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宽容(全译插图典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古希腊、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运动,房龙不厌其烦,将一部欧洲“思想解放史”,改写成一部宽容与专横的斗争历史——《宽容(全译插图典藏本)》。房龙认为宽容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并指出人类不宽容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

内容推荐

《宽容》堪称认识西方文明的必读经典,畅销近百年。《宽容(全译插图典藏本)》的作者房龙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记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中“不宽容”的根源,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包容,谴责保守、专制和迫害。

目录

序言

PART 1 无知的浩劫

PART 2 希腊人

PART 3 戴上枷锁

PART 4 神圣之光

PART 5 囚禁

PART 6 纯洁的生活

PART 7 宗教法庭

PART 8 追求知识的人

PART 9 向书进攻

PART 1O 怎么读本书以及一般性历史书籍

PART 11 文艺复兴

PART 12 宗教改革

PART 13 伊拉斯谟

PART 14 拉伯雷

PART 15 旧瓶装新酒

PART 16 教徒的第二次洗礼

PART 17 索兹尼一家

PART 18 蒙田

PART 19 阿米尼斯

PART 20 布鲁诺

PART 2l 斯宾诺莎

PART 22 新的乐园

PART 23 太阳国王

PART 24 弗雷德里克大帝

PART 25 伏尔泰

PART 26 百科全书

PART 27 革命的不宽容

PART 28 莱辛

PART 29 汤姆·佩恩

PART 30 最后一百年

后记 这个世界并不幸福

试读章节

我们像研究那些奇珍异兽一般,研究原始的“野蛮人”,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总的来说,我们流下辛苦的汗水,总能收获果实。而所谓的野蛮人,其实是我们在恶劣环境之下最真实的自己,只不过这样的自己还没有被开化而已。在对野蛮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尼罗河谷和美索不达米亚半岛的早期社会;了解了掩盖在礼仪和习惯的外衣之下,我们人类在上下五干年中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奇怪“个性”,而这从深入彻底的对野蛮人的认识中可见一斑。

虽然我们并不总能从这些发现里增强自豪感,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对曾经生存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完成了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业绩,在对待眼前工作的时候注入了新的勇气。同时,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对落后的异族兄弟们给予宽容。

这不能被视为一本人类学手册,我将此书奉献给宽容。

但宽容这个命题实在涉及广泛。

偏离主题的诱惑力很大,天知道我们一旦离开大路,又将会在何处落脚。

既然这样,请允许我用半页篇幅来对我所认为的宽容做一个恰当的解释。

对人类来说,语言是一种欺骗性非常强的发明,关于它的一切定义都是不全面的。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讲,他们应该臣服在这样的一本书之下,因为它已经被大多数人读懂了,并且权威性也已经得到了认可。

我指的就是《大英百科全书》。

在这本书中,这样解释了这个源自拉丁字母tolerare的词——宽容:允许他人自由行动和判断,对与自己或者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秉持公正的容忍。

对这一词语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不过就我写这本书的需要来看,将《大英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作为引言十分合适。

既然我已经多多少少将自己的创作限定在了某个旨意之下,那么我们的话题还是回到野蛮人身上吧。从这里开始,我会把从业已有记载的最早期社会形态中发现的宽容,都告诉大家。

人们往往认为,原始社会极其简单,原始人的语言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咿呀声。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原始人那自由简单的生活才渐渐失去了。

近50年来,在中非、北极和波里尼西亚,探险家、传教士和医生经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调查发现,原始社会不仅一点儿也不简单,而且他们的语言中,时态变化甚至比俄语和阿拉伯语还要复杂。被奴役的命运贯穿了他们的整个人生。总之,他们是痛苦凄惨的存在,活在恐惧中,死在战栗里。

我们通常把野蛮人想象成一群红皮肤的人,他们生活在茫茫大草原中,在这里捕猎、游戏,生活得非常自在。可我笔下的原始人却更为现实,与这种想象似乎相距甚远。  难道事情还会是别的样子吗?

