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纳人古迁徙路》作者和尚礼穿越5省区16州市近百个县,足迹遍及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的山山水水,“以双脚丈量祖先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历时30多年考察民族迁徙路线,是“纳西族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文化行动”。《探寻纳人古迁徙路》的出版,为民族迁徙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
图书 | 探寻纳人古迁徙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探寻纳人古迁徙路》作者和尚礼穿越5省区16州市近百个县,足迹遍及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的山山水水,“以双脚丈量祖先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历时30多年考察民族迁徙路线,是“纳西族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文化行动”。《探寻纳人古迁徙路》的出版,为民族迁徙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 内容推荐 《探寻纳人古迁徙路》作者和尚礼依据纳西族东巴经《人类迁徙记》为主线条;结合50多位大巴大师的口述记录;以及亲自实地走完先民迁徙路。用自己的双脚勾画了迁徙的艰辛与美丽,从天界到居那若罗神山,从神山到美丽丽江。形成了历史迁徙地名与现实行政区域一对一的破译。点对点地把184个迁徙地名曲线式连接起来。成为一条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万里千年民族迁徙文化路线图。 目录 序一:走出来的学问 序二:不畏艰险执著探寻 前言 一 纳西族远古祖先十二代(远古世系) 二 纳西族先民迁徙地名 三 冈底斯山:古代纳西先民崇拜的居那若罗神山 四 3800年前的祖师东巴沙拉 五 阿里神湖:纳西族心目中的米利达吉神海 六 米利督神和充宙孜姆女神居住的神祗村落 七 古纳西族迁徙文化里的古代象雄文化元素 八 先民走过的游牧天堂之路 九 天边黄水河——青海甘德 十 关于纳西族祖先居住的盖孜鲁盘韦与汗甲拉翠过 十一 雅砻江流域:多民族共居之地 十二 水头高坡狩猎村:狩猎文化的成熟标志 十三 纳西族先民和氏、树氏、杨氏曾居住地:和堆盐源 十四 狩猎、爱情乐园的中心:永宁 十五 纳西族有无文字的分水岭:无量河峡谷 十六 美丽的东坝 十七 东巴圣地:白地 十八 金色的雪山、金色的峡谷:哈巴 十九 墨氏家族、拉格人、习氏家族和汪氏家族的迁徙文化 二十 香格里拉东巴圣地的历史文化 二十一 丽江古城、金沙江峡谷的江岸文化 二十二 考察经过 二十三 迁徙历史的地域文化 作者小传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探寻纳人古迁徙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和尚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452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6 |
CIP核字 | 2016208268 |
中图分类号 | K285.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0 |
宽 | 21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