去,在这些身着工作服和便宜背心的人中,西装革履的他再次感到了自己同周围一切的不协调。人们无言地看着他走过,无数的目光像钢针一样穿透了他身上的两千美元一套的名牌西装,令他浑身发麻。

在局办公楼前的大台阶上,他遇到了李民生,他的中学同学,现在是地质处的主任工程师。这人还是二十年前那副瘦猴样,脸上又多了一副憔悴的倦容,抱着的那卷图纸似乎是很沉重的负担。

“矿上有半年发不出工资了,工人们在静坐。”寒暄后,李民生指着办公楼前的人群说,同时上下打量着他,那目光像看一个异类。

“有了大秦铁路,前两年国家又煤炭限产,还是没好转?”

“有过一段好转,后来又不行了,这行业就这么个东西,我看谁也没办法。”

李民生长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去,好像刘欣身上有什么东西使他想快些离开,但刘欣拉住了他。

“帮我一个忙。”

李民生苦笑着说: “十多年前在市一中,你饭都吃不饱,还不肯要我们偷偷放在你书包里的饭票,可现在,你是最不需要谁帮忙的时候了。”

“不,我需要,能不能找到地下一小块煤层,很小就行,贮量不要超过三万吨,关键,这块煤层要尽量孤立,同其他煤层间的联系越少越好。”

“这个……应该行吧。”

“我需要这煤层和周围详细的地质资料,越详细越好。”

“这个也行。”

“那我们晚上细谈。”刘欣说。李民生转身又要走,刘欣再次拉住了他, “你不想知道我打算干什么?”

“我现在只对自己的生存感兴趣,同他们一样。”他朝静坐的人群偏了一下头,转身走了。

沿着被岁月磨蚀的楼梯拾级而上,刘欣看到楼内的高墙上沉积的煤粉像一幅幅巨型的描绘雨云和山脉的水墨画。那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画还挂在那里,画很干净,没有煤粉,但画框和画面都显示出了岁月的沧桑。画中人那深邃沉静的目光在二十多年后又一次落到刘欣的身上,他终于有了回家的感觉。

来到二楼,局长办公室还在二十年前那个地方,那两扇大门后来包了皮革,后来皮革又破了。推门进去,刘欣看到局长正伏在办公桌上看一张很大的图纸,白了一半的头发对着门口。走近了看到那是一张某个矿的掘进进尺图,局长似乎没有注意窗外楼下静坐的人群。

“你是部里那个项目的负责人吧?”局长问,他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仍低下头去看图纸。

“是的,这是个很长远的项目。”

“呵,我们尽力配合吧,但眼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局长抬起头来把手伸向他,刘欣又看到了李民生脸上的那种憔悴的倦容,握住局长的手时,感觉到有两根变形的手指,那是早年一次井下工伤造成的。

“你去找负责科研的张副局长,或去找赵总工程师也行,我没空,真对不起了,等你们有一定结果后我们再谈。”局长说完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图纸上去了。

“您认识我父亲,您曾是他队里的技术员。”刘欣说出了他父亲的名字。

局长点点头:“好工人,好队长。”

“您对现在煤炭工业的形势怎么看?”刘欣突然问,他觉得只有尖锐地切入正题才能引起这人的注意。

“什么怎么看?”局长头也没抬地问。

“煤炭工业是典型的传统工业、落后工业和夕阳工业,它劳动密集,工人的工作条件恶劣,产出效率低,产品运输要占用巨量运力……煤炭工业曾是英国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英国在十年前就关闭了所有的煤矿!”

“我们关不了。”局长说,仍未抬头。

“是的,但我们要改变!彻底改变煤炭工业的生产方式!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走出现在这种困境,”刘欣快步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人群, “煤矿工人,千千万万的煤矿工人,他们的命运难以有根本的改变!我这次来……”

“你下过井吗?”局长打断他。

“没有。”一阵沉默后刘欣又说, “父亲死前不让我下。”

“你做到了。”局长说。他伏在图纸上,看不到他的表情和目光,刘欣刚才那种针刺的感觉又回到身上来了。他觉得很热,这个季节,他的西装和领带只适合有空调的房间,这里没有空调。

“您听我说,我有一个目标,一个梦,这梦在我父亲死的时候就有了。为了我的那个梦,那个目标,我上了大学,又出国读了博士……我要彻底改变煤炭工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煤矿工人的命运。”

P2-4

序言

写给女儿的信:200年后的世界(代序)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200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这时纸一定是比较罕见的东西了,这时用笔写的字一定消失已久。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有200多年了。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我是相信这话的少数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再换一个……我还可以想出其他很多种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你们的生命已经飞跃到什么样的形态,你还是你,甚至,在你所拥有的漫长未来面前,你此时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孩子。

