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丰碑(4)/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笑看生死的新四军抗日尖刀

——罗忠毅

罗忠毅(1907—1941),湖北襄阳人,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五军团先后任团士兵委员会主任、连长等职,后入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33年后任福建军区连宁岩军分区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罗忠毅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在江苏溧阳县塘马地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血战中,罗忠毅和270名战士全部牺牲,时年34岁。2009年9月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罗忠毅,原名罗宗愚。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丧母,9岁进私塾发蒙,14岁插班到县立模范高等小学读三年级。1927年7月14日,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第14路军第12师进驻襄阳,即时开办了中山政治学校,招募青年学生。罗忠毅成了这所军校的一名学兵。8月,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兵随第12师离开襄阳北上,在确山,罗忠毅被分到骑兵连当班长。1930年冬,罗忠毅升任排长。1931年春,罗忠毅所在的第26路军被蒋介石调到江西“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在赵博生、董正堂同志领导下,参加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起罗忠毅任福建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连(城)宁(化)(龙)岩军分区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任福建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闽西南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闽西南游击队第一纵队司令员、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了3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

1937年仲夏,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闽西南的1200多名红军游击队整编为“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罗忠毅任参谋长。

1938年2月上旬,闽西、闽赣边、闽南及浙南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罗忠毅任参谋长。1938年3月,第二支队誓师北上抗日。罗忠毅和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率机关和三团、四团于7月到达苏南横山地区,与先期到达的副司令员粟裕会合,开创横山抗日根据地。横山地区既是皖南新四军军部通向大江南北各游击区的咽喉要道,又是直逼南京的一把尖刀。罗忠毅协助张鼎丞和粟裕两位司令员,大力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发展培训抗日’骨干,先后成立了江宁、溧水和当涂县委,建立了3个连队的地方武装。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群会组织也相继建立。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斗争的同时,罗忠毅重视团结争取抗日的力量,收编了自发组织起来的朱昌鲁、刘一鸿等地方武装,引导他们参加抗日。

1938年冬,日军出动日、伪步骑2 000多人分三路合围横山,妄图一举消灭初进江南敌后的新四军第二支队,摧毁刚刚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日军一部攻占博望,企图切断第二支队的后路。罗忠毅派两个连协同侦察分队,在横山351高地与敌军展开激战,并破坏了通向横山地区的所有道路和桥梁。随后,罗忠毅亲率一个营由独山李家村经华府,绕道至博望雨下望塘之间设伏。待日军进入我设伏区域后,他命令部队发起总攻,并亲自指挥机枪班打击日军。经过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毙敌200多人,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此战之后,横山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罗忠毅指挥作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抓住战机,主动出击”。

1939年1月上旬,粟裕和罗忠毅决定奇袭官陡门。官陡门位于日军战略基地——芜湖机场——附近,这个小镇四周是水稻田。敌据点设三层铁丝网,筑起了碉堡和隐蔽战壕,由300名伪军据守。

1月18日晨,罗忠毅率部冒雨出击。为了有效隐蔽我军动向、麻痹敌人,他指挥主力部队分两路迂回前进,同时命令侦察分队化装潜入官陡门镇内。

1月19日凌晨2时许,两路部队进入官陡门附近的王石桥,于天亮前向敌人发起总攻,官陡门镇内的侦察分队亦同时向敌司令部发起攻击。仅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便歼灭敌军300多人,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而我军只有两名战士受伤。官陡门守敌被全歼后,日军出动了大批日伪军向官陡门集结。罗忠毅分析敌情后,决定利用敌人报复心切、冒险激进的特点,在水阳伏击敌人。高淳至水阳的横溪地区是日伪军通往芜湖、官陡门的必经之地。罗忠毅命令三团一营和二营的两个连队,连夜赶到横溪和小丹阳附近设伏。同时,命令3个连化装成日伪军袭击敌人,并将敌人诱至设伏区域。经过一夜激战,罗忠毅指挥部队再次重创敌人。他和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并肩战斗,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清乡”和“扫荡”,在江苏与安徽交界的横山地区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奉命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粟裕任正、副总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罗忠毅率部在苏南句容地区建立党组织,培训抗日骨干,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积极参与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0年初,罗忠毅同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罗化成率领第二支队机关进入苏南句容北部地区活动,成立句北地区军政委员会,罗忠毅任书记。1940年2月,在原第二支队机关的基础上组成了新的第二支队队部,罗忠毅任司令员,廖海涛任副司令员。

1941年春夏之交,罗忠毅奉命率领第二支队四团一部到敌后的镇江至龙潭的长江边一带活动,为新四军江南主力渡江北进作准备。为了解日军巡江规律,罗忠毅派人在江边日夜观察,同时派年仅21岁的柳肇珍进入镇江城,打人敌人内部。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年轻的柳肇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详细掌握了日军的巡江规律,为掩护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主力北上执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罗忠毅担任重建的江南指挥部指挥,留在苏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和顽军的进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罗忠毅在各县自卫武装和秘密交通员的协助下,把皖南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撤退人员,以及在事变中失散的同志共9 000余人,先后安全转移到苏北,为保留和壮大新四军的力量作出了杰出贡献。同年4月,罗忠毅任新四军第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率部转战于句容、丹阳、武进、溧水地区。

