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佛维尔岛(Cuverville Island),这里是南极半岛上规模最大的金图企鹅栖息地,我先后到过三次。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便被铺天盖地、庞大的“金图企鹅帝国”惊呆了:我们登陆的大部分地方几乎都被企鹅们占据了,密密麻麻地从海滩一直延伸到100多米高的山坡上,甚至蔓延到山后,足有上万只之多。
1月份过来,人还未上岸,隔着二里地,空气中便飘来企鹅的臭味,脚下到处都是企鹅的粪便。这里比在其他登陆地上行走要更加小心翼翼,摔倒沾上一身企鹅粪可不是什么有趣的经历。从企鹅粪便的颜色可以判断,它今天吃了些什么:粉红色意味着磷虾很多,白色意味着鱼很多。粉红色的粪便很有营养,就连南极贼鸥在没有企鹅蛋可偷的时候也会去吃企鹅的粪便。
库佛维尔海湾中漂浮着巨大的冰山,此岛和洛格岛(Ronge)之间的水域较浅,夏季冰川加速融化,不断有新的冰山剥离脱落,大大小小,很快海湾就变成了一个“浮冰池”。一般冰山附近的食物都很充沛,难怪养活了岛上的上万只金图企鹅。由于海岸线平缓,近岸海水较浅,企鹅上岸下水频繁,是用Gopro在岸边拍摄企鹅游泳的水下视频的好地方,但需要非常耐心,因为企鹅不会主动游到跟前,有时我蹲在岸边半个小时都不一定能碰上一只。
12月来时,栖息地到处都是正在孵蛋的企鹅,一个月后,小企鹅们就满地乱跑了。这些好奇心很强的小家伙,对于人类一点戒心都没有,会很大方地走到我跟前,上下打量着,憨态可掬。我第一次注意到,小企鹅长了双和身体不呈比例的“大脚”。陆上出生,出于本能,小企鹅必须很快学会奔跑,东跑西颠,四处去感受这个新鲜的世界,完全靠这双大脚了。粉红色的脚掌,应该很柔软,我没有摸过,不知道踩在遍布石子的沙滩上会不会很疼。
这个夏季,或许是因为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食物比往年丰富,大部分的企鹅家庭都成功孕育了两个宝宝。小企鹅靠父母反刍后的食物为生,企鹅父母把未经充分咀嚼就吞进胃里的半消化的甲壳类(磷虾)或鱼类,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呈液状再喂给小企鹅。觅食回来的成年企鹅,找到自己的孩子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喂食,而是“逃跑”。因为妈妈一次带回来的食物有限,如果两只雏鸟同时孵化出来,那么体形相近的它们都无法在食物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努力争取食物,唯一的方式就是看谁跑得快,这时一双大脚就发挥了作用。两只小企鹅奋力追赶父母,有时要跑上好几圈才能分出个胜负,吃顿饱饭真心不容易啊!
两只幼雏间的竞争,甚至会导致另一只雏鸟的死亡。我亲眼看到一只体形明显瘦弱不堪的小企鹅,奋力想挣扎着讨要食物,却被强壮的老大压在身体下面,动弹不得。在这样的家庭中,等待弱小企鹅的命运就只有死亡。小企鹅开始独立时的体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小企鹅在独自生活的第一年中的种种表现。
企鹅成年后需要面对很多天敌,海中有虎鲸、豹海豹,繁殖期间,贼鸥等海鸟会盗食鸟蛋和雏鸟。在这场生命与自然的生死博弈中,企鹅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出了十分有效的繁殖机制,以维持种群的整体数量。即使在鱼类数量严重不足的年份,企鹅也可以依靠这种有效的繁殖策略来应对食物的匮乏,使得一个企鹅家庭至少有机会成功抚育一只健康的宝宝。
P189-192
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走得这么远。
在离开“格子间”,成为在路上的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的第四个年头,我的环球旅行生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极地旅行。2012-2015年先后十余次前往南北极拍摄。这是之前未曾预料或者计划过的,就像我的人生,一直充满变数一样。
抵达是第一步,我能够有机会书写下南极夏天的故事,四个月里的种种精彩,必须感谢一个很关键的人物:挪威海达路德邮轮公司中国区的负责人刘结先生。初次相识是在2012年年初,和几个朋友决定一起乘坐“前进号”(FRAM)前往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旅行,通过北欧旅游局的介绍,认识了刘结并顺利预订了舱位。旅行很愉快,“前进号”的现代、舒适和高效率的团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是一次与工作无关的私人旅行,但我还是在自己的博客,以及旅游、摄影等媒体上先后芨表了十几篇介绍斯瓦尔巴德群岛旅行以及海达路德邮轮的文章。
半年后,2012年11月,恰逢“前进号”第一次中国区包船,应刘结先生邀请,我作为随船摄影嘉宾前往南极。次年1月,个人影展“婷,在极地”在北京佳能影像乐天地展出。这期间,我特别邀请了刘结先生介绍邮轮的情况。这之后我们的合作也更进了一步:我正式成为海达路德极地邮轮“前进号”的中国区特约摄影师,开始了每年夏天在北极,冬天在南极的“候鸟式”生活。最多的时候,一年四次乘坐“前进号”前往极地。在此对于海达路德邮轮和刘结先生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表示特别感谢。
极地这个主题一向是男性摄影师主导的领域,极少有女性涉入。正因为如此,我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拍摄南北极的职业女摄影师。回想起来,我在南极航行的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两个月了。当这本书与朋友们见面的时候,我即将第六次赴南极拍摄。世界尽头无与伦比的美,始终吸引着我去造访这片绝世之地,我的“南极梦”还将继续下去。
最后,依然要感谢我的家人,每次去南极时都会让他们牵挂,没有父亲与姐姐的理解和支持,拍摄南北极的计划也只能是个愿望。
2015年5月于北京石佛营
最后一方净土
在地球上,两个处在不同位置的人,只要始终不变地沿着经线往正南方向前进,最终必会相聚在一点,这个点就是南极点。