我读过许多关于奇迹的书。

但它们独独没有这个奇迹:人类生存下来的奇迹。

他们只是两手空空的哺乳动物,到底是采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才打败了细菌、柱牙象、冰雪和灼热这些灾难,最后终于主宰万物,对此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切绝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做到的。

那时,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个性与复杂的群居生活融合,以获得成功。

再没有比想要活下去更高的愿望了,这是统治原始社会的唯一信念。

想要做到,困难重重。

所以在当时,一切别的欲望都屈居在了活下去这个目前最高的诉求之下。

P6-8

序言

序言

无知的山谷,沉闷死寂,里面住着~群无忧无虑的人。

四周是冷峻的山脉,永恒而沉默。

幽深而残破的溪谷里,一条知识的小溪静静地流淌着。

它从往日的荒山中来。

它到未来的沼泽中去。

虽然这只是一条可怜的溪流,远没有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但是对于无知山谷的村民来说。它已经绰绰有余了。

每当夜幕降临,喂饱牲口,再灌满木桶,全家人便聚坐在一起。享受平凡而一成不变的天伦之乐。

在太阳没有落山之前,守旧的老人们只能藏在幽暗的树荫下,钻研一本发黄的古书。这个时候,他们也被年轻人搀扶过来。

孝顺的儿孙,双手欢快地耍弄着从远方漂来的漂亮石子。耳朵却不得不忍受守旧老人们的唠叨,唠叨中总会蹦出一些含义不清的古怪词语。

这些词语,说不清是由哪位祖先创造,它们因流传了千年而神圣不容亵渎。

凡是古老的东西。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这是无知山谷的规矩。

没人敢挑战这个规矩,所以大家一团和气。

祖先的智慧应该是共享的,每个人都害怕得不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在村民模糊不清的记忆中,有过一群敢于提出奇怪问题的人,他们走了,再没回来过。这些陈年旧事。只有在深夜,只有在荒僻的街巷深处。人们才敢小心翼翼地讲述。

还有一些人,他们曾尝试翻越遮挡阳光的高墙。最终都化作石崖脚下的累累白骨。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无知山谷的村民重复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艰难地爬行着。

他的指甲已经磨破。脚上缠着的破布,渗出暗红的鲜血。

终于。他敲响了一间草房的门,便昏了过去。在摇曳的烛光中,他被抬上了吊床。

“他回来了”。这个消息在清晨传遍了全村。所有人都知道,他如今的惨状,是早已注定的。

胆敢离开山谷的人,只能收获耻辱和失败。

守旧的老人们聚集在村子的一个角落,摇着头,嘴里蹦出一个个恶毒的词语。

那个人一旦痊愈。必须接受审判,违抗守旧老人,就是犯了逆天大罪。不是守旧的老人太不近人情,规矩就是规矩。必须严格遵守!

那个狼狈回家的游子,被押送到了集市,村民们都成了沉默的观众。  ……

“他说的是事实,守旧老人们说的是谎言……”

“他的尸体躺在石崖之下,守旧的老人却舒服地坐在我们的车里,还在哼着老掉牙的曲子。”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获得新生的人们为智慧老人建起了一座大厦,他们准备把先驱者的遗骨也埋葬在这里面。

神情肃穆的人们回到了无知山谷,山谷已经无人居住。而先驱者的遗骨也都消失不见,好像被一只饥饿的豺狗拖进了洞穴。

在先驱者最远达到的地方。人们修建了一条宽敞的马路,在这里给先驱者立了一个小石碑,刻上了先驱者的姓名。这个名字,属于率先向未知世界挑战的人,是他引导人们走向新的自由。

这个故事,过去发生过,现在仍在发生,希望将来不要再重演了。

后记

后记 这个世界并不幸福

出版商在给我的信中说:“《宽容》一书最初出版于1925年,至今都快成古典作品了。我们现在想再版,将其做成一个更具普及性的永久版本,再设定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价格’。”试想,他们若是要对原作进行必要的调整,我还乐意写最后一章吗?或许我会尝试着竭力说明,近十年来宽容的理想为何如此无望地破灭,在当今的时代我们为何依然无法摆脱憎恨、残暴与固执!这一切肯定有其原因,倘若真的有,而我又知道的话,那么我能够把它说出来吗?

我的回答是,我应该这么做,虽然解剖美丽的宽容女神的尸体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但这是我的责任。

还有一个问题,我应该从哪页起开始写我的后记,以便和我15年前写的这本书作别呢?

