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肖邦传
内容
试读章节

在俄国作曲家米利·巴拉基列夫的努力下,肖邦的出生地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于1894年10月14日揭幕,不过纪念碑上面镌刻的日期是错的。雅诺塔的父亲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创办者。她告诉芬克,波兰其他一些地方的纪念碑上同样刻着较晚的那个日期。

因为肖邦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我就不能从格伦贝基身上追溯线索。我们知道肖邦的教母史卡贝克伯爵夫人不是一个音乐家,洗礼证明上的“音乐家”头衔在那时候可能是想体现一些褒扬的意思。而且波兰教士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阶级。关于这一点,雅诺塔列举了更多的证据:在她和我1896那年的争论中,她引述了热拉佐瓦一沃拉布罗洽夫教区现任神父别拉夫斯基的话;这位神职人员参阅了相关记录,认为1810年是准确的。沃西基的《肖邦传》却与肖邦家属的说法相左。在这样的情况下,雅诺塔依然坚持她的立场,虽然权威的说法并不支持她。

自尼克斯叙述详尽的传记问世后,所有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都引发了争论。他对肖邦的一切都十分确信,所以在注释里标注了那个错误的出生日期。也许这件事应该责怪的是作曲家本人;艺术家无论男女,都喜欢轻易遗忘自己的生辰,以此来变得更年轻,又或是把此归咎于登记时候的疏忽。肖邦家族当然不可能在那么重要的事情上犯错!关于肖邦的祖辈,也存在着一团疑云——他的父亲于1770年8月17日出生于洛林的南希——这一年也是贝多芬诞生的年份。有人称他流着波兰人的血。肖尔茨称肖邦的父亲是一位波兰贵族的亲生儿子。这位贵族跟随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国王去了洛林,去掉了“斯佐彭”(Szopen),或“斯佐普”(Szop),留下了更像高卢人的名字肖邦。当弗雷德里克去巴黎的时候,他把名字从“斯佐彭”改成了肖邦,这在法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肖邦的父亲受邀于一位做香烟生意的同胞,于1787年移民去了华沙。他的父亲是那个时代传统的法国人,知书达理,亲切友善,比一般人更有涵养。他在1794年的柯斯丘什科起义中参加了国民警卫队。在生意陷于停滞状态的时候,他只能去莱申基斯家族做家庭教师;其中有一个叫玛丽的学生后来为拿破仑一世所爱,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者瓦莱夫斯基伯爵的母亲。在热拉佐瓦一沃拉漂泊的日子里,尼古拉斯·肖邦寄居在史卡贝克伯爵家,做她儿子弗雷德里克的家庭教师。在那里,他结识了尤斯蒂娜克日扎·诺夫斯卡。她是一个落魄贵族,出生在一个拮据的家庭。他们在1806年结了婚,育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孩,还有一个男孩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

在一个优雅博学、怀揣着波兰式政治情怀的法国父亲和一个可敬又怀有满腔爱国热情的波兰母亲的养育下,弗雷德里克成长为一个机智、活泼、顾家的小伙子。肖邦从来都不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却也没有那么孱弱,小孩子容易生的各种病似乎都被他躲过了。他从来都不是很多传记作者笔下那个脸色苍白、多愁善感、杞人忧天的幼童。有力证据显示了他是个生活愉快、懂得享受、钟爱恶作剧的人。虽然他的父亲从不富有,他们家搬到华沙后却一直过着安逸的生活。这是个繁荣的国家,老肖邦在华沙中学谋得教授一职。他的孩子们是在极致简约、优雅和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母亲真是完美,正如乔治·桑所说,她是肖邦“唯一的爱”。但我们之后就会发现,乔治·桑一直以来都很嫉妒这一点——她甚至对肖邦的过去也心怀嫉妒。他的姐妹们才华横溢又温柔可亲,总是宠着他。在尼克斯的传记中,他所有潦倒和困苦的部分都被删减了。

