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苏珊·凯恩著的《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精)》是第一本关于内向与外向性格的全新探索!是TED最爱欢迎的心理作品!

积极心理学之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击节赞赏!

内含性格测试,全面了解自我!

解决4亿中国人的深切困扰!

内向不是缺陷,无须改变,同样可以创造非凡!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的共同答案!

内容推荐

如果没有内向的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万有引力、相对论、追忆似水年华、一九八四、史努比、E.T.、Google、哈利·波特!

1/3以上的人是内向者,他们属于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族群。

在强调竞争、高调与张扬的现代社会,外向者往往被赋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苏珊·凯恩著的《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精)》以大量实例探讨内向、外向在不同文化、家庭,以及学业、职场里的表现,并教导内向者如何重拾自信,遵从自己的本性,将独特性格转化为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发挥更大力量,去改变世界。

目录

自序

引言 南北性格

第一部分 外向理想型

 第1章 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

 第2章 魅力领导的迷思

 第3章 当合作扼杀了创造力

第二部分 你的生理学倾向是真实的自己吗?

 第4章 性情=天生的命运?

 第5章 超越性情

 第6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政治家,而埃莉诺却道出了良知”

 第7章 华尔街崩溃了,巴菲特成功了

第三部分 外向理想型充斥于所有文化传统中吗?

 第8章 软实力

第四部分 如何去爱,如何工作

 第9章 何时你该戴上外向的面具?

 第10章 沟通障碍

 第11章 鞋匠与将军

终章 仙境

后记一:贡献者

后记二: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

试读章节

第7章 华尔街崩溃了,巴菲特成功了

外向者与内向者思维(过程和多巴胺)有何差异?

托克维尔注意到,总是疲于奔命和作决策的生活是由美国生活中民主而务实的特点造成的,包括过分嘉奖粗陋的思维习惯、迅速的决策以及及时把握机会,而这一切都不利于思想的沉着性、详尽性或精确性的养成。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2008年12月11日上午8点半,正值大股灾发生的年月,贾妮丝·多恩博士的电话响了起来。股市在东海岸开始了另一场大屠杀。房价暴跌,信贷市场惨遭冻结,通用汽车公司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多恩在卧室里接听了电话,同往常一样,她戴着耳机,窝在她绿色的棉被里。房间的装潢很简单。色彩最丰富的要数多恩自己了,她那一头红色的飘逸长发、象牙色的皮肤、装饰性的眼镜框,活脱一个成熟版的戈黛娃夫人。多恩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具体来说其专业是大脑解剖学。她还是在精神病学方面训练有素的硕士、一个在黄金期货市场活跃的交易者,以及给近600名投资者提供建议的“金融精神科医生”。

“嗨,贾尼丝!”电话里传来问候,这个往日里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艾伦,“有时间聊聊吗?”

事实上,多恩博士真的没什么时间。作为一名当冲客(当日交易者),她以每半个小时就会进出交易所一次为傲,她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当天的交易了。但多恩听出艾伦的声音里掺杂了一丝绝望的意味,便同意了在电话中与他交谈一会儿。

艾伦来自中西部,60岁出头,多恩印象中的他善良而信实、勤奋而忠厚。他有着外向者平易近人又自信的性格特点,就算是在讲述一场灾难,他也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艾伦和妻子辛苦工作了一辈子,想在退休的时候存够100万美元来颐养天年。就在个月前,尽管没有任何炒股的经验,但是基于美国政府可能会投资汽车业的报道,他萌生了买进10万美元通用汽车股票的念头。他确信这会是一项稳赚的投资。

当他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之后,媒体竟又报道说政府不会救助汽车业。股市上纷纷抛空通用汽车的股票,通用汽车股价大幅下跌,可是艾伦却觉得越是如此越能大赚一笔。这种感觉是那么真实,仿佛他已经尝到胜利的滋味了。但股市一跌再跌,最终艾伦将手中的股票卖了出去,惨遭重创。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结束。当政府投资的消息再度传来时,艾伦再一次兴奋至极,并且又投资了10万美元,低价购买了更多股票。过往的遭遇重现,政府的资助又一次遥遥无期了。

艾伦“合理”地认为(这个词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多恩认为,艾伦的行为一点儿也不能算是合理的推断),股价不可能再跌了。因而他继续坚持着,想象着自己和妻子享受从股市上赚来的钱时会有多开心。然而,出乎其所料,股市再度大跌。最终,当通用汽车股票成交价格跌至每股美元时,他抛出了自己的股票。但当他听说救市最终还有可能发生时,他又不亦乐乎地投入到盲目的投资中……

当通用的股价跌到每股2美元的时候,艾伦损失了70万美元,相当于他们家所有积蓄的70%。

他感到了一种绝望,他问多恩能不能帮他弥补一下损失,但她也无能为力。“这些资金已经没有了,”她告诉他,“你再也不能把它们找回来了。”

他问多恩他到底错在哪里。

对此,多恩倒是颇有想法。作为一名业余股民,艾伦不该把股票交易放在第一位,也不该把太多积蓄拿来冒险;他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限制在积蓄的5%之内,也就是5万美元。最大的问题出在一个连艾伦自己也无法控制的问题上:多恩认为他那时处于一次无节制的、心理学家称为“回报敏感性”的经历之中。

回报敏感的人热衷于寻求奖赏—从推销到彩票奖金,再到某次与朋友的聚会。回报敏感性会让我们去追求性、金钱、社会地位以及影响力等目标,它会促使我们爬上梯子去摘取远在高枝上的最甜蜜的果子。