出版商认为我最好删去原书的最后一章,理由是结尾处满含着高尚的欢欣与希望。毫无疑问,就这一点来说,他们是正确的。这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与其用贝多芬满怀希望的第九交响曲伴随我的结束语,不如用他的《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更为贴切。

但是斟酌之后,我发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从对未来的失望这点上,我和出版商是一样的。不过,我的这本书还要存世很多年。我觉得最为公正的做法还是应该让下一代明白,我们在1925年燃起的对更美好更崇高的未来的希望,为什么会在1940年彻底破灭。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的错误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在几次书信沟通之后,出版商还是被我说服了。他认为我的说法还是合乎情理的。我把写给出版商的以下内容,作为《宽容》一书最新也是最后一版的补充。

实实在在地说,最近七年就如同一个“恶毒巫婆的大锅”。它就像个大杂烩一样,里面装满了足以毒死人类的所有罪恶,除非我们发明一种快速见效的解药。我不仅细心地研究了倒入这个令人作呕的容器里的所有成分,而且耐心地观察了那些对这个可恶的大杂烩负有责任的始作俑者。这个大杂烩的冲天恶臭,正在我们这个世界蔓延。令我和其他生活在屈指可数的民主国家的人们不解的是,卑劣的厨房用人受到众人的追捧。这些卑劣的用人不仅为这呕人的大杂烩高兴得手舞足蹈,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将它强灌进无辜的局外人的嘴里。虽然这些局外人更中意祖辈流传下来的善良与宽容的浓汤,但是他们若对这大杂烩表示出不喜欢,不将这令人作呕的东西吞到肚里,就会马上丢掉性命。出于强烈的好奇,我一直努力找到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现在我就把我细心观察到的结果告诉你。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的因由,我提示大家最好仿效精干可亲的政治家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先生。他原本住在纽约州的阿尔巴尼,现在已经搬进了帝国大厦。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相关的记录,或许可以发现什么。

下面我要讲的这个问题或许有点跑题,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这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你养过猫、狗之类的宠物吗?你是否注意到这些低等的动物对喂养它的家庭以及主人的花园和后院的态度?你一定注意到,这些不会说话的动物出于天性、本能或后天的驯养,也许上述三种因素同时兼备,都荒谬地固守着它们自认为的“权利和特权”。同一条警犬,对待主人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主人的孩子可以揪着它的尾巴满屋子转圈,甚至从它身上揪下一撮毛它也能忍受。但是别的孩子,即使他老实巴交,只要进入“它”家的草地,也会引得它狂吠不止。德国种的小猎狗虽然明知自己不是邻家北欧种粗毛大猎狗的对手,可只要那家伙胆敢越雷池一步,它就会义无反顾地向那个大家伙扑上去,即使冒着被撕碎的危险也在所不惜。就算是最贪图自己享受的猫儿,当别的猫贸然闯入火炉旁属于自己的地盘时,也会怒气冲天地冲上去一搏。

……

不——依我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展开斩钉截铁的反攻为时已晚。我们不仅鼓励敌人进来,而且还充当了他们安全保护人的角色,最终使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反对我们,并且迫使我们过下等的生活——没有自由的生活。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寥寥无几、几被遗忘的角落依然残存着自由。那些正直、公义的人有责任——紧迫而不可推卸的责任——积蓄力量,保存自己,随时准备迎接重建工作到来的那一天。

这既不是失败主义者的悲观想法,也不是怯战者的怯懦表现。根本不是!这就是必须承认的事实!由于我们不可原谅的马虎大意和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暂时丢失了阵地。但暂时的退却乃是为了积蓄力量再次发起一次启蒙运动。

不利的局势给了我们在宽容问题上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该结束苟且偷安、冷眼旁观的局面了。首先,我们要放弃这种事情不会在这里发生的幻想。这种事情不仅可能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了,比比皆是。我们勇于接受军队式的严明纪律的时候,就必须为那个令人欢欣的胜利时刻的到来做好坚实的准备。要知道,我们这支军队肩负着进行一场决战的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再次为迎来最后和恒久的理性而前进,赢得真正的自由。

朋友们,我们将这项工作留给为数不多的意志坚定的自愿者。我承认这将是我们所接受的最艰巨的一场斗争,但是敢于担当者将永垂不朽。这场光荣斗争的幸存者将备受世人爱戴,被奉为人类真正的慈善家。是他们使人类摆脱了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自认掌握了唯一真理的优越感的束缚。要知道,这种偏见和优越感一旦混杂怀疑和恐惧,即便是最谦逊温和的人也会变成万物之中最残暴的野兽,成为与宽容理想势不两立的仇敌。

1940年8月于康州老格林威治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宽容(全译插图典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高龙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1496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040230
中图分类号 B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