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指1937—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8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本书《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收录了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役九场,由著名军事专家蔡仁照执笔编纂而成,具有观点的权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点,是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百年来重要和重大战役的“档案”。
图书 | 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世界百年战争全景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是指1937—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8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本书《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收录了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役九场,由著名军事专家蔡仁照执笔编纂而成,具有观点的权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点,是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百年来重要和重大战役的“档案”。 内容推荐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蔡仁照编著的这本《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收录了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役,如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徐州会战、百团大战、黄桥战役、滇缅会战等,再现了中国人民精诚团结、浴血奋战、英勇捍卫家园的感人事迹。 目录 第一章 黄浦江畔大搏杀 淞沪会战 国共合作抗御敌寇 大会战 8.14,打出来的“空军节” 中国军队抗敌登陆 蒋介石出尔反尔 日军策划“东方诺曼底” 第二章 古长城下大伏击 平型关战役 奔赴抗日前线 “敌必速攻平型关” 十里长沟大搏杀 首战告捷却有三个可惜 林彪意外中弹 第三章 阵前敌后大配合 忻口会战 阎锡山兵设三路 卫立煌督战反击 刘伯承二度设伏七亘村 娘子关天险失守 傅作义挺身保太原 第四章 守土有责大血战 徐州会战 日军谋划会攻徐州 中国军队猛攻敌之侧后 张自忠三援临沂 王铭章血洒滕县 血战台儿庄 大会战打外围战 第五章 长江两岸大阻击 武汉会战 日军蓄谋攻占武汉 会战前夜 安庆、九江等相继失守 李宗仁坦言歼敌之计 万家岭报捷 日军强越富金山武胜关 一场大会战的结束 第六章 林海峰谷大周旋 东北抗日联军远征 破击三江大“扫荡” 杨靖宇以柔克敌 悲壮动人的第二路军 李兆麟征途励志 碧血青蒿,中华英魂 第七章 千里平原大破袭 百团大战 酝酿总破袭战 正太路沿线抗战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 八路军展开攻坚战 从破袭战到反“扫荡” 百团大战不宣告结束 第八章 南路北路东进急 黄桥战役 新四军独负盛名 大军渡江击敌无恃 郭村保卫战 姜堰之争 黄桥大捷 第九章 远征将士大会师 滇缅会战 中国官兵异邦救援英军 远征军再度出征 驻印军艰难东进 滇西反攻智破堡垒 两军边境大会师 试读章节 征途上,聂荣臻想和林彪谈谈作战方针问题。林彪低着头,默默地往前走。 八路军出师,举国瞩目。与国民党军队相比,八路军的装备差,军饷少。后勤补给困难,在日军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八路军这一仗怎么打? 毛泽东认为,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第一个战斗的胜败,对全局有极大的影响。毛泽东要求红军指战员,第一仗“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6页)。对日本鬼子作战,第一仗应该怎么打? 林彪在思考。聂荣臻在思考。 雨,那么轻,那么柔。聂荣臻和林彪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干的地方。路上,到处都泛着黄泥浆。两位将军赶到西安,满身都是泥水。 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聂荣臻和林彪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要到太原同阎锡山会商,让聂荣臻也暂留西安。那几天,周恩来向聂荣臻介绍了许多情况。聂荣臻感到,周恩来处理完西安事变,对夺取抗战胜利更加充满信心了。 晚上,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举行宴会,招待奔赴抗日前线的将军们。席间,蒋鼎文慷慨承诺:派一个专列,送将军们出潼关。 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山西就处在华北抗战的前线了。山西地形复杂,日军的坦克、飞机、大炮难以发挥作用,又非常有利于八路军开展山地游击战。9月3日晚,聂荣臻同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等人乘火车前往潼关,在潼关换乘木船,渡过浊浪滔滔的黄河。 在黄河对岸的风陵渡,阎锡山早已派梁化之在渡口等候,阎锡山还专门派出了由两节车厢组成的专列小火车前往太原。当时,晋北形势很紧,阎锡山觉得不同日本兵打一仗没法向山西人交代,打一仗又没有把握,很希望八路军早上前线,接待工作也安排得较为周到。 车窗外,一片兵荒马乱的凄凉景象。山西一月前暴雨成灾,数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从冀绥前线溃败下来的散兵游勇和伤病员四处流浪,无处收容,更加人心惶惶。随着火车运行的哐嚓哐嚓声,聂荣臻的心情难以平静。在这个只有小桌小凳的窄轨车厢里,聂荣臻已经感受到了战火硝烟。他找出一份地图,仔仔细细地察看着,仿佛在寻找大显身手的战场。 周恩来在聂荣臻身旁坐下来,问:“荣臻同志,部队要跟日本军队作战,你有什么想法?” 聂荣臻抬起头,思索片刻,说:“前方战局发展很快,国民党军队纷纷败退。115师要做好单独进行游击战的准备。” 聂荣臻指了指地图,显得很有信心,接着说:“晋察冀绥四省交界地区山岭起伏,地形不错,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如果有战机,要好好教训日本兵。但我认为,同日本军队作战,不能过分依赖地形,最根本的是要发动群众。” 周恩来头一仰,哈哈哈笑起来,说:“荣臻同志,我们想到一起了。八路军尽管穿了一身国民党军队的军装,武器、弹药、给养等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也不能指望蒋介石,关键是要发动群众,八路军有了群众的支援,一切问题都好办。” 