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小刀会起义/中国人格读库
内容
试读章节

潘起亮刚上码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教堂,这座教堂在周围低矮的房屋映衬下显得分外高大。潘起亮不禁想到有些传教士仗着在上海的势力,欺压贫困百姓的事情,心里说:“早晚有一天要讨个公道!”他正要走开,突然从前面大街上走过来两个人,一个是中年汉子,一个看样子像个老庄稼人。两个人拉拉扯扯,不知道说些什么。潘起亮凑上前去,听他们说什么。那个老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和旁边的人说:“评评理啊,大家评评理啊,他们凭什么抓我?凭什么啊?”一边喊一边哭,眼泪都流在胡子上了。潘起亮起了好奇心,问旁边一个水手怎么回事。那人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洋鬼子惹的祸。那老头家住在教堂旁边,有一间破草屋,不值什么钱,可是地方被洋人看上了,硬逼着他搬家。”潘起亮闻听此言不禁火冒三丈,接着问:“这种事情就没人管吗?还有王法吗?”对面的人听了不禁笑了:“听你口音是本地人,怎么却说外行话?现在还有官敢管洋人吗?看见那个中年汉子没有,他就是当地的一霸,专门给洋人跑腿的,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惯了,自己还有地保的身份,谁敢惹他?平时就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现在又帮着洋人抢穷人。洋人说话上海的道台大人都要听,谁管小老百姓的死活。”

“真是无法无天!”潘起亮听完了,心头怒火焚烧,想要冲上去教训教训这些不讲理的狗腿子。他正要分开人群,忽然身后一只大手搭在他肩膀上,把他给按住了。潘起亮吃了一惊,不等回头,一扬手,就奔身后那人的面门虚晃一拳,身子向后一跳。站稳之后他定睛一看,是一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还有一些瘦弱,面色白净,对自己不停微笑。潘起亮顾忌到周围人多眼杂,又不敢大声喝问,只能低低的声音问:“这位老兄,你是什么人,我们之前见过面吗?”中年人说:“这位兄弟是不是路见不平想要拔刀相助啊?”潘起亮说:“不干你的事,不讲理自然有人管,我定要让这些假洋鬼子吃些苦头。”那个人听了不怒反笑:“兄弟的义气令人钦佩,可惜对方人多势众,你又怎么能抵挡得住呢?你看。”他用手指了指,人群中有好几条大汉,有的拿着棍子,有的拿着绳子,跟在可怜的老头后面,显然都是一伙儿的。如果潘起亮刚才贸然出手,面对这么多人,一定没有什么好结果。潘起亮倒吸一口冷气,知道中年人是在暗中帮自己,于是也就改了说话的口气,拱了拱手说:“多谢。”中年人回了礼,拉住潘起亮的手说:“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请跟我来。”潘起亮看他不像官府的暗探,心想和他去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危险,就随着他走了。

两个人穿大街过小巷,越走越远,走到上海城外小东门大街来了。潘起亮之前来过这个地方,知道这里有条羊毛弄,是在上海的广东、福建人聚集的地方。羊毛弄街上店铺很多,十分热闹。中年人带领潘起亮走进街里,转过一个弯,前面出现一座黑漆大门,门边上有一块长招牌,上写“刘丽川医寓”。刘丽川?难道是那个刘丽川?潘起亮心里忽然一动,脸上又不能表现出来。中年人带他进了门来,有一个高高个子的小伙子走上来问好:“刘大夫,你回来了?”中年人说:“我回来了,给这位朋友上茶。”还不等坐下,潘起亮就迫不及待地问:“你就是刘丽川?就是小刀会的刘丽川。”中年人哈哈大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小刀会的刘丽川!”潘起亮大叫一声:“刘大哥,我可找到你了!”

P9-11

后记

上海小刀会起义发生的年代,中国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次起义发生在上海,当时那是外国势力侵略中国的重要据点。小刀会起义事实上担负起了反抗外国侵略势力和反抗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小刀会起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也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支援了太平天国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小刀会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当时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普通农民、市民,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们没有低头,而是组织起来进行抗争,他们争取生存权的行动是正义的,因此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的行动不仅有现实的意义,在精神人格层面,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铭记和学习他们在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尚人格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目录

前言

革命前的准备

革命风云起

抗击清军斗洋人

上海攻防战

后的战斗

后记

序言

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

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

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郭沫若

发生在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及周边地区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武装斗争,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斗争中,无论是起义的领导者,还是小刀会的普通战士,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推崇的人格精神,面对强权,勇于斗争,面对强暴,不屈不挠。小刀会起义具体体现了这种人格精神。他们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从不退缩畏惧,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清军的重重围困,他们吃野菜、河里的小螃蟹,把箱子上包的和旧皮鞋鞋底的皮煮熟了吃,吃完了坚持战斗。小刀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孤军奋战,坚持了十七个月之久,小刀会的重要领导潘起亮,在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加入太平天国,长期奋战达十年之久,真正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小刀会起义的主体是普通的农民和贫苦的水手,从这些社会底层的人身上,朴素的自尊、自爱,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自发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义正词严地指责外国势力对中国事务的干预,表示对任何干预行为,都不会有所畏惧。面对法国侵略者的威逼诱骗,小刀会的领导人坚定地说:我们不怕法国人,如果法军来,就等他们来,并跟他们一拼,至于我们,决不侵犯人家。要作战到底,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小刀会的首领刘丽川在给英美法等国代表的信中,这样庄严宣告:今日之中华实已与外邦并驾齐驱。

重新回顾小刀会起义,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的伟大人格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整个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天,更加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内容推荐

“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推崇的人格精神,面对强权,勇于斗争,面对强暴,不屈不挠。发生在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具体体现了这种人格精神,他们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从不退缩畏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孤军奋战,坚持了十七个月之久,真正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翻开张华著的这本《上海小刀会起义》,重新回顾小刀会起义,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的伟大人格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整个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天,更加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推荐

发生在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起义,是上海及周边地区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武装斗争,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斗争中,无论是起义的领导者,还是小刀会的普通战士,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张华著的这本《上海小刀会起义》为我们回顾了这次武装起义的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小刀会起义/中国人格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6769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5293873
中图分类号 K254.420.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