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海清谈(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笋、竹、人

我的老家多山,山上多竹,清明时节去上坟,带一把锄头,顺便就可以挖一篓笋带回来,一点都不费力。长出地面高过五寸的笋,通常是不要的,因为已经不够嫩。但孩子们却喜欢,可以拿来做玩具,用小刀小锯在上面雕很多花样。若要吃,就要选那些刚冒出地面不久的笋,当然最好是完全没有冒出地面的笋。挖这样的笋,要凭经验。笋尖快要冒出地面的时候,地面会出现一些小小的裂缝,挖笋经验丰富的人,凭这些裂缝就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笋,多大的笋,大概要挖多深才合适。这样的笋鲜嫩无比,用水煮一煮,撒一点盐,连油都不要放就香甜得很。

以上说的是春笋,但真正珍贵的是冬笋。冬笋则完全长在土里面,还没有开始抽芽,所以不会把地面顶出裂缝来。因而要找到冬笋是一件极难的事,全凭老到的经验,还加上几分运气,才有可能挖到。冬笋之鲜嫩,又过于春笋,是有资格被称为山珍的。吃冬笋的时候,往往是先一层层剥掉笋壳,然后再从正中一刀切下去,把一个弯弯的笋子破成两半,然后再切丝或切片,就看你的需要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破成两半的冬笋,那样子很像庙里求神的竹卦,只是竹卦是老的,冬笋是嫩的罢了。令我最好奇的就是那些笋子里面,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排着的笋节,看起来有点像一把梳子。雪白细嫩的笋身,加上这一排一排叠着的、微微带点波浪形的笋节,不需要再加任何的雕琢,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品。乡下孩子没有什么玩具,树根瓦片就是他们的玩具。儿时的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这样切开的冬笋,或到春天用长出地面的笋子雕成的各种小器具。我常常会坐在桌边,摆弄这些笋子,久久地观察它们。让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如梳子一样的冬笋。我觉得没有一样植物的根(也是芽)能够长得如此之玲珑剔透,细密生动。我常常用手扒开那些竹节一片一片地数,看它到底有多少节,发现每只笋的笋节都不一样,十几节,二十几节,三十几节都有。

上了中学以后,不知道从哪一本书上读到,或者就是《植物学》吧,我读初中时有这一门课,这冬笋的节数也就是它以后长成竹子的节数,如果笋子是三十节,长成竹子以后,就还是三十节,不多也不少。所以由笋的节数就可以算出它长成竹子以后大概有多高。比方说三十节吧,成竹以后,每节一尺,这竹子就是三丈高。如果只有二十五节,那么长大后它就只有两丈五。所以竹子的高矮在它长成笋以后就已经大致确定。我说“大致”,因为这只是粗略的说法,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每一节能长多高,虽然有一个基本的范围,却不是十分精确的定数。如果营养、阳光、水分都很充足,那每一节就会长到它本应长到的高度。但如果营养、阳光、水分,有一样不够充分,每一节就长不到充分的高度。如果三者都不足,每一节的长度就会更短。所以这竹子的高度还要取决于它长在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土壤,是肥是瘠,合不合适;长在什么样的年份,是旱是涝,缺不缺水;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根能不能充分地伸延,枝叶能不能充分地舒展,周围有没有其他的巨物遮蔽阳光。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细估的其他因素,例如虫害、人害(砍伐、移栽)、山火、雷电……所以一个成竹的高度从笋子的节数可以大致判断,却不能精确算定。某些极端的情况甚至可以导致巨大的差别。例如我们家乡常见的楠竹,如果长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中,生在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又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并且没有意外的灾伤,最高可以长到七八丈。但如果你把这样一棵竹苗移栽到一个瓦钵里,放在案头上,就算你精心照顾,大约也只能长成高不满三尺的小侏儒。

作为一个生命,竹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充分发挥它的生命潜能,把每一节都长到最粗最长最壮,每一片叶子都长到最圆满最苍翠。这样的竹子就叫做完成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至于一棵竹子究竟有没有机会完成自我、实现自我,一部分取决于这颗竹子生命力是否强旺,一部分则取决于外在的因素,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一棵竹子,凭着它的生命本能,努力向上成长,它大概不会想到,它对森林有什么贡献;但是显然地,一棵实现了自我的竹子,对于森林的贡献无疑比一棵没有充分实现自我、甚至半路夭折、或者长成侏儒的竹子要大。这是不用怀疑的。

人也就是棵竹子。

2009年6月29日P4-6

目录

目题

自序

人是一只蜘蛛

笋、竹、人

人生的马车有两根缰绳

最高层次的责任感是对自己负责

我的人生八字经

糊口一生实可悲

宁作我

卸下面具作自己

人生不可规划

人生不可不立志

也谈陈寅恪

读书不肯为人忙

出名未必要趁早

人不可自满,但可以骄傲

最堪玩味是常谈

说“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

茶壶是方的还是圆的

借不望还,施不望报

逢庙必拜与“向佛行贿”

怀念科举

博与专

分清二与八的智慧

说诚信

论敬畏

说道德

好德与好色

如何维持激情过后的婚姻

婚姻制度可以改革

论人之相处是处意见不是处身体

严君平的怪脾气

人都是可被买的吗?