列车到达侯马车站时,第115师师部和徐海东指挥的第344旅正在车站附近集结。聂荣臻同周恩来、张治中等人分手,回到师部。 这时候,林彪已经带着陈光指挥的第343旅前往灵丘。聂荣臻按照预定计划。带领第344旅前往晋东北。在原平东站,他们遇到了从前方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这些溃兵一路退一路抢东西,看到八路军开往前方,感到非常惊讶。一个兵用步枪挑着子弹带和两个包裹,扯着嗓门喊:“弟兄们,想留住脑袋,就回头吧,别逞能了。” 一名八路军战士责问他:“还好意思说呢,日本鬼子打到家门口,你们就没有一点中国人的志气,你们为什么退下来!” “哟,你这位老乡说的,日本军队有飞机、坦克,炮弹比我们的机关枪子弹还多,不服气你们上去试试!”那人说。 “你们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 “鬼子?我们还不知道鬼子有几只手呢!前面退下来了,我们就跟着退呗!” 骑在马上的聂荣臻看到这些溃兵,心中生起一股无名怒火。想起太原东站那些东北流亡学生的热情欢送,想起父老乡亲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慰问品,想起那一阵阵嘹亮的抗日歌曲,心中越发难以平静。他回头说:“通信员,告诉杨成武团长,独立团立即开赴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 一场使亿万中国人民为之振奋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洛川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反复研究侵华日军作战部署和战略企图,及时同八路军前线指挥员交流情况。1937年9月17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刘伯承、徐向前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对战场态势提出了深刻见解。 在分析国民党军队的态势时,毛泽东指出:“蒋以卫立煌军处于敌之包围中,令其向平汉线撤退。阎以灵丘为山西生命线,拟集中14个团在平型关以北举行决战。判断如决战胜利,则敌之南进可稍延缓,但必增兵猛攻。如决战失败,敌必速攻平型关、雁门关,待后路预备兵团到达后,主力直下太原,使绥远西境之晋绥军,恒山山脉南段五台等处之各军,平汉北段之各军,均不得不自行撤退,彼可不战而得上述各地,娘子关之天险亦失其作用。”这一分析,毛泽东两次提到平型关,可见平型关战略地位重要,可见毛泽东胸怀全局,对平型关战役早有预见。 毛泽东在分析阎锡山集中14个团在平型关以北地域进行决战时,看到了“决战胜利”与“决战失败”两种可能,并明确指出,日本军队“速攻平型关”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使八路军将士更加关注平型关这个要点。 大敌当前,毛泽东把对敌情的判断和八路军的战略部署坦率地告诉前线指挥员,并提出“你们意见如何?请考虑电复”。 P63-65 序言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战争世纪。 人类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这个世纪,形形色色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充斥着这个世纪。 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拉开20世纪的帷幕,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发动侵略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包括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落下20世纪的帷幕,整个20世纪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结束。20世纪的战争规模最大,类型最多,频率最高,性质最复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也最深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20世纪的战争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绝后的。温故而知新。善良的人们希望一扫20世纪的战争阴霾而开创和平的新时代,了解和深入研究20世纪的战争,对于正确认识战争、应付战争、控制战争、制止战争乃至消灭战争,实现由“战争世纪”向“和平世纪”的根本转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世纪的战争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这里仅择其要者列举如次: 第一,20世纪的战争是世界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进入20世纪后,西方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的加深,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人民掠夺和压迫的加剧,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竞争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当这些矛盾发展到极端激烈,用和平方式再也不能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时,战争便成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 第二,20世纪的战争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出现了三次军事技术革命。第一次是20世纪上叶以坦克、飞机、航母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机械化战争的发展。第二次是60—70年代以核武器、导弹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核威慑和有限战争的发展。第三次是80年代以来以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等数字信息化装备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高技术战争的发展。这三次军事技术革命,均引起了战争形态和军事实践的跃进性变革。 第三,20世纪的战争是随着各国利益观的变化在全维时空展开的较量。战争的对抗空间是随着参战国利益观的发展而变化的。20世纪的战争正是在各国的利益观的变化下,经历了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向陆、海、空、天、电磁全维不断开拓的过程。随着战争空间由陆海空发展到陆、海、空、天、电磁,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和制信息权相互为用,战争的较量日益激烈、复杂和惊心动魄。 