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吉姆(少年版)/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经典悦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吉姆(少年版)》是是俄罗斯与英国在中亚地区的政治冲突为背景而展开的。故事集中描写了1881年“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结束后,1893年“第三次阿富汗战争”前的比较平静的时间里的故事。故事的最吸引读者之处是作者对人物、文化及印度地区不同宗教的入木三分的刻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作者吉卜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推荐

吉卜林编著的《吉姆(少年版)》是一本以印度为背景的东方题材小说,讲述了孤儿吉姆和远道而来的喇嘛在印度拉舍尔寻找“圣河”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少年对生命本源的追寻。这个故事传达给读者的是坚韧、勇敢、信仰、生命本源的爱与追寻,也是吉卜林的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少年小说。

目录

1 吉姆遇到喇嘛

2 寻找神圣河流

3 神秘军团降临

4 吉姆来到新学校

5 神奇的魔法

6 夙愿达成的时刻

试读章节

吉姆遇到喇嘛

1

吉姆是一个出生在印度的英国男孩,住在旁遮普省的拉合尔市。此刻,他不顾市政府的命令,跨骑在赞赞玛大炮上。这尊大炮架在一座砖砌的平台上,正对着历史悠久的拉合尔博物馆。人们又把博物馆称为“阿杰布格尔”,就是“妙屋”的意思,也被称作“珍奇馆”。孩子们都说,谁控制了赞赞玛这条“喷火龙”,谁就控制了旁遮普,因为这尊大炮是早期战争中征服者的第一个战利品。

吉姆的皮肤虽然晒得跟印度人一样黑,虽然他习惯说本地话,说英语时却咬字不清,虽然他整天和当地的小孩子混在一起,但说到底他还是个白人——最穷的底层白人。

吉姆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一个印度混血女人照顾他。那女人对附近的传教士说,她是吉姆的姨妈。她在停放出租马车的广场上开了一家二手家具店。实际上,生意只是个幌子——掩盖她吸食鸦片的幌子。

吉姆的妈妈曾经在一位上校家里做保姆,后来嫁给了爱尔兰“小牛”团队的一个年轻的掌旗军士——吉姆波尔·奥哈拉。后来,奥哈拉在铁路上找到一份工作,就没有跟着团队回国。几年后,吉姆的妈妈死于一场霍乱。从那之后,奥哈拉就开始酗酒,整日拖着三岁的儿子在铁路上游荡。有一天,他遇到了这个抽鸦片的女人,也染上了这个恶习,最后死在了印度。他死的时候,身无分文,只有三份文件。其中一份文件的签字下面印着“不得转让”的字样,一份是奥哈拉的退伍证书,还有一份是吉姆的出生证明。

奥哈拉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这几样东西会成就小吉姆,让吉姆无论如何都要把它们带在身边。他说,这三张纸有巨大的法力——只有博物馆后面蓝白色的大房子里的人才会有的法力,当地人叫它“魔屋”。他说将来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们会吹号欢迎吉姆,上校也会骑着高头大马、牵着一头绿地红牛、率领着精锐部队来亲自迎接吉姆,他的命运肯定比爸爸要好。吉姆的爸爸死了以后,那个女人就把三份文件缝在一个小护身符里,戴在吉姆的脖子上。

“有一天,”那个女人回忆着奥哈拉的预言,“上校会骑着骏马,牵着一头红牛来接你,还有……”她改用英语说,“九百个精灵也会一起来迎接你。”

“啊,”吉姆不耐烦地说,“我会记住,一头红牛和上校会来,可爸爸说,会先有两个人来安排这些事。没错,爸爸就是这么说的,人们变魔法的时候总是这样的。”

如果那女人把吉姆和文件送到“魔屋”去,他们肯定会把吉姆送到山里的共济会孤儿院。可她不相信他们的魔法。吉姆渐渐懂事了,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当那些白人传教士询问他的姓名、他干些什么的时候,吉姆就远远地躲开。

吉姆喜欢在街上游荡,对拉合尔城的大街小巷都非常熟悉。不管是高大的城墙,还是从德里门到城外的护城河,他都了如指掌。久而久之,大家给吉姆起了个外号——“世界之友”。

吉姆身手敏捷,又不引人注意,常常在夜晚爬到拥挤的屋顶上,替一些时尚的年轻人做些跑腿的事情。当然,他明白那些年轻人偶尔也会让他做一些不道德的事,他本不应该答应,可是他喜欢那种刺激的感觉。他和那些苦行者也非常熟悉,见他们讨饭回来会主动打招呼。

吉姆的姨妈总是让他穿欧洲人的服装——一条长裤、一件衬衫和一顶破帽子。可是吉姆并不喜欢这样的装扮,他觉得还是穿印度装或者教徒装更方便。P1-3

序言

走进阅读殿堂,走近大师光辉

文◎金波

阅读是孩子汲取精神养分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阅读中采撷属于自己的精神云朵,找到自己渴望的人生暖意。而优质的阅读,更能帮助孩子打造坚实、宽广、崇高、美好的精神世界,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所以,建立优质的个人阅读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说,牙牙学语时,母亲讲述的故事(亲子阅读)是每个孩子建立个人阅读史的第一步,那么,学生时代的自主阅读,就是孩子建立个人阅读史的第二步。它是自发自觉的,是以个人自身感到了对阅读的渴望为前提的。我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既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光芒,又能展现世界的无垠宽广。

因此,在个人阅读史建立的第二个阶段,“读什么”变得尤为重要。

很多家长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鉴赏水平、审美趣味给孩子挑选作品;学校老师也会根据新课标要求,给孩子们推荐读物。可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需求和兴趣点是什么?多年以来,我专注于儿童文学创作,通过文字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发现孩子们更愿意阅读有趣的、易读的文学作品。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审美趣味,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阅读心理秩序,而在这种阅读心理秩序建立的过程中,有趣易读的经典文学必不可少。

小当当经典悦读馆策划的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经典悦读系列,就是以有趣、易读为前提,为自主阅读期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开阔、开放的阅读方向。

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类奖项,自设立以来,诞生了百余位伟大的作家,他们为人类精神文明构建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这套诺奖书系旨在带领孩子们在个人阅读史建立的第二阶段,走进这座文学殿堂,在自己心中树立起一个精神标杆,进而构建个人独立自主的文学、美学乃至精神世界。

这套书邀请了诺贝尔文学研究专家为孩子们挑选篇目,精选了包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老人与海》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也仅是数点星光。为了让孩子们易于读懂诺奖大师经典,编者还邀请了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对作品进行改写。改写过程中,作者们保留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经典的故事场景,使作品更适合孩子的阅读喜好和认知水平。今天的阅读,就是把初读这些经典的感受,留存在童年的记忆中,为以后精读原作、深入钻研作准备。

我相信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经典悦读系列,能让孩子感知外界、唤醒自我,促成个人价值观、创造力的形成。愿这套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愿每个爱阅读的孩子都拥有丰饶的内心,拥有宽广、富足的精神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吉姆(少年版)/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经典悦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吉卜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568988
开本 32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2016203220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4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