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丰碑(5)/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朱银全主编的《历史丰碑》中100位英雄,100个故事。他们中有“铁肩担道义”的共产党人,也有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民主斗士;有扬威异域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也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有归国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爱国华侨,也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国际友人。从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从“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李公朴到民主革命斗士闻一多,从爱国华侨陈嘉庚到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历史丰碑(5)》铭记着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支撑着共和国这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这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丰碑是光荣的记录,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内容推荐

朱银全主编的《历史丰碑》的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历史丰碑(5)》讲述了: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李公朴;民主革命的斗士——闻一多;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关向应;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爱兵模范,杀敌英雄——王克勤;舍身炸碉堡——董存瑞;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传递红色电波的伟大战士——李白;爱国将领——杨虎城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目录

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李公朴

民主革命的斗士——闻一多

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关向应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

爱兵模范,杀敌英雄——王克勤

舍身炸碉堡——董存瑞

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

传递红色电波的伟大战士——李白

爱国将领——杨虎城

中国的丹娘——江竹筠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

军歌之父——郑律成

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模范红嫂——明德英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

胶东民兵英雄——于化虎

后记

试读章节

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生于淮安;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这就是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1946年7月11日晚,他被国民党特务暗杀。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2年11月26日李公朴出生于江苏淮安,由于家境贫困,父母早丧,依靠三兄公愚抚养。李公朴小时候读私垫,学习勤奋,成绩优异。13岁时,随三兄公愚到镇江京广洋货店当学徒。工作之余,他仍挤出时间读书看报,借以增长知识,因受孙中山革命民主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而也朦胧地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熏陶。他常与同伴、’青年学生议论时事,逐渐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震惊全国,李公朴满师不久,就与爱国青年一起,组织“爱国团”上街演说,以长啸笔名,给报纸投稿,积极抵制日货,揭露奸商,并因揭发店主贩卖日货而被辞退。他遭到打击以后,得到三兄公愚的支持,弃商就学,后就读于镇江润州中学;后转人武昌文华大学附中学习,因校医虐待学生,酿成学潮,开除百余人,他为附中代表,也被开除。于是,他又转入上海沪江大学附中,毕业后,升人沪江大学,他一面学习,一面在学校图书馆工作,刻苦自励,刚读完一年级恰遇1925年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他积极参加“五卅”运动。他为了进一步宣传“五卅”运动的意义,回到了家乡湖塘桥,成立了“五卅”后援团,并担任名誉主席。

1925年,他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参加罢课游行,担任上海学联工人科长,负责联络工作,支援上海工人反帝大罢工斗争。通过这场斗争,他看清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者原是一丘之貉。1926年初,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目睹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残酷,李公朴在课堂上再也待不下去了,毅然离开学校,弃笔从戎,南下广州参加革命,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随军转战福建、浙江,后至上海。张曼筠女士(女师大学生)也参加北伐,他俩就是在这个时期认识、了解而结婚的。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被大肆屠杀,鲜血染红了黄浦江。对清党不满的李公朴被国民党政府以党政特派员的名义调往家乡常州组织党政工作。当时的常州正笼罩在白色恐怖当中,李公朴积极奔走,参与保党工作。他的上级领导察觉后,竟背后搞起了小动作,联合他的警卫员,来栽赃陷害李公朴。他们拿了一包宣传共产党的资料,塞到李公朴的床下,想栽赃陷害李公朴,这个警卫员和李公朴是好朋友,知道李公朴的为人,所以就把这些事情告诉了李公朴,李公朴得知此事很生气,他做通警卫员的思想工作,连夜离开了反动军队。由于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面目,不满国民党“清党”反共,愤然离开了国民党。

受此打击的李公朴开始彷徨了,一时失去了目标。1928年,他曾就读的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适时地推荐他进入了美国阿雷州的雷德大学学习。在美国,他边读书边打工,勤工俭学。出国前,李公朴在上海就认识了邹韬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去美国后,李公朴受邹韬奋的邀请,成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的特约撰稿人,写了数十篇通讯,向国内介绍美国的社会情况和社会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民主主义思想意识。1930年夏天,他在该校毕业后,自费去纽约和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同年冬,回到上海。当时国内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日本趁机开始入侵中国,步步紧逼,国事岌岌可危,“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而国民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忙于“剿共”,李公朴萌发了“团结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为中华民族彻底解放而斗争”的思想,立志为推动社会进步做一些有益的事。他满腔热血积极投入各种救亡活动,与邹韬奋等筹办《生活日报》,他把目标对准了青年,即劳工,失学的、贫苦的人,在史量才支持下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英语补习学校和妇女英语补习学校,且越办规模越大。《申报》图书馆的人加起来将近4000人。

1934年,李公朴和艾思奇一起在上海创办了《读书生活》半月刊,发表了大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文章,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通俗化的尝试,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对青年的思想启蒙起了巨大的作用。

