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近自然(共4册)
内容
编辑推荐

《亲近自然(共4册)》由普里什文、奥尔多·利奥波德、约翰·巴勒斯著。

从俄罗斯北方森林中捕获“人与自然和谐曲”,从森林王国中捕捉大自然趣,悟出大地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册册观测翔实的自然学,一部部流动生机的纪录片,

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生命画卷,全方位展示了自然界一米见方土地所揭示的关于生命的波澜与壮阔。

内容推荐

《亲近自然(共4册)》由普里什文、奥尔多·利奥波德、约翰·巴勒斯著,包括《沙乡年鉴》《醒来的森林》《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全书涵盖众多学科知识,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作者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生灵们的挚爱情愫,是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传世经典。

《醒来的森林》是一部描写森林中的鸟儿的书。作者约翰·巴勒斯亲身数次与森林相会,对鸟类寻觅、追逐与发现,写出了这本关于鸟类的书。全书以森林和鸟类为主题,内容充实,文字优美,描述生动,充盈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鸟类知识,被誉为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意图唤醒人们对鸟类、对森林、对自然、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大自然的日历》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一部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

《林中水滴》是一部散文诗,是普里什文创作成就的高峰之一,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森林的王国,鲜明生动地展示出这个王国的美丽和丰富,文字清丽流畅,意境隽永,蕴含着一种音乐的韵律,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是一部有关大自然和创作的浓缩哲理。

目录

《沙乡年鉴》:

 Chapter 1 沙郡年记

 Chapter 2 地景特质

 Chapter 3 乡野的秘密

 Chapter 4 惆怅的结论

《醒来的森林》:

 Chapter 1 众鸟归来

 Chapter 2 铁杉林

 Chapter 3 阿迪朗达克山脉

 Chapter 4 雀巢的秘密

 Chapter 5 春天在华盛顿观鸟

 Chapter 6 漫步桦树林

 Chapter 7 蓝色的精灵

 Chapter 8 神秘的邀请

 关于作者

《大自然的日历》:

 Chapter 1 惬意的春天

 Chapter 2 温暖的夏天

 Chapter 3 寂静的秋天

 Chapter 4 寒冷的冬天

 关于作者

 关于作品

《林中水滴》:

 Chapter 1 树的生活

 Chapter 2 一年四季

 Chapter 3 人类的镜子

 Chapter 4 叶芹草

 Chapter 5 林中水滴

 关于作者

 关于作品

试读章节

二月

好栎木

如果你不曾在农场待过,那么你可能会犯两种常识性错误:其一,你会认为早餐的食物来自杂货店;其二,你以为只要有暖气炉就会有暖气。

为了不至于犯第一种可笑的错误,你有必要亲自开辟一个菜园,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你的菜园最好周围没有百货店,免得百货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没有种菜的动力。

至于避免犯第二种错误,你最好再劈好一大堆栎木柴,然后放在壁炉旁边,如果你屋里没有暖气炉会更好。二月。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时不时会有大风雪。屋外的树木随风摇摆,大风和暴雪把气温降到了最低。这时候,你可以躲在屋子里,让燃烧的栎木温暖你冰凉的双脚。把已经劈好的木柴堆积在屋里,此时你的内心自然就会明白暖气来自哪里,并会非常感激它们:幸亏有这些好栎木,才为我带来温暖的冬天!你的这份感激之情,是那些身处大城市、围在暖气炉旁度周末的人们无法感受到的,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好栎木,只有毫无生气的暖气炉。

正在壁炉里烧得通红的这块栎木,原本生长在一条曲折的移民古道的斜坡上。砍倒这棵栎树时,我简单做了一个测量:树干直径三十英寸①,切面上有八十个圆圈,我知道,那是八十个年轮。根据推测,这棵栎树最初破土而出应在南北战争结束时,即一八六五年,那年它刚好长出了第一个年轮。根据我对栎树成长过程的了解,当这棵栎树还是幼小的树苗时,经常会遭到野兔的破坏。每年的冬天,野兔们会把栎树苗的鲜嫩外皮都吃掉,栎树苗只能熬到第二年的夏天重新发芽。如果在某段时期,栎树苗健康快乐地长高了,那肯定是因为野兔的数量大大减少了或者是没被野兔发现。总有一天,研究栎树的植物学家会画出这棵栎树的生长曲线图。曲线图的凸起部分表示栎树的快速生长,这得益于兔子每十年一次的大衰减;而曲线图的凹陷部分表示野兔们的数量很多,影响了栎树的生长。

所以,在六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在这棵栎树刚刚开始生长的时候,也许刚好赶上兔子的数量正在衰减。而长成了这棵栎树的种子,应该是在五十年代便掉在地上的。那时,有篷的马车时常在道路上经过,朝着大西北行进,把道路碾得寸草不生。没有了茂密的杂草,这粒幸运的种子尽情地享受阳光,舒畅地伸展最初的叶子。要知道,在一千粒栎树种子中,只有~粒能够长到和野兔抗衡的高度,其他都是在一出生,就被草原茫茫的杂草淹没了。

一想到这棵栎树没有遭遇厄运,反而活了八十年,吸收了八十年六月的阳光,我的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如今,我用斧头和锯条从八十岁的栎树身上索取栎木柴,栎木柴在壁炉里熊熊燃烧,好像要把八十年的阳光全部释放出来一样,温暖了我的小屋,更温暖了我的心灵。在每一次大风雪中,当人们看见我家的烟囱里飘出一缕缕轻烟时,就会知道,八十年的阳光没有白白浪费掉。