第四,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转换迅速。20世纪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就有约200次,战争与和平的转换相当频繁。20世纪上半叶,战争阴云十分浓重,多数国家都有意识地把一场战争之后的和平看作下一场战争的准备与过渡,战争和战略理论则把战争准备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打赢战争和准备战争,是20世纪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始终关注的主题。 第五,20世纪的战争在力量角逐中反映了整体性和综合性。20世纪的战争,不论规模大小,都体现了力量对抗的整体性和综合陛。战争作为力量的竞赛,既包括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的较量,也包括意志、谋略、组织、指挥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的抗争。精神力量只有通过战争指导者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工作,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战争力量,才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发生直接作用。 第六,20世纪的战争空前惨烈,对人类来说真是空前浩劫。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令人触目惊心。历时4年零3个多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军队共阵亡853万余人,平民死亡126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为I参烈,先后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参战国61个)、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从而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继原子弹之后,氢弹、中子弹等相继问世,而导弹武器的出现,又使这些令人望而生畏、谈核色变的核武器插上了翅膀,把整个地球推到了随时都可以被毁灭的危险境地。 第七,20世纪的战争形态和样式更新频繁。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变革剧烈的时代,开启了从战争与革命时代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从列强争霸、两极格局到一极称雄天下的多极格局,从工业文明社会向信息文明社会的历史大过渡。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促使战争形态和样式急剧地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被大量运用于军事领域,战争从一般热兵器战争发展到机械化战争;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威慑理论的应用,战争又表现为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争;随着工业时代大规模和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大规模毁伤的机械化火力型战争日渐形成,并且其强度不断提高;随着信息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战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主要的战争样式。 第八,战争与战略理论的发展对20世纪战争的变革产生极大的反作用。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也是战争理论蓬勃发展的世纪。这两种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对于推动和牵引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军队体制编制以及战术战法的改革乃至整个军事领域的变革,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将导致战争形态和军事行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军事变革中,创新军事理论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实践,战争理论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丰富的战争实践,而战争史作为战争实践的基本载体无疑对于战争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丛书从世纪和历史的高度选择了20世纪中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和战略战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战法和谋略的运用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战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方面可歌可泣的近百场重要的战争和重要战役。本丛书由著名军事专家执笔编纂而成,具有观点的权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点,是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百年来重要和重大战役的“档案”。 在编写中,我们力求使本丛书具有情节的趣味性和文字的生动性,从而有别于一般的军事史书。我们的初衷是将本丛书编写成一套通俗生动的20世纪战争的“百科全书”,一套引人入胜的普及国防及战争知识和倡导人类和平的“教科书”,但愿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抗日战争大参考/世界百年战争全景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蔡仁照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3061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80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98 |
CIP核字 | 2015299588 |
中图分类号 | K265.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8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