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岛现今已知最早的居民和开发者。黎族织锦因其织造工艺精良、色彩鲜艳、图案艳丽、品种多样而名扬内地。它在我国纺织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江主编的《黎锦(精)》从黎锦的原料、纺纱、染整、织造、刺绣、形制、纹样等方面,对黎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图书 | 黎锦(精)/海南文物基础鉴定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黎族是海南岛现今已知最早的居民和开发者。黎族织锦因其织造工艺精良、色彩鲜艳、图案艳丽、品种多样而名扬内地。它在我国纺织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江主编的《黎锦(精)》从黎锦的原料、纺纱、染整、织造、刺绣、形制、纹样等方面,对黎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目录 序 第一章 索原 第一节 启于先秦 第二节 承于汉唐 第三节 盛行宋元 第四节 鼎盛明清 第五节 近现代传承 第二章 技艺 第一节 树皮布 一 源流 二 原料与工艺 第二节 纺纱 一 原料 二 加工 三 纺纱 第三节 染色 一 染料 二 染具 三 染媒 四 染色 第四节 织造 一 织造工具 二 织布 三 织锦 第五节 刺绣 一 原料 二 刺绣 第三章 服饰 第一节 形制和分期 一 形制 二 分期 第二节 哈方言 一 女子服饰 二 男子服饰 第三节 杞方言 一 女子服饰 二 男子服饰 第四节 润方言 一 女子服饰 二 男子服饰 第五节 赛方言 第六节 美孚方言 一 女子服饰 二 男子服饰 第四章 纹样 第一节 哈方言 第二节 杞方言 第三节 润方言 第四节 赛方言 第五节 美孚方言 第五章 龙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分类及特征 一 材料色彩上的分类 二 款式构图 三 制作工艺 四 工艺风格 五 图案内容 第四节 时代特征 一 明代 二 清早中期 三 清中晚期 四 近现代 五 小结 第六章 鉴定与保护 第一节 鉴定 一 麻织品 二 棉织绣品 三 菠萝纤维丝绣品 四 丝绵绣品 第二节 保护 一 民间的保护 二 博物馆的保护 附录 相关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黎锦(精)/海南文物基础鉴定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江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688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15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94 |
CIP核字 | 2015317812 |
中图分类号 | J5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2 |
宽 | 21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