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猎人笔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屠格涅夫所著的《猎人笔记》中可以看到受尽欺凌的农奴、县城的医生、落魄的小地主、凶残的大地主等各个阶层的人,他们的模样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那样鲜活而令人震撼。真实性是作者在书中秉承的一个原则。作者借助于“猎人”的眼睛和耳朵,将农奴制给农奴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用朴实简练的语言有力地展现了出来。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含蓄地撕开了伪善的地主的一张张面具。作者除了揭示农奴的悲惨遭遇外,还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农民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此外,对于自然美景的诗意描绘也让我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真切、传神。作者还赋予了自然景物人的情感,让他们感受人的悲喜。总之,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现实主义力作。

内容推荐

屠格涅夫所著的《猎人笔记》是俄国19世纪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全书通过对“猎人”每一次打猎所见所闻的描述,真实地呈现了俄国19世纪农奴制度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作者对农奴的深切同情和对残暴地主的痛恨。含蓄而简洁的文风、深刻而有力的细节以及充满诗意的风景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幅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真实图景。

目录

霍尔和卡里内奇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莓泉

县城的医生

我的邻居拉季洛夫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

里果夫村

别任草原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

总管

事务所

孤狼

两地主

列别江

塔季雅娜·鲍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儿

歌手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

幽会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聂道比斯金

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

活尸体

车轮响了

树林和草原

试读章节

霍尔和卡里内奇

所有从波尔霍夫县来到日兹德拉县的人,对于奥廖尔省人和卡卢加省人的气质的明显不同,大概全会诧异的。奥廖尔省的庄稼人身材并不高大,背有些驼,神情阴郁,皱着眉看人,住在杨木造的矮小的农舍里,服着劳役,他们不做生意,吃得很差,穿着草鞋;卡卢加省的代役租农民就不是这样,他们在松木建造的宽敞的农舍里居住,身材高大,神情勇敢而快乐,面容清爽而白净,他们卖牛酪和柏油,每当过节总穿长筒靴。奥廖尔省的村庄(我们现在说的是奥廖尔省以东的地区)大多位于耕地的中间、草草地改为污泥池的溪谷边。除了随时准备效力的几棵爆竹柳和两三棵瘦削的白桦树以外,方圆一俄里看不到一棵树,屋子紧挨着屋子,屋顶上盖着烂麦秆……卡卢加省的村庄就不同,大部分全环绕着树林;屋子排列得较为稀疏而整齐,屋顶上盖着木板;大门紧锁,后院的篱笆既不横七竖八,也不朝外倒,不会招呼过往的猪进屋做客……在猎人看来,卡卢加省也比较好。奥廖尔省再过五年左右,最后的树林和灌木丛林将会消失殆尽,沼泽地也将无处寻觅;卡卢加省就与它相反,林地数百俄里绵延不断,沼泽地有数十俄里,珍稀的松鸡尚未灭绝,和善的山鹬也还栖居在这里,忙碌的鹧鸪忽然飞起,使得猎人和狗又高兴,又诧异。

我有一回去日兹德拉县打猎,在野外碰上卡卢加省的一个小地主波鲁德金,就认识了他。他酷爱打猎,因此是一个杰出的人。他确实也有些弱点,比如:他曾经向省里所有的富户家的女儿求婚,全被拒绝了,不被允许上门,便怀着痛苦不堪的心情向全部的朋友和熟人诉苦,一方面仍旧把自己果园中的酸桃子和其他没熟的果子当成礼物送给姑娘们的父母;他喜爱重复念叨同一个笑话,这笑话尽管波鲁德金先生自己觉得趣味盎然,却确实从来没有让任何人笑过;他称赞阿基姆·那希莫夫的文章和小说《宾娜》;他说起话来结巴,他把他的狗叫做天文学家,他把“但是”讲成“但系”;他家里采用法式烹调,依照他家厨子的理解,这种烹调的奥妙就在于使每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彻底改变——这能干厨子能把肉烹调得带有鱼味,鱼带有蘑菇味,通心粉则带有火药味,不过汤里的胡萝卜,全都是菱形的或梯形的。然而除了这些为数不多而又无关痛痒的缺点之外,波鲁德金先生,如上所说,是一个杰出的人。

我跟波鲁德金先生认识的第一天,他就邀我到他家里过夜。

“到我家大概有五俄里,”他说,“步行是太远了,让我们先去霍尔家吧。”(读者想必会容许我不依照他口吃的方式来传达。)

“霍尔是谁?”

“他是我家的佃农……他家就在附近。”

我们就上霍尔家了。霍尔的庄园孤单地耸立在树林中间整理并耕作过的一块空地上。这庄园包括几间用围墙连着的松木屋,正屋前有一个用细柱支撑着的敞棚。我们走进去,看到一个二十左右、模样英俊、身材高大的小伙子。

“喂,菲嘉!霍尔在不在家?”波鲁德金先生问那个小伙子。

“霍尔不在家,进城去了,”这小伙子微笑着答道,露出一排白牙,“要备车吗?”

“对,伙计,要备车。再给我们拿些克瓦斯来。”

P1-2

序言

前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年)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家。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涉及小说、特写、诗歌、评论、戏剧等多种体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猎人笔记》作为屠格涅夫的成名作和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847年屠格涅夫在俄国《现代人》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特写《霍尔和卡里内奇》,编者在原来的标题下面添了一个副标题“摘自猎人笔记”。这篇特写获得了众多好评。很多读者十分期待“猎人笔记”的续篇。于是继第一篇之后,屠格涅夫在1847年到1852年期间又陆续在《现代人》上发表了20篇特写。1852年,作者将先后发表的2l篇特写与一篇没发表的作品《两地主》汇编在一起,以《猎人笔记》为名,出版了单行本。1880年,作者又把后来写的三篇特写加了进来:《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1872年)、《车轮响了》(1874年)、《活尸体》(1874年),这就是作者生前最后的定本。

《猎人笔记》通过对“猎人”每一次打猎的所见所闻的描述,将19世纪俄国农奴制度下的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体现了作者对农奴的深切同情和对残酷地主的痛恨。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受尽欺凌的农奴、县城的医生、落魄的小地主、凶残的大地主等各个阶层的人,他们的模样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那样鲜活而令人震撼。真实性是作者在书中秉承的一个原则。作者借助于“猎人”的眼睛和耳朵,将农奴制给农奴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用朴实简练的语言有力地展现了出来。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含蓄地撕开了伪善的地主的一张张面具。作者除了揭示农奴的悲惨遭遇外,还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农民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此外,对于自然美景的诗意描绘也让我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真切、传神。作者还赋予了自然景物人的情感,让他们感受人的悲喜。总之,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现实主义力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猎人笔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国)屠格涅夫
译者 田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7462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0159814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3
出版地 江苏
218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