我的小狗非常有意思,虽然它不明白暖气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它对冷暖的感知却特别灵敏。当壁炉把整个小屋变得非常暖和时,它会觉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当我在寒冷的深夜起床生火时,它也会忙不迭地凑到跟前,以至于我的火柴必须从它的腿部中间穿过,才能点燃栎木柴。也许,这就是一种“愚公移山”的信念吧。

P7-11(沙乡年鉴)

序言

在没有任何野生事物的条件下,有些人一样活得很滋润,而有些人就痛不欲生,感觉没法活下去。这本随笔集是特别献给那些不能离开野生事物的人们的,以此表达他们对野生事物的关注和面对现实无奈的两难之情。

像风和日出一样,获取野生的东西被当作理所当然,直到社会进步,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消失。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一个较高品质的生活所花费的自然成本是否值得?我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认为,看大雁要比看电视重要,找到一朵白头翁花和自由地发表言论一样,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承认,有些野生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人文价值,机械化使我们能放心地吃到一顿美味的早餐,科学也能清晰地演示出食物出自哪里,又如何做成。其实,整个冲突累积至今,已在一定程度上归结出了结论,可惜只有极少数人能看清这个规律:大自然回报我们的受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递减。当然,我们的反对者不会这么认为。

是到了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这本随笔集的文章就是我的转变,不确切地说是应对之策。它们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我们一家人在沙乡的“木屋”度周末时的所见所闻。相对于现代化的都市,“木屋”的所在地真可谓是世外桃源。这个贫瘠的沙乡农场,在我到来前,已被日益傲慢、漠视其他物种生存且又一味追求自身完美的自私社会压榨得奄奄一息,之后又遭到无情抛弃。我们一家人试图用斧头和铲子去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以感受在其他地方不能找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人类的牺牲品里,我们艰难地尝试着,寻找那些失去的却又是上帝赐予的最重要的东西。在这里,我们一直在寻找,并将一直找下去。

第二部分,乡野的秘密,叙述了我生活中一些痛苦的小插曲。我的足迹遍布全美,差不多花了四十年的时间,记录下一个个事件的清晰样本——一个又一个曾与我们人类相伴的伙伴们离开了我们,不再出现。所幸的是,它们为自然保护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第三部分是结论,如果从更符合逻辑的角度,可安排为第四部分,其中的一些观点让我的反对者有了借以反对的理由。只有那些深有同感的读者,才愿意去研究土地伦理学问题。我想,也许这一部分能向同行解释,为什么大自然回报我们的受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递减。

目前,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毫无进展,因为它与我们信仰的亚拉伯罕教对土地的理解是不相一致的。我们普遍认为土地就是属于我们可随意支配的商品,以至于滥用土地。当我们把土地看作我们共有的,也许我们在使用土地的时候就会充满爱和尊敬。可以说,土地想要在人类机械化的影响下幸存几乎不可能,同理,我们想要从受科学支配的土地上获得更好的美学受益也越发困难。

土地是一个群落,是生态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应该被爱护和尊敬的。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一种道德上的延伸。土地能够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文化收获,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

这些文章试图把这三个概念连接起来。

当然问题总是会因为个人的经验或者个人的偏见而变得模糊或是扭曲。但是不管真相藏在哪里,有一点却如水晶般清晰,那就是我们日益强大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疑病症患者,对自身的经济健康如此痴迷,以至于失去了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都在贪婪地想拥有更多的浴缸,然而却忘记了稳定建造的必要性,甚至忘记了关闭水龙头。在这个阶段,没有什么能比给对物质过度的拥有一点小小的鄙视更有益了。

要达到这样的价值观转变,我们必须重新看待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事物,并重新评价不自然的、驯服的事物。

奥尔多·利奥波德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1948年3月4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沙乡年鉴》被认为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人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利奥波德为一代人反映出了新的自然观和一个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苏珊·福莱德(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开拓者、权威学者)

《沙乡年鉴》以极优美的散文呈现;就像所有最好的诗歌一样,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又正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外表上却看不出一点儿痕迹。

——John Tallmadge(耶鲁大学英文系教授)

普里什文是鸟儿、大地和星星的歌唱者。

——符·阿格诺索夫(俄罗斯文学资深研究员)

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

——高尔基(《童年》作者)

这是一部由一个熟悉并热爱鸟的人写就的关于鸟类的书——它不是一本干巴巴的鸟类目类,而是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鸟的画面。

——W.D.豪威尔斯(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

一个带着双筒望远镜的诗人。一个更为友善的梭罗。装束像农民,谈吐像学者,一位熟读了自然之书的人。

——爱德华·卡彭特(英国诗人、哲学家)

普里什文,仿佛就是俄罗斯大自然的一种器官。

在我看来,您(普里什文)所写的不只是大自然,而是比自然更大的东西——是大地,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高尔基(《童年》作者)

普里什文的语言绚丽多彩,闪耀夺目。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啾啾争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时而有如星移斗转般缓慢的旋律印在我们的脑际。

——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近自然(共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普里什文//(美)奥尔多·利奥波德//(美)约翰·巴勒斯
译者 穆紫//郭丹妮//周海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79174
开本 32开
页数 1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6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40.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47
9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