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科学化问题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价值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的理论分析

 一 制度发生与制度变迁

(一)制度发生的逻辑起点:无赖原则

(二)制度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三)制度、体制与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四)制度的功能与变迁

 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

(一)“制度领导”与“领导制度”辨析

(二)党的领导制度与国家领导制度的共生关系

(三)党的领导制度的内涵解读与类型界分

 三 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

(一)何谓领导制度科学化

(二)制度科学化的考察标准

 四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

(一)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离不开执政党的强力主导

(二)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委员会制与中国共产党党委制

 一 委员会制的历史渊源与实践发展

(一)萌发于前国家时期的氏族和部落联盟时期

(二)初步定型于古代雅典城邦时期

(三)完善于中世纪欧洲城市共和国时期

(四)成熟于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时期

 二 委员会制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理

(一)委员会制的概念

(二)委员会制的运行机理

(三)委员会制的组织形态特点

 三 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形式的委员会制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形式

(二)实行“议行合一”的巴黎公社委员会制

(三)苏联共产党的委员会制

 四 中国共产党党委制的制度属性

(一)党委制的概念考证

(二)党委制是集体领导体制

(三)党委制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实现形式

(四)党委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核心构件

 五 党委制的适用范围

(一)委员会制与一长制的历史争论

(二)委员会制与首长制的相互借鉴

(三)党委制框架下的集体负责制与个人负责制

第三章 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的变迁进程与科学化基础

 一 先进理念的植入: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的初创(1921-19271

(一)地方党委会领导制度的早期探索

(二)组织体制与制度体系初具轮廓

(三)地方党委会制度初创时期的外力因素及影响

 二 战争环境下的集权逻辑:“一元化”领导模式的逐步确立(1927-1949)

(一)大革命失败后形成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雏形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党委与军队、政权关系的探索

(三)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一元化”领导体制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委会领导体制与工作方法的新探索

 三 执政条件下的路径依赖:地方党委会制度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8)

(一)党的八大前后的有益探索

(二)“党领导一切”模式的确立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委员会”体制

 四 自发演进与理性设计的双重变迁:地方党委会制度的规范化(1978-2012)

(一)确立制度化的改革方向

(二)制定规范地方党委会制度运行的根本法规

(三)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的互动

 五 确立制度建设新理念:从“制度化”走向“制度科学化”(2007-2012)

(一)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新命题

(二)加强地方党委制运行重点环节的制度构建

(三)启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

 六 探寻制度改革新路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2-)

(一)确立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

(二)明确制度改革的路径标向

(三)以规范权力作为制度构建的根本点和着力点

(四)以领导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五)推进反腐倡廉的模式创新与制度构建

(六)提升制度执行力与培育制度文化的良性互动

(七)围绕焦点问题实现制度破题

第四章 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机理

 一 地方党委领导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则遵循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

(三)集体领导原则

 二 地方党委会组织架构的基本向度

(一)纵向的层级关系

(二)横向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三)内部的权力分配关系

(四)地方党委会组织架构的主要特点

 三 地方委员会实施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

(一)维系和调整党内关系的制度供给

(二)维系和调整党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三)维系和调整党社关系的制度设计

(四)维系和调整党际关系的基本制度

 四 实现地方党委制有效运行的基本关系范畴

(一)领导与执政:本质上是党的领导制度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

(二)决策与执行:组织的性质认定与功能界分的重要因素

(三)集权与分权:权力分配和运行的基本方式

(四)上级与下级:维系党组织层级结构稳定性和行为一致性的基础范畴

(五)集体与个人:确立党委制内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核心范畴

(六)监督与制衡:保持组织内在张力的必要条件

(七)规模与效率:衡量制度成本与效力的重要因素

(八)少数与多数:平衡价值正义性与程序合理性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 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科学化的现实评析

 一 体制架构:民主化改革取向与过分集权弊端的交织

(一)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二)问题再认定:权力过分集中仍是“总病根”

(三)类型界分:权力过分集中在体制上的表现形式

(四)制度检讨:过分集权体制改革探索的绩效评价

 二 具体制度:规范化水平提升与效能发挥不充分并存

(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最高权力“虚置”状态如何改变

(二)党的委员会制度:权力的法理关系如何厘清

(三)党内选举制度:公正性如何保障

(四)党内监督制度:效能低下问题如何破解

(五)党政关系制度:如何走出合与分的两难困境

(六)党群关系制度:如何保持联系群众的持续动力

 三 运行机制:突出程序性制度供给与“滞后化”“碎片化”现象的交集

(一)改革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常委会决策体制有待改进

(三)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有待完善

(四)议事决策的程序规则有待细化

(五)决策责任追究机制有待健全

(六)干部选拔任用权的弹性过大

(七)党内沟通渠道缺乏贯通性

 四 制度执行力:认知程度深化与“破窗效应”频现的纠结

(一)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二)执行不足与执行过度并存

(三)制度执行中的“破窗效应”

(四)特权意识制约制度执行

(五)制度执行乏力的原因探析

第六章 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路径取向

 一 以科学化理念的厚植为先导

(一)科学化的实质是照客观规律办事

(二)科学理论指导是前提和基础

(三)科学制度是根本保障

(四)科学方法是关键

 二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权力配置为核心

(一)体制机制是制度建设的支撑性要素

(二)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

(三)权力配置是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

(四)党的权力的属性界定与运用方式

 三 构建科学的横向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一)探索和推进党政关系科学化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常态化制度化

(三)以政协组织为平台,形成良性的党际互动模式

 四 改革过分集权的党内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实现上下级组织之间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

(二)厘清“二级授权、三权分设”的法理关系

(三)党代会常任制框架下的党内权力配置模式改革

(四)建立体现体制包容性的层级差异性权力结构

(五)以限权“一把手”作为体制改革的攻坚节点

 五 以“县权改革”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一)县级党委会处于地方与基层组织的“接点”部位

(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创新的实践样本

(三)县委权力公开展示出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的推进路向

 六 改革与完善党委会工作机制

(一)构建科学的常委分工职责体系

(二)以票决制为主要方式的议事决策机制

(三)完善决议执行环节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四)以党务公开为基础的权力监督机制

(五)健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党务公开机制

(六)完善党委问责机制

 七 以提升制度执行力为根本保障

(一)明确制度的价值导向

(二)完善制度要素

(三)提升制度主体素质

(四)培育制度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邹庆国著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科学化问题研究》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为研究对象,沿循“制度—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和“委员会制—政党组织中的委员会制—工人阶级政党的委员会制—中国共产党党委制”的逻辑理路,动态考察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的变迁历程,静态分析其基本框架与运行机理,坚持问题导向,在党内治理与国家治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新视野下,探讨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实现路径,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略、重构和优化地方政治生态的有益探索。

编辑推荐

邹庆国著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科学化问题研究》以发掘委员会制度设计的内在价值与运作机理为逻辑起点,研究委员会制在政党组织中的具体运用,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委制的概念范畴;在中国宏观政治体制的整体框架中,分析党委制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机理,研究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基本要求;考察在战争环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条件下,地方党委实施领导活动的制度形态的内在变化和外在体现;结合改革和创新实践,对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运作状况进行客观评析,密切跟踪2006年以来尤其是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四级党委换届中的新情况,剖析制约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运行的深层问题,寻找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和切人点;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规范党内法规体系,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新趋向,进一步拓展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对策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领导制度科学化问题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庆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74104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309490
中图分类号 D262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