你能收到这封信,还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银行对这封信的保管业务一直在正常运行,这两个多世纪中社会的发展没有重大的断裂,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其他的预言大概也都成了现实。在你出生后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的?在家里吗?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么样子。对了,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这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经觉得我可笑了,就像一个清朝的人试图描述2l世纪一样可笑。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发展的,21世纪以后,200多年的技术进步相当于以前的200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而是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21世纪那样想象你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与现实相比将显得极度贫乏。但作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我想再努力一下,也许能使自己的想象与你所处的神话般的现实沾一点边。

好吧,也许你根本没在看信,信拿在别人手里,那人在远方,是他(她)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觉上同自己在看一样,你能够触摸到信纸的质地,也能嗅到那两个多世纪后残存的已经淡到似有似无的墨香……因为在你的时代,互联网上联结的已经不是电脑,而是人脑了。信息时代发展到极致,必然实现人脑的直接联网。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但与人脑互联网带来的新世界相比,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真的无法想象了,还是回到我比较容易把握的话题上来吧。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可以养活1000亿人,这些资源则可以维持10万个地球,你们一定早己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你家的周围应该很空旷,远处稀疏的建筑点缀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城市化可能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信息网络的发展将使城市变得越来越分散,最终消失,人们将再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网络上的虚拟城市将更加庞大和密集,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置身于时尚的中心。

那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天空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恒久不变的景致,但我相信那时你们的天空已经有了变化,空中除了日月星辰,还能看到一些别的东西,地球应该多出了一条稀疏的星环,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业都已经迁移到太空中,那些飘浮的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环。从地面上看,那些组成星环的东西有些能看出形状,像垂在天空上的精致的项链坠,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它们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纽约……

也许你现在已经不在地球上了,你就在一座太空城中,或者在更远的地方。我能想象你在一座火星上的城市中,那城市处于一个巨大的透明防护罩里,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红色沙漠。你看着防护罩外的夜空,看着夜空中一颗蓝色的星星,你是从那里来的,200多年前我们一家也在那里生活过。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所在的时代应该只有少数人还在工作,而他们工作的目的已经与谋生无关。但我也知道,那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艰险。比如火星,其环境不可能在两个多世纪中地球化,在火星的荒漠中开拓和建设肯定是艰巨的任务。同时,在水星灼热的矿区,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险的小行星带,在木卫二冰冻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阳系的外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寒冷寂静的太空中,都有无数人在工作着。你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会为你而骄傲。

在你们的时代,我相信有一个一直在想象中存在的最伟大的工作或使命已经成为现实,它的艰巨和危险,它所需要的献身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那就是恒星际的宇宙航行。

我相信在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第一艘飞向其他恒星的飞船已经在途中,还有更多的飞船即将启航,对于飞船上的探索者来说,这都是单程航行,虽然他们都有很长的寿命,但航程更加漫长,可能以千年甚至万年来计算。我不想让你生活在一艘永远航行中的飞船上,但我相信这样的使命对你是有吸引力的,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你在那时过得快乐吗?我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烦恼,我无法想象你们时代的烦恼是什么,却能够知道你们不会再为什么而烦恼。首先,你不用再为生计奔忙和操劳,在那时,“贫穷”已经是一个古老而陌生的字眼;你们已经掌握了生命的奥秘,不会再被疾病所困扰;你们的世界也不会再有战争和不公正……但我相信烦恼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机,我想象不出是什么,就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不出地球温室效应一样。这里,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担心的事情。

你们遇到TA们了吗?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吗?人类与TA们的相遇可能在10万年后都不会发生,也可能就发生在明天,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不确定的因素。我写过一部关于人类与TA们的科幻小说,那部书一定早己被遗忘,但我相信你还记得,所以你一定能理解,关于未来,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你们已经与TA们相遇了吗?虽然我早已听不到你的回答,但还是请你告诉我一声吧,只回答“是”或“不是”就行。

亲爱的女儿,现在夜已经深了,你在自己的房间里熟睡,这一年你13岁。听着窗外初夏的雨声,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来就睁开了眼睛,那双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让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21世纪第一年的5月31日,儿童节的前夜。现在,爸爸在时间之河的另一端,在200年前的这个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样永远快乐!

爸爸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探索和宏观之美的兴奋感。

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相媲美

——《纽约客》

他用一系列强有力的作品,让科幻突破了传统的势力范围,让科幻文学拥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用一部经典,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幻想的强悍,让中西方科幻交流从此由单向变成了平等的双向。他用一座“雨果奖”,奖杯重塑了中国科幻,史无前例、功勋卓著。

——第26届银河奖颁奖词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科幻世界》评语

科幻渐渐由一种文学体裁,变成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

——刘慈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赡养人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慈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60830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201611945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