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
内容
编辑推荐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虽然是聂云台先生针对当时世风日下所做,但是对于当今重物质轻精神的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有益于社会大众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本书除了收录《保富法》一文,还精心挑选收录了聂云台先生所著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劝世良篇,成为整本书的有益补充。

内容推荐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是聂云台先生于1942~1943年间为劝诫世道人心所写的一本书,他在书中道破人生真谛,勘透财富本源。聂云台先生出生官宦世家,又经过商,目睹了很多大家族的荣辱成败,在书中,先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融合了儒家和佛家的生命智慧,为我们讲述了如何才能得到财富并保有财富的真实道理。这里的“保富”不是“守财”,实为“散财”和“行善”。

目录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

代序二 财富果报

代序三 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第一辑 《保富法》

 上篇: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中篇:天道循环,盛极必衰

 下篇:传述祖德,激励后人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保富法》的应用

 《保富法》原书跋

第二辑 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

 断除习气说

 释躁平矜说

 修慧说

第三辑 育教时话

 色情刊物与跳舞

 《家声》之有裨家庭教育

 母教的感化力

 家庭功效说

 家计方针

第四辑 学佛札记

 记信佛学佛因缘

 说佛法之利益

 劝研究佛法说

 因果之理必通三世

 耕心斋笔记自序

附录一:利人济物为保福之本

附录二:聂云台纪事

试读章节

我家与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备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日都已经调零,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已经都如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优秀。最显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个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就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文正公逝世多年,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若是当时化些字号花名,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着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当肘家母知道得很详细,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文正公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目,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是同一风格。因此,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那么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请看一看近数十年来的政治,人民所遭遇的痛苦,便知为人长官的廉洁与不廉洁,真是影响非常大啊!所以,《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着别人的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够使子孙有饭吃,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现在我再举几个例子来说。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地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P3-P6)

序言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届士书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1861~1940),佛教净土宗著名高僧,对净土宗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被尊称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读到贵家家书,不胜钦佩。文正公的处世心得,阁下谨记并付诸人生,因此能脱离富贵习气,保持本性天真,不随波逐流。给某君写信,信中所言,实在是激励人心、走出颓废的妙法,但如果某君无此志向,信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然而若流传,使公众读之,肯定有人愿意听取效法的。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因此知道因果之道理,意义深远,那些认为它只是一时的权宜小义,皆是道听涂说之流肤浅的认识罢了。

我常说:因果道理,既教育世人为圣为贤,也掌握着平治天下,普度众生的大权。当今之世,如果不提倡因果,即使佛、菩萨、圣贤都出现于世,也未能有好结果。我还认为:教育子女,是治理国家平天下的首要之事,尤其是教育女子。治国平天下的大权,一大半掌握在天下女子手上。之所以世上少贤人,是因为世上少贤女子。有贤女,则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那么他们的丈夫子女不贤者,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同权,定是不知实际的世情。须知男子有男子的权力,女子有女子的权力。相夫教子,乃女子的天职,这个权力极大。

这就是我的愚见,不知阁下是否赞同。如果不是那么悖谬,敢请加以发挥宣扬,这对挽回世道说不定也是一次帮助。

书评(媒体评论)

凡是用巧取豪夺的方法所得到的财富地位,一定是更为快速地悖出败落啊!惟有孝悌忠厚的家庭,修德积善的后代,才能够确实地保有家业,并且是可大可久啊!

——聂云台

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 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印光大师

如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钱,那就需要懂得种布施的因,布施是培福,布施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

——昌臻法师

人为财死,不如多做公益事业,利己利人,才是扬名后世的大道。

——柳亚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云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51186
开本 32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6001764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