南极洲——世界最南端的“第七大陆”,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98%的地区被冰雪覆盖,西南极更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绝对最低气温达-89。2℃,是目前世界上测到的最低气温。南极大陆表面覆盖的冰层,总体积约2800多万立方公里,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96%,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然而,南极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显然不适合人类定居,于是便也幸运地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方净土。
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大部分是荒芜的,直到春天来临。即使茌夏天最温暖的时候,南极洲也只有不到3%的地方没有被冰封,所有暴露在外的岩石几乎全集中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南极半岛。南极半岛的形状像大拇指,似乎要托起整个世界,这里也的确承载着南极大陆最多的生灵。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生活着地球上一种奇特耐寒的生物——企鹅。从11月开始,它们从大海中匆忙赶回陆地,不等冰雪完全融化,便开始筑巢求偶。因为南极的夏天很短暂,短短的四个月——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2月,要完成繁衍生命的大事。没有企鹅愿意将蛋产在冰雪上,于是在几乎全被冰封的南极,裸露的岩石便是温暖的家了。成千上万只企鹅在这里生儿育女,山岩上腾起生命的欢歌。
2012年11月,南极的夏季开始了,我从北京出发,飞越大半个地球,第一次走进这个神奇的“冰冻星球”,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遥远而神秘,对旅行者和摄影师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也是一种考验。令人欣慰的是,这时南极半岛和亚南极地区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比起北京的冬天,可以称得上“温暖”了。
乘坐挪威海达路德极地探险邮轮“前进号”(FRAM)初访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的绝美暮色、纳克港纯净的雪山、天堂湾娇憨的企鹅……太多的美好,终生难忘。最触动心灵的是漂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海上,四周晶莹剔运的浮冰触手可及,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犹如置身一个巨大的水晶宫。那一刻,美到想哭,想对大自然跪下,因为天赐的美景,让我心怀感激z睛。
我真正意义上的风光摄影是从南极开始的,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对于绝大多数风光摄影师而言,南极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对于我,却是开始。南极归来后第二个月(2013年1月),我在佳能公司的北京展厅举办了“婷,在极地”主题个人影展,我知道,南极,不再是一次偶然的邂逅,而是生命中必然的相遇。以后的三年里,我每个夏天都如约而至,2015年1月,我的第五次南极之旅结束。
五赴南极,我用镜头记录下南极夏天的风云变幻和精彩的动物世界:从冰雪初融,企鹅上岸筑巢求偶、孵蛋,到小企鹅降临,成长,准备返回大海。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这样的地方,野生动物们可以在人类注视下,泰然自若地生活!我是一个幸福的旁观者和记录者。
作为“前进号”上的特约摄影师,与普通旅行者不同,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邮轮上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探险队员,他们都是由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甚至包括南极科考站的前站长。他们的工作除了安排旅行者登陆外,还要讲授南极知识,各类讲座让人眼界大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充满魅力的人格,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随着中国旅行者的增加,我也会作为英文讲座的翻译,并开设自己的摄影讲座,和客人们分享南极旅行和摄影的快乐。南极对于我,不仅仅是风光和野生动物拍摄的天堂,也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无论是作为旅行者、撰稿人还是摄影师,我都拒绝平庸,拒绝走马观花,强调旅行品质和内心独特的体验。最有意义的旅行,不是情绪的愉悦和文化的探寻,而是生命的冶炼。人类一万年的文明史,相对于地球45亿年的生命史,只不过是短暂瞬间,生命的尊严和自然的伟大,在南极会找到最深刻的证明。虔诚地敬畏天地造化,消融自己的轻慢浮华,在影像中植入生命的搏动,在文字里呈现精神的呼吸,这本书,不是到此一游的记述,而是希望通过我的影像与又字,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从未被人类改造过的世界,一切在文明社会中所建立的秩序和等级都被皑皑白雪所淡化的地方。南极,它的清澈与纯净,让我知道了地球本来的样子。
作为一个环游世界的人文地理女摄影师,展示极地的美固然是我的工作,我更愿这片净土永存。因此,希望每一个有机会去南极旅行的人和我样,在满足自己的梦想与渴望的同时,也对自然心存敬畏,对极地生灵怀着爱心,热爱南极,更要保护南极!
《零度南极》是作者陈婷以自己5次前往南极的经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极地生灵的爱心,以一个女性摄影师独有的细腻柔和的视角,用温馨的文字和图片,讲述自己在南极所见所闻的有趣的事情、震撼的风光和独特的感悟,让读者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不同时间,南极的光影变幻,极地生灵的喜怒哀乐,从南极的冰天雪地中感受到别样的温馨与爱。
到南极,看企鹅相亲相爱,看海豹打滚卖萌,看鲸鱼翩翩起舞,看鸟儿欢腾雀跃……世界尽头,不只有冰山雪地,不只是静寂无声,这里生机勃勃,有爱相随。
陈婷编著的《零度南极》分为四章,由自然风光+人文故事+野生动物三个部分组成,主要是描述当月南极航行中的有趣故事与真实场景。每段会有一个“图片背后的故事”,挑选一张代表图片讲述当时的拍摄场景、摄影师的想法构思、拍摄技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