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珠仁波切是一位声名遐尔、极具盛誉的伟大上师,是19世纪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记忆仍非常鲜明。他的无伪的慈悲心、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智慧曾影响和帮助了一代又一代希求究竟安乐和圆满智慧的人们,他的清静教言和不朽著作是后辈们珍视奉持的无价至宝,他是藏族人民心中光辉灿烂的如意宝珠。
巴珠仁波切所著的《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以鲜明的西藏地方色彩穿插丰富的轶闻趣事的方式,来阐述最基础的佛法知识,让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19世纪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图书 | 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巴珠仁波切是一位声名遐尔、极具盛誉的伟大上师,是19世纪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记忆仍非常鲜明。他的无伪的慈悲心、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智慧曾影响和帮助了一代又一代希求究竟安乐和圆满智慧的人们,他的清静教言和不朽著作是后辈们珍视奉持的无价至宝,他是藏族人民心中光辉灿烂的如意宝珠。 巴珠仁波切所著的《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以鲜明的西藏地方色彩穿插丰富的轶闻趣事的方式,来阐述最基础的佛法知识,让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19世纪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目录 序 巴珠仁波切略传 第一篇 共同外前行 第一章 暇满难得 闻法方式 一、等起 (一)心量广大菩提心之等起 (二)方便广大密咒之等起 二、行为 (一)所断之行为 1.法器之三过 2.六垢 3.五不持 (二)应取之行为 1.依止四想 2.具足六度 3.依止其他威仪 所讲之法 一、思维本性闲暇 二、思维特法圆满 (一)五种自圆满 (二)五种他圆满 三、思维难得之喻 四、思维数目差别 第二章 寿命无常 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第三章 轮回过患 一、总的思维轮回的痛苦 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的痛苦 (一)地狱之苦 (二)饿鬼之苦 (三)旁生之苦 (四)人类之苦 (五)阿修罗之苦 (六)天人之苦 第四章 业力因果 一、所断之不善业 (一)杀生 (二)不与取 (三)邪淫 (四)妄语 (五)离间语 (六)恶语 (七)绮语 (八)贪心 (九)害心 (十)邪见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异熟果 (二)等流果 (三)增上果 (四)士用果 二、应行之善业 三、一切业的自性 第五章 解脱功德 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二、解脱之果 第六章 依止上师 一、观察上师 二、依止上师 三、修学上师的意行 第二篇 不共内前行 第一章 皈依 一、皈依的基础 二、皈依的分类 三、皈依的方法 四、皈依的学处 五、皈依的功德 第二章 发殊胜菩提心 一、修四无量心 (一)修舍无量心 (二)修慈无量心 (三)修悲无量心 (四)修喜无量心 二、发殊胜菩提心 (一)发心的分类 (二)正式发心 三、愿行菩提心学处 (一)愿菩提心学处 1.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2.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3.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二)行菩提心学处 1.布施度 2.持戒度 3.安忍度 4.精进度 5.禅定度 6.智慧度 第三章 念修金刚萨埋 一、忏悔之理 二、四种对治力 (一)所依对治力 (二)厌患对治力 (三)离恶对治力 (四)现行对治力 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四、念修百字明 五、忏悔之功德 第四章 积累资粮 一、供曼扎罗 (一)供曼扎罗之必要 (二)所修曼扎罗 (三)供三十七堆曼扎罗 (四)三身曼扎罗 (五)供品洁净 (六)积资之理 二、古萨里 (一)古萨里之义 (二)施身修法 (三)断法的含义 第五章 上师瑜伽 一、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二、上师瑜伽实修法 (一)明观福田 (二)七支供 1.顶礼支 2.供养支 3.忏悔支 4.随喜支 5.请转法轮支 6.祈请不入涅槃支 7.回向支 (三)专心祈祷 三、传承上师简介 (一)佛陀心意传 (二)持明表示传 (三)补特伽罗耳传 第三篇 颇瓦法(往生法) 第一章 往生分类 一、上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第二章 颇瓦(往生)修法 一、修炼 二、运用 第三章 颇瓦(往生)仪轨 结文 传承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巴珠仁波切 |
译者 | 熙日森五明佛学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30186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2005070768 |
中图分类号 | B9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西藏 |
长 | 229 |
宽 | 153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