1941年5月21日上午,顽军四十师派出4个营的兵力,向十六旅驻地盛家村、夹子巷一带进攻。罗忠毅指挥四十六团进行反击,战斗至黄昏,将敌击退。

22日,顽军再次进犯。午后1时许,敌人1个营加1个机枪连,1个特务连,配备4门大炮,向十六旅驻地戴巷进攻。罗忠毅率部进行反击,至下午3时,将顽军击溃,并追击20余里,罗忠毅猜测顽军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于是命令以一部兵力占领黄金山地区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预先埋伏;以另一部兵力化装为农民,分散到田野和打麦场待命;而把主力置于黄金山后侧的沈庄、下院、下庄一带。此外,罗忠毅还安排十六旅四十六团八连、九连穿上顽军服装,埋伏于戴水塘边。

P11-14

后记

伟业铭刻史册,丰碑昭示未来。

“双百”评选活动为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种讲人物、讲历史,而且见思想、见精神、全面展示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活动是一次震撼心魂的回顾,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由此激发了我策划出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时代先锋》的热情,丛书中的这些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不仅感动了几代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和根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宣扬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革命英雄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或许他们身处的年代有所不同,但他们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那种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激励着我从少年一路走到中年,成为我行为处事的镜子,规范着我的人生。他们的精神净化了我的心灵,坚定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我的情操。他们的精神承载并传续着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命脉,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发掘、弘扬和光大他们这种不朽的精神。所有这些坚定了我策划出版该丛书的信心。通过本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要颂扬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弘扬他们崇高精神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那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夺胜利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使之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良好的价值导向,一种有效的示范带动,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引航灯,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路上。为了真切地展示英雄们的壮举,在选题策划时我多方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感动。在书稿完成初审时,我多次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奋斗、忘我的牺牲精神使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洗礼,又受到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本丛书的成功出版是与出版社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为本丛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才使得其更加完善。。同时,在本丛书策划和编写过程中,特别得到了崔义中教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丛书策划编辑

2012年6月

目录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

笑看生死的新四军抗日尖刀——罗忠毅

义勇军领袖——赵尚志

著名抗日将领——戴安澜

“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左权

彝海结盟——小叶丹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刘老庄连

“红色金融家”——毛泽民

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

“民族英雄、吾党战士”——马本斋

“爱国志士、民主先锋”——邹韬奋

战斗英雄——任常伦

“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张思德

“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爆破大王——马立训

“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日的一面大旗”——李兆麟

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叶挺

“立功尤著”——罗炳辉

后记

序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对封建统治、抗击外族侵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雄伟画卷,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长期的艰苦岁月里,无数革命英烈、志士仁人,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英勇奋斗,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们在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根据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组织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我们组织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100位英雄,100个故事。他们中有“铁肩担道义”的共产党人,也有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民主斗士;有扬威异域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也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有归国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爱国华侨,也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国际友人。从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从“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李公朴到民主革命斗士闻一多,从爱国华侨陈嘉庚到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经受了种种考验。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用“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爱国情怀;用“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忧患意识;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那浩然正气和耿耿英魂,牵引着中华民族疾行的脚步。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这就是中国丰碑!

100位英雄,100座丰碑,铭记着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支撑着共和国这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这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丰碑是光荣的记录,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百年风云,沧桑巨变,无数忠魂,精神永驻。他们怀抱崇高信仰,熔铸忠信义勇,秉持民族气节,百炼成钢。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他们的英雄本色和精神品格——辉煌与苦难,奋斗与牺牲,理想与信念,将永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必须牢记革命先辈的遗愿,承载今人的理想与重托,履行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踏着英雄的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筑起新的时代丰碑!

在编写英模事迹的过程中,那种震撼和感动使我们的灵魂又一次被洗礼。在他们身上,共同的东西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他们的英雄壮举,震撼乾坤。他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始终保持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豪迈气概。经过历史的风霜和时间的沉淀,他们已经化作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对英雄的缅怀,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劳动成果,谨在此一表谢忱。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2年3月

内容推荐

程平安主编的《历史丰碑》的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历史丰碑(4)》讲述了: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笑看生死的新四军抗日尖刀——罗忠毅;义勇军领袖——赵尚志;著名抗日将领——戴安澜;“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左权;彝海结盟——小叶丹;“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刘老庄连;“红色金融家”——毛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编辑推荐

程平安主编的《历史丰碑》中100位英雄,100个故事。他们中有“铁肩担道义”的共产党人,也有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民主斗士;有扬威异域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也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有归国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爱国华侨,也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国际友人。从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从“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李公朴到民主革命斗士闻一多,从爱国华侨陈嘉庚到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历史丰碑(4)》铭记着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支撑着共和国这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这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丰碑是光荣的记录,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丰碑(4)/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平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235096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1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