生命的质量比生命的长度重要

想想钱到底有多值钱

如何卖自己

慈与孝

儿孙自有儿孙福

关于忧郁症

再谈忧郁症

三谈忧郁症

中元节忆旧说鬼

那昙花一现的时刻

体验生命

关于爱的片想

论“淡泊名利”

为我与为人

论套话

论朋友

说同妻与同夫

说快乐与幸福

做一只潇洒的猴子

真理的悖论也是真理

换个角度看《水浒》

养生先养心

目的与手段

君子学与厚黑学

救人先救己

非学以致用论

不完美是完美存在的形式

间谍与妓女

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与上帝的子民

贫农、狗崽子及其他——阶级认同的困扰

甘蔗宁可倒食

书面语和口头语要保持适当距离

白话文运动的后遗症

汉字简化是瞎折腾

谈谈“家教”

说“师道尊严”

一个进不了天国的基督徒

谈隐私,兼说“事无不可对人言”

不屑与人争

序言

这本书可以说是《江海平生》的姊妹篇。《江海平生》写经历见闻,以记事为主;《江海清谈》写思想感怀,以议论为主。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区别于其他生物,其根本点也就在此吧。

我存在,我思索我的存在,也思索与我的存在相关的一切,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之所以名之日“清谈”,则源于我对此词的偏爱。清谈流行于魏晋,是当时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盛况远非一千多年后的欧陆沙龙可比。清谈的内容就是论辩说理,形式精致,讲究颇多。后人不明所以,以清谈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甚至把清谈等同于今天闲人们的“侃大山”,其实是莫大的误解。

中国最早的散文,例如诸子散文,本以议论说理为主,抒情写景则让给诗来承担。汉魏以后,开始出现一些抒隋写景的散文,扩大了散文的功能。这本来是件好事,后来却弄得有点喧宾夺主了。一个关键人物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他编《文选》,一方面因为篇幅与体例,一方面因为个人偏好,把说理记事的子史之类的文章都排除在外,认为那些文章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而他看重的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作品,以这个标准来选文,于是选进来的散文便多以抒情写景为主了(不过他还是选了一些“论”)。这其实只是萧统的一家之言,不料后来却影响了许多人,唐宋以后,抒隋写景的散文多起来,说理散文则明显赶不上魏晋。到了现代,人们甚至误以为抒情写景才是散文的主要功能,而记事说理,尤其是说理,渐渐变得不重要了。

这其实没有道理。近世章太炎论文,就认为“文章持理为难”,魏晋文优于唐宋文:“出入风议,臧否人群,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自唐以降,缀文者在彼不在此,观其流势,洋洋纚纚,即实不过数语。”我年轻时,也觉得唐宋文是中国传统散文的顶峰,现在虽然也还喜欢其中的一些名篇,但整体上真觉得唐宋文的底气不如魏晋文,尤其在说理和创见方面。唐宋文的领袖人物韩愈虽然主张文以载道,但总体看来,唐宋文最讲究的其实不是内容,尤其不是创见(所谓“为圣贤立言”),而是作文的技巧。发展到末流,就变成了明清的八股文。如果说唐宋文就是八股文的祖宗,似乎也并不为过。

我希望《江海清谈》是好的说理散文,有自己的见解,不赶时髦,不为他人立言,也没有八股气。当然这只是我的希望,做到没有,做到几分,还得由读者来评。

写完序,又得俚诗四句,聊附文末以见意:

俯仰两间何所归,

艰难时世只增悲。

千回百转心犹在,

不肯随人作鼓吹。  2016年7月26日

内容推荐

唐翼明著的《江海清谈(精)》为作者的随笔集,作者是中国文学的研究专家,对魏晋文学与魏晋思潮有精深研究。书名为清谈,自是仿效魏晋风度,名士自风流,并无学术文章的繁琐考证,率直任诞、清俊通脱、无所拘束,谈历史、谈文学、谈人生、谈学问,篇幅短小,清新耐读。

编辑推荐

唐翼明著的《江海清谈(精)》可以说是《江海平生》的姊妹篇。《江海平生》写经历见闻,以记事为主;《江海清谈》写思想感怀,以议论为主。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区别于其他生物,其根本点也就在此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海清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翼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11506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619955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7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