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3月,李公朴与邹韬奋等正式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引导数千万读者走上了革命道路。与此同时,李公朴不断发表文章,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呼吁国人积极参与发起救国运动。同年5月31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李公朴被推举为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成为救国会的领袖人物之一,并参与救国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的起草工作。到1936年底,参加救国会下属各组织的成员已经达到数十万人。这些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1936年11月23日深夜,国民党在上海以莫须有的“危害民国罪”逮捕了李公朴和沈钧儒等七位救国领袖,随即移送苏州江苏高等法院看守羁押,这就是著名的“七君子事件”。他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曾正气凛然挥毫题词:“拼七人的自由,争取四万万五千万人的自由”;“入狱入狱,是谁所欲?爱国有罪,入狱何辱!”以明志。他义正词严地指责国民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宋庆龄当时还在生病,但仍组织了十多个人,后来发展到五六十个人,到苏州去要求人狱:七君子爱国入狱,我们也是爱国的,我们也要入狱。这样对国民党施压,8个月后,国民党当局迫于各种压力,终于被迫确定了抗战的国策,不得不在1937年7月将七君子释放。李公朴对“救国入狱”运动非常感动,他满怀激愤地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李公朴出狱后,继续为抗日救亡活动奔走。

李公朴留胡子是在监狱里的时候,他的胡子8个月没有剃,出来以后,人家叫他美髯公,他也很高兴,他说我为抗日写文章结果被国民党抓到监狱里去,胡子是见证,我不剃了,我的胡子要等日本人投降以后再剃。8月底他到山西抗日前线,经周恩来同志决定,由他担任“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山西,同时创办了由他担任社长的“全民通讯社”、《全民周刊》。他为抗战宣传教育及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四处奔波。  同年,李公朴到汉口与邹韬奋先生主编的《抗战》合刊为《全民抗战》。武汉危急时,他拟参加保卫大武汉工作,不久为国民党反动派诬陷为罢工煽动者,被拘押起来。经周恩来交涉,一个月左右才被释放。

1937年9月26日,李公朴一行来到济南,首先到山东省政府所在的珍珠泉大院,拜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李公朴慷慨陈词:“今日之山东,已至生死存亡关头,欲救山东,救中国,绝非空言可以奏效,更绝非徐缓的行政程序、单独的军事行动可挽回残局的。当此激变之时,我们要有应付激变之策。做汉奸因为万世所唾骂,因循苟且,贻误国事,即令杀身成仁,亦决不能逃于清议也。”他还提出10点建议,主要内容为:-动员全省人民保卫山东,提出山东老百姓保卫山东的口号,改变过去单独军事之抗战而非全民抗战的缺点;号召全省民众自动地组织团体,由政府设立民运指导机关领导之,但绝对不能干涉民众合法的爱国运动;迅速召集各党各派及各个无党派的人,团结起来,共赴国难;武装现有壮丁,训练游击战术,准备发动全省游击战争;在军队中加紧政治训练;进行铲除汉奸运动;运送、招待伤兵,救济难民等。韩复榘连连点头,说:“先生所言极是,在这民族最后关头,大家应共赴国难,挽救全局。”谁也没想到,此君在日寇进犯之时,为保存实力,竟弃城而逃,一路溃退,终被蒋介石在1938年1月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枪决。

P1-4

序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对封建统治、抗击外族侵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雄伟画卷,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长期的艰苦岁月里,无数革命英烈、志士仁人,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英勇奋斗,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们在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根据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组织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我们组织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目的是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升华我们的无限忠诚,升华我们的理想信念,升华我们的坚强意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100位英雄,100个故事。他们中有“铁肩担道义”的共产党人,也有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民主斗士;有扬威异域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也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有归国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爱国华侨,也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国际友人。从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从“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李公朴到民主革命斗士闻一多,从爱国华侨陈嘉庚到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经受了种种考验。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用“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爱国情怀;用“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忧患意识;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那浩然正气和耿耿英魂,牵引着中华民族疾行的脚步。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这就是中国丰碑!

100位英雄,100座丰碑,铭记着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支撑着共和国这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这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丰碑是光荣的记录,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百年风云,沧桑巨变,无数忠魂,精神永驻。他们怀抱崇高信仰,熔铸忠信义勇,秉持民族气节,百炼成钢。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他们的英雄本色和精神品格——辉煌与苦难,奋斗与牺牲,理想与信念,将永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必须牢记革命先辈的遗愿,承载今人的理想与重托,履行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踏着英雄的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筑起新的时代丰碑!

在编写英模事迹的过程中,那种震撼和感动使我们的灵魂又一次被洗礼。在他们身上,共同的东西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他们的英雄壮举,震撼乾坤。他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始终保持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豪迈气概。经过历史的风霜和时间的沉淀,他们已经化作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对英雄的缅怀,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劳动成果,谨在此一表谢忱。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2年3月

后记

伟业铭刻史册,丰碑昭示未来。

“双百”评选活动为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种讲人物、讲历史,而且见思想、见精神、全面展示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活动是一次震撼心魂的回顾,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由此激发了我策划出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时代先锋》的热情,丛书中的这些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不仅感动了几代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和根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宣扬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革命英雄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或许他们身处的年代有所不同,但他们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那种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激励着我从少年一路走到中年,成为我行为处事的镜子,规范着我的人生。他们的精神净化了我的心灵,坚定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我的情操。他们的精神承载并传续着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命脉,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发掘、弘扬和光大他们这种不朽的精神。所有这些坚定了我策划出版该丛书的信心。通过本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要颂扬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弘扬他们崇高精神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那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夺胜利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使之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良好的价值导向,一种有效的示范带动,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引航灯,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路上。为了真切地展示英雄们的壮举,在选题策划时我多方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感动。在书稿完成初审时,我多次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奋斗、忘我的牺牲精神使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洗礼,又受到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本丛书的成功出版是与出版社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为本丛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才使得其更加完善。。同时,在本丛书策划和编写过程中,特别得到了崔义中教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丛书策划编辑

2012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丰碑(5)/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银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235010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