P179-181

序言

自2005年起,我开始正式致力于本书的写作,但书中的内容我已经准备很多年了。我与成百上千的人通过面谈或书信的形式,探讨了书中所涉及的每个主题,与此同时,我阅读了大量的专著、学术论文、杂志、聊天室讨论课题以及博客。部分内容在书中有所提及,而另外一部分则渗透到了我的字里行间。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前人的众多研究成果,尤其是从那些学者和研究者的工作中,我获益良多。如果可以,我非常希望把所有的资料来源、导师和受访者的名字都写进书中,但是受制于可读性原则,我只能遗憾地将部分名字列在注释部分。

也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本书对于某些引用没有进行标注,但经我修改后的句子在大意上与演讲者或作者的原意是一致的。

我对有些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和一些细节也做了修改,当然,我也会为我的故事负法律责任。考虑到查尔斯·卡格诺演讲项目的部分参与者并没有被告知会被写入公开出版物,其隐私理应受到保护;另外,“夜校课堂部分”的一些故事也是基于多个事件的混合产物,因而,我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合众多的受访者,创作了一对同他们有着相似性格的主人公——格雷格和埃米莉。记忆所限,多数故事都是对事件本身或者他人讲述内容的复述。我并没有考查人们告诉我的这些故事是不是都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但书中提到的事件都基本属实。

后记

贡献者

我的祖父有一双善解人意的蓝眼睛,说话慢条斯理,酷爱读书和思考。他总是身着一套西装,即使是对人们尤其是对孩子们惊叫,也显得温文尔雅。他在布鲁克林区做拉比,那里的人行道上满是戴着黑色礼帽的男人、穿着过膝裙子的女人和举止端庄的孩子。在去教堂的路上,祖父总是会跟来往的行人问好,温柔地夸夸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长得高,另外一个跟得上时代。孩子们敬慕他,商人们尊重他,迷途的灵魂们依恋他。

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读书。祖母去世后的十几年里,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公寓里,所有的家具都变成了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金箔页的《希伯来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米兰·昆德拉在这里交汇。祖父喜欢坐在他的小餐桌旁,点一盏环状的荧光灯,抿几口立顿茶,吃几块大理石花纹蛋糕,在白色的桌布上摊开一本书。布道的时候,谈到古代的壁毯和人文思潮时,他就和教众们一起分享他一周的学习心得。祖父性格腼腆,他很难同教众们有眼神交流,但他的精神探索和思想之旅却震撼人心,每次他演讲的时候,教堂里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只有勉强站立之地。

家里人也都从他那里深受启发。在我们家里,阅读是最主要的集体活动。每周六下午,大家就手捧书本蜷缩在小窝里。这是两个世界的精华所在:你可以从坐在你身旁的家人身上感受到温暖,还能在自己的脑海里畅游冒险乐园。

然而八九岁时,我开始怀疑我读到的这些是不是把我变成了“书造的人”。这个疑问似乎直到我10岁那年外出参加夏令营时才得到解答。在营里有个戴着眼镜、前庭饱满的女孩,我发现她在开营最重要的第一天也手不释卷;一下子她就变成了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早早晚晚生活在与众人隔绝的地狱中。其实我也很想看看书,但我还是把那些书扔在行李箱里,一动未动(虽然我对此心有愧疚,仿佛那些书需要我而我却把他们遗弃了一般)。我看到大家都把那个一直抱着书的女孩子当成书呆子,而且羞于见众;这不正是我的写照吗?我还是把那些书先藏起来吧。

那个夏天过去之后,我觉得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待着很是无聊。在高中、大学里,还有刚刚成为一名律师的时候,我都给人们一副外向豁达、并不死板的印象,可是我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我。

我慢慢长大,祖父的榜样作用给了我极大的灵感。他生而安静,同样生而伟大。祖父去世的时候92岁,他把62年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讲台。祭奠他的人蜂拥而至,纽约警察总部不得不封锁了他所住小区的街道。知道这件事,九泉之下的他一定会觉得非常惊讶。今天,每当我想起他的那些优点,最令人难忘的依然是他的谦恭。

我要把本书献给我深深眷恋的儿时的家人们。我要献给我的母亲,是她那无尽的热情点燃了餐桌上的交谈,也教会了我们这些孩子如何融洽相处。有如此关怀入微的母亲,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本书也要献给我的父亲——那个专注的物理学家,是他的身体力行教会了我们安坐在书桌旁邀游学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他也会让我透透气,读读他最喜欢的诗歌,看看他的科学实验。本书也要献给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同我分享了成长在那个书香四溢的小家庭的温暖和深情,这种温馨一直延续至今。我还要把这书献给祖母,献给她的胆识、勇气和对我的关怀。

谨以此书缅怀我的祖父,将安静的言辞诠释为雄辩滔滔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引人入胜!

——《人物》

一部杰出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Facebook、Google和Twitter的时代,内省和独处的重要性。

——CNN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对任何关注人们如何思考、工作和相处的人,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是任何一个内向者的必读书,也为内向者的老师和父母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福布斯》

外向者,即便确实是错误的观点,他们也不惧直率地表达出来。而内向者会事前做充足的功课,往往会引致创新性的突破,从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到哈利·波特图书(J.K.罗琳)。

——《巴伦周刊》

这本超棒的书中的内容对很多读者来说,一定不陌生,有1/3到1/2的人都是内向者。内向与害羞,并不一样。内向的人往往深思熟虑,颇有想法,并且倾向于独立工作。太多的社会交往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内向者拥有他们的朋友和社交技巧,只不过是与外向者的方式不同。非常感谢苏珊·凯恩的提醒,外在的我与真正内在的我保持一致,是多么重要!

——积极心理学之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让我们眼前一亮,它将会改变你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式。这里既有打动人心的讲述,也有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它写得迷人、优雅、透彻,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苏珊·凯恩
译者 高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3005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6126208
中图分类号 B848.6-49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