肖邦对音乐的热爱在早年初显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强烈地意识到了,于是请了教授小提琴和钢琴的波西米亚人沃伊切赫。日维尼来做老师。肖邦早年认识的朋友尤利乌斯·丰塔纳说,肖邦太早熟了,以至于在12岁的时候就有担当了。而这位朋友于1869年12月31日在巴黎自杀了。1818年2月24号,肖邦在第一次音乐会上演奏了吉罗维茨的一首协奏曲。这次他对自己的新领结很满意,于是天真地告诉他的母亲:“每个人都在看我的领结。,’他的音乐天赋虽然没有像莫扎特那样夺人眼球,却也非凡卓著。这也让他和波兰贵族的关系更亲近了,并从那时起培养了对时尚社会的品味。在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拉齐乌家族、史卡贝克家族、波托茨基家族、卢贝茨基家族、康士坦丁大公和他的沃维茨卡公主的陪伴下,肖邦这个天才少年过着愉快的生活。之后他开始跟约瑟夫·埃尔斯纳学习作曲。这一期间所学的东西令其受益匪浅。埃尔斯纳看到了这是一个可造之材,精心教授,在保留肖邦个性的同时丝毫未扭曲他的个性。埃尔斯纳也受到肖邦的爱戴和尊敬,肖邦曾从巴黎写信给他询问向卡克布兰纳学习的建议,并十分认真地接纳了他的建议。他曾这么说过:“师从齐维尼和埃尔斯纳,就算最伟大的音乐家也会从中受益。”

每个名人都会有一些逸事——人们喜欢把它们叫作伟大音乐家的陈年旧事。在肖邦还是个婴孩的时候,他常常一听不到音乐就哭个不停,而莫扎特则对小号的声音异乎寻常地敏感。没过多久,这个波兰小伙的天赋就经常显现出来。另一则逸事则是关于他捉弄了一位犹太商人的。他总是神采奕奕的,和他纤弱的体格相比有些精力过剩。他是个模仿王,包括李斯特、巴尔扎克、波卡基、乔治·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他和妹妹艾米丽亚一起写了一些喜剧。那个时候的他,总体看来,若说不上才思敏捷,至少是个聪明的家伙。从他的书信来看,他并不是聪明绝顶,虽然文笔生动活泼却缺少了很多文学修为。

肖邦用敏锐的眼光捕捉他人的怪癖并加以嘲讽。这种特质在他以后的生活里更显著了,简直成了他性格中独特、具有讽刺意味的一点。也许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海涅,虽然他的嘲讽水平更高。P6-9

目录

第一部分 其人

 第一章 波兰:青年时期的理想

 第二章 登峰造极

 第三章 从英格兰、苏格兰到拉雪兹神父公墓

 第四章 艺术家

 第五章 诗人与心理学家

第二部分 其乐

 第六章 练习曲:大型试验

 第七章 微缩的情绪:前奏曲

 第八章 即兴曲与圆舞曲

 第九章 夜之忧谜:夜曲

 第十章 叙事曲:童话剧

 第十一章 古典的洪流

 第十二章 波兰舞曲:战斗的英雄赞美诗

 第十三章 玛祖卡:灵魂之舞

 第十四章 征服者肖邦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每当你沉醉于肖邦的夜曲,亦或流连于短小精悍却包罗万千情感的序曲,听着无拘无束的情感从指间流露的即兴曲,在风情万种的圆舞曲中摇摆,在犹如童话剧般的叙事曲中畅想,在铿锵有力的波兰舞曲和马祖卡中感受战斗的英雄赞美诗和灵魂之舞时,是否想过要去了解这位音乐家的生活,他这一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成就了他?詹姆斯·吉本斯·赫尼克编著的《肖邦传》是一本全面而详尽的肖邦传记及乐评,讲述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分析了肖邦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此书,你可以了解到肖邦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一系列不为公众所知的史实和轶事。

编辑推荐

詹姆斯·吉本斯·赫尼克编著的《肖邦传》讲述了,肖邦的狂放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放,是灵魂的苦痛与呻吟。鲜明粗放的冒险经历销迹于他的平常生活。他的悲剧是源自内心的。从波兰到法国,从华沙到巴黎,最终长眠于拉雪兹神父公墓。他经历了生,经历了爱,也经历了死亡。生活之于他并不仅仅是危难、奖赏与对英雄事业的向往。他在自己的灵魂四壁内征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肖邦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吉本斯·赫尼克
译者 黄钰岚//杨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89931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6222490
中图分类号 K835.135.7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