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著段楠蓬编译的《地球的故事》是房龙关于人类地理的力作。他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展现在你的面前。本书把高山、大海、人文、历史等关于地球家园的知识,变成一个个可读性强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收获地理知识。
图书 | 地球的故事(全译插图典藏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房龙著段楠蓬编译的《地球的故事》是房龙关于人类地理的力作。他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展现在你的面前。本书把高山、大海、人文、历史等关于地球家园的知识,变成一个个可读性强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收获地理知识。 内容推荐 房龙著段楠蓬编译的《地球的故事》(初译《房龙地理》)撰成于1932年,是房龙关于人类地理的力作。他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出版后的第一年它始终居“非虚构作品”销量之最。英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葡萄牙文等版本相继面世,销量无法统计,被视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目录 序言 写给读者的话 Part 1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 Part 2 什么是地理学及如何在书中运用地理学知识? Part 3 我们生活的地球 Part 4 地图 Part 5 四季的更替 Part 6 陆地与非陆地 Part 7 欧洲的发现和生活在欧洲的人们 Part 8 希腊 Part 9 意大利 Part 10 西班牙 Part 11 法国 Part 12 比利时 Part 13 卢森堡 Part 14 瑞士 Part 15 德国 Part 16 奥地利 Part 17 丹麦 Part 18 冰岛 Part 19 斯堪的纳维亚 Part 20 荷兰 Part 21 英国 Part 22 俄国 Part 23 波兰 Part 24 捷克斯洛伐克 Part 25 南斯拉夫 Part 26 保加利亚 Part 27 罗马尼亚 Part 28 匈牙利 Part 29 芬兰 Part 30 亚洲的发现 Part 31 亚洲对世界的贡献 Part 32 亚洲中央高原 Part 33 亚洲西部高原 Part 34 阿拉伯 Part 35 印度 Part 36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西亚 Part 37 中国 Part 38 朝鲜和蒙古 Part 39 日本 Part 40 菲律宾:墨西哥曾经的领地 Part 41 荷属东印度群岛 Part 42 澳大利亚:造物的继子 Part 43 新西兰 Part 44 太平洋群岛 Part 45 非洲 Part 46 美洲:一块幸运的大陆 Part 47全新的世界 试读章节 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存在着上百万之多的各种恒星、行星和其他星体,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两颗星球便是太阳与月亮。太阳每24小时便向地球的一个半球输送光与热。月亮离地球非常近,它能影响海洋,使海水产生特殊的流向,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潮汐”。 虽然月亮的体积远远小于太阳(我们如果将最为常见的直径3英尺的地球仪当作太阳,那么地球就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而月亮小得就像一根细小的针的针头),可它离我们实在太近了,因此对地球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太阳。 月亮对地球上的流体影响极大。所以,假如地球完全是由固体物质构成的话,月亮对地球的“吸引力”或许不易被观察到。可事实是,地球四分之三的部分都是水,它们紧紧追随着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脚步,昼夜不停息,就像你如果将磁铁放在桌子上,慢慢移动,桌上的其余铁屑也会跟着磁铁一起移动一样。这片宽阔的水域每分每秒都随着月光在摆动,颇为壮观。每当即将流进海湾、港湾或者河流入口时,它就会逐渐形成20~40英尺高的潮汐。航行在这样的水域中,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当月亮运行到与太阳同在地球的一边时,就会出现“大潮现象”,那是因为,这时候的引力比月亮单独在地球一边时要大得多。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大潮已经算得上是一场小水灾了。 地球的表面包裹着一层碳氧混合物,我们把它叫作大气层,俗称“空气”。330英里厚的大气层将地球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橘子皮牢牢包着橘子肉一样,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就在一年前,一位瑞士教授曾乘坐着一个制作精细的热气球,升到了1 0英里高的空气中,到了人类从未到过的大气层探索,可再往上的290英里大气层,目前依然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地表、水域和大气层是一座位于地球的实验室,这里制造出了大风、暴雨、大雪、干旱、洪涝等各种各样的天气。地球的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舒适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详细阐述这一情况。 气候的变化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土地的温度、空气的湿度和季风的湿度。“气候”一词的本义指地球表面的倾斜度。古老的希腊人发现,地表越接近极点的地方,地面越“倾斜”,温度和湿度也逐渐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 “气候”一词逐渐演变成了指某一个地方的气象情况,而丧失了它最初的意义。 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候,指的是一个国家·年里的平均气象情况。在这里,我使用这个词语也是这个意思。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神奇的风。在人类文明史上,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假如热带海洋中盛行的“信风”不存在,至少得蒸汽船被发明出来后,美洲大陆才有可能被人们所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和地中海附近的国家都得益于湿润的微风,才有了今日的繁华景象,远超过东边与北边的其他国家。风中飞舞的小石子、沙尘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如同一张看不见的砂纸,在几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最巍峨的高山磨成平地。 “风”被形容为一种迂回前行的事物,它是一股气流,从一个地方迂回地驶向另一个地方。可为什么气流能够迂回前行呢?那是因为,空气的热度总是不均匀的,那些热而轻巧的空气就慢慢蒸腾,往上升;而那些冷而沉重的空气便慢慢下沉到热空气所腾出的“真空”地区。2000多年前,希腊的科学家便发现了这一道理:大自然容不得真空地带的出现。就像人与水一样,空气也无法容忍真空。 大家都知道,只要用烧火这样的简单方法,就可以让屋子里的空气升温。 P22-23 序言 十年前,你给我写了一封信,如今。我回信给你。在信中你这样问道(我直接引用你的原文): “地理学是什么呢?我并非想了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我需要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了解的地理学。它包含我所想要了解的地理学知识,略去我不想了解的地理学知识。我希望您能写一本这样的地理学的著作。我就读的学校严谨地对待每一门学科。在这里,我能获知世界上一切国家的概况和它们疆域的形成。了解各个城市的概况和人口数量,知道世界上所有巍峨高山的名字与海拔高度。可它们毫无关联、杂乱无章。难以融会贯通。像是一场漫无边际的音乐会或者杂乱堆放着各种图片的博物馆。于我而言毫无价值。因此。我常常刚学会就忘掉了。当我需要了解一些实际情况时,我不得不去翻阅地图或者大百科全书。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与我相类似的经历。我谨代表这些令人同情的不幸的人们。来请求您为我们撰写一本具有真正借鉴意义的全新地理学图书。请在这本书里为我们绘制一幅世界地图,将一切的高山、大海和国家、城市标入这张地图中,向我们阐述这里的居民,告诉我们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定居于此,又常常干些什么:将这些我们真正想知道的事情囊括进去。请一定多费些笔墨。来为我们讲述那些有趣和有故事的国家,而不要把大量的文字用在那些空有一个名字的地方。因为只有通过那些好玩的事儿,我们才能记住它背后的伟大的国家、城市。否则……” 与平时一样,在接到大家的请求后,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完成这本书了。我只想转身对大家说:“我亲爱的读者们,这本书便是!” 《房龙地理》即《地球的故事》。 “历史给予地理学时间与价值,它是地理学的第四维。”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地球的故事(全译插图典藏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房龙 |
译者 | 段楠蓬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6127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5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2016045976 |
中图分类号 | C912.8-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