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相继发生6.8级、7.2级地震,邢台地震是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开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是现代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2016年恰逢邢台地震50周年和唐山地震40周年,衷心希望我们这本书能够作为地震工作者的纪念礼物奉献给各位读者。张晓东、王一媛著的《国际救援传奇(科学探险家的足迹)》在大量介绍国际地震救援现场的文字和图片以外,还适时介绍了地震科学知识,对大家了解书中的内容和地震科学有一定帮助。
图书 | 国际救援传奇(科学探险家的足迹)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相继发生6.8级、7.2级地震,邢台地震是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开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是现代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2016年恰逢邢台地震50周年和唐山地震40周年,衷心希望我们这本书能够作为地震工作者的纪念礼物奉献给各位读者。张晓东、王一媛著的《国际救援传奇(科学探险家的足迹)》在大量介绍国际地震救援现场的文字和图片以外,还适时介绍了地震科学知识,对大家了解书中的内容和地震科学有一定帮助。 内容推荐 大自然美丽又无情。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尤其地震、海啸,毁坏人类家园,吞噬大量生命。作为“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张晓东、王一媛著的《国际救援传奇(科学探险家的足迹)》另辟蹊径,讲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2003年5月22日6.9级地震、印度尼西亚2004年12月26日9.0级地震海啸、巴基斯坦2005年10月8日7.8级地震这三次重大自然灾害中的救援行动,以全部真实的第一手照片,配以现场报道般的解说,为读者讲解了大灾发生时应如何应对、救援工作如何开展、救援队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当地人民与我国的友好情谊。同时穿插大量地震、海啸相关的科学知识,为青少年朋友了解防灾、减灾常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目录 中国首次国际救援――情系阿尔及利亚 “北非油库”阿尔及利亚 走近地狱的50秒 救援没有国界 人间充满温暖 最悲惨的一幕 婚礼成为葬礼 “中国救援队太棒了” 救灾明星“超强” 30秒生死时速 感受近距离地震袭击 海事卫星电话显身手 异国他乡感受 中国人贴心的温暖 忙里偷闲的地震考察 印度洋地震海啸――世纪大救援 世纪大海啸 大海成为生命的墓地 触目惊心的世纪大救援 陨落的明珠班达亚齐 班达亚齐灾情考察 清理遇难者遗体 淤泥中的比赛 罕见的联合武装救灾 面对巨灾的印尼华侨 医疗队里的那些事 “水深火热”的营地生活 对海啸灾害和现场救援的思考 巴基斯坦大地震救援――克什米尔悲情 友好邻邦巴基斯坦 终生难忘的惊魂时刻 巴基斯坦大地震为何伤亡惨重 在移动的巨大滑坡体上行走 挺进极震区巴拉考特 巴拉考特的“毁灭” 山地救援面临大考验 “China,very good !” 绽放在巴拉考特的“中国玫瑰” 巴拉考特的急诊室 危难之中尽显深情厚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救援传奇(科学探险家的足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晓东//王一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2858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6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少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2016076129 |
中图分类号 | X43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