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系德国/拥抱世界李翔德游记与摄影作品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美茵河畔

德国好像有两个法兰克福,这个是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美丽的美茵河畔,当然是必游之地和必经之地。在法兰克福,好像去哪里也撇不开它。这个地方我已去过了,拍了三张很有意味的照片:一张是在河畔长椅上坐着的一对老伴,见我要给他们拍照,老头便兴致大发,作出了滑稽的动作,后来干脆站起来表演,弄得他那个老伴也哈哈大笑起来。这张照片后来被多次选人影展并收入画册出版。第二张是一位30来岁的男子,领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河边散步,闷闷不乐,我拍了。第三张是在河边一个小桥洞附近,鹅鸭在水中游,鸽子在岸边抢食,小孩同它们玩耍,有时小孩猛然一轰,它们便骤然飞起,然后又落在小孩身边。有一位喂鹅、鸭子的男子,举手撒食,白鹅便伸起长长的脖颈,这个画面太和谐、完美了,我赶紧拍下来。这一张也是后来被多次选用的。主题看似很小,但又很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茵河畔我虽一人来过,但同留学生一起来,那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四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河畔浏览。金秋时节的法国梧桐,落叶缤纷,树叶厚厚铺在地上,像金黄色的地毯。小郑年龄最小,又是我们四个中唯一的女孩,活泼可爱,她第一个躺在这地毯上,我们也接着坐下、卧下、躺下。这种享受真是太难得了。我架起相机,按下自拍,一起合影留念。若是我一人来,哪有此等乐趣呢。这是拍照吗?不,这是拍诗!拍下的是美茵河畔的诗境,是歌德故居的诗境。不用说,我们下一个去处,必是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的故居了。我少时读他《少年维特之烦恼》,而今到了他的故居前,不烦也得“烦”一下,怎能不去瞻仰呢?

歌德生于德国被萨勒河支流从腹部穿过的魏玛,其故居即位于魏玛老城区弗罗温波朗街。现在仍可以看到那所精美的黄色二层小楼。据说这座小楼是当时的魏玛大公赐给歌德的。赭石色的栅栏围绕着这座诗意盎然的小楼及小楼周围的花园,芳草如茵,碧池如墨,翠柏苍松,倒映池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那棵银杏树,它是歌德专门托人从中国移植而来。为此他还在诗中抒情:“从东方移到我园中的这棵树木的叶子含有一种神秘的意义,使识者感到欣喜。它是一个生命的本体,在自己内部分离?还是两者相互间选择,被人看为一体?我发现了真正的含义。这样回答很恰当:你岂没有从我的诗里感到我是一,又成双?”他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银杏树》。

歌德在魏玛的故居,现在被称为歌德博物馆,是1885年开放的。一楼的客厅、厨房、下房及浴室,均被改建为陈列室,展出了歌德生前收藏的艺术品、雕塑、古董、书籍、名画、奇石、钟表、花瓶、彩盘、动植物和矿物标本,数量之多达3万余件。二楼是歌德的书房,窗前摆放着他的书桌和一把转椅。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浮土德》即在这里脱稿的。书房中收藏有他珍贵的诗稿。书房隔壁是他的卧室,呈长方形,约18乎米。卧床、桌椅、衣橱等,均完好无缺。

P5-6

后记

值此《拥抱世界》前四卷出版之际,我要向所有帮助、支持此书出版的领导、朋友以及家人致意。

本书《醉在澳洲》等卷的前期工作,文字的照排、校对、通读,是由任丽强和长源老师完成的。因为我的许多文稿,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写在作业本上的稿子,字迹非常潦草,改动错综复杂,只有他们能辨清我的字,而且文字长达20万,从照排、校对到通读,相当艰苦。

这四卷的文章,大部分在《太原日报》、《双塔文艺周刊》发表甚至连载过。该报编委、副刊部主任徐人为,副总编杨恒山,编辑李惠、雷永莉、李娟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还有个别游记是在原总编阴通三、副总编杨士忠主持工作时发表的。

两年来,我既要出书,又要搞摄影展,原山西日报社社长,现山西新闻摄影学会会长郭全盛,为此作了大量工作。

两次去联邦德国的事,不能不提到原《光明日报》副总编、中宣部副部长、现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同志。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山西人民出版社才得以在全国打开局面并走向世界。

原中共山西省委、太原市委领导,也给予了我有力的支持。

澳大利亚之行,全是由我女儿李玫安排的,我书中很多重要资料都是她翻译的。我11岁的外孙女都都(郭晓文)。既是我的“导游”,又是翻译,还是个“活字典”。事后我忘了和弄不清的事,便随时向她查问。还有在澳专家杜立锋夫妇、访澳学者李久胜以及赛蒙、劳莎(Lothcr)、汤姆(Tom)、玛利亚(Marian),在京的任丽强、沈建辉、陈黎明等,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我孙子李正熙也帮我打字、排版、查阅资料和邮件。

山西人民出版社领导、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董高怀,山西人民出版社校对室主任郭永慷以及美编武卫,山西新华印业有限公司彩色制版中心主任白玉才及贾兴国、范金峰,也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我当初并未想到要感谢这么多的人,但后来觉得必须如此。因为这本书中有他们的劳动和心血。

这也使我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是小小的成功,需要有多少人伸出友谊之手啊!

所以,不仅“万邦千国总是情”,而且书中“字里图间皆是情”。这种情谊是无价的。因此,我还要特别提到山西人民出版社原美编室主任、编审委员会主任李松年。若不是他,我也不会现在就出这些画册。同时,本书全部后期工程,他全包下来了。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又像法官一样的严格,不够格的片子,很难从他手下过关,且不厌其烦,审读我拍照的原片,仅澳洲的照片就有近万张。他把原来我选出来的打下去不少,又发现出一些我未选和未发现的好片子,引起他和制版中心的美术工作者的热烈赞赏。  李松年同志曾是我的同事,当时我对他不十分了解,现在回想起来,他是一个在生活上规规矩矩、善于自处,在工作上安于职守、兢兢业业,从不趋炎附势、旁逸斜出、攀藤附葛、计较宠薄的人。我在任期间,没有对他格外甚至应有的关照。他当室主任是我退下来之后的事。之后,我们整整十年没有什么来往。又因他女儿在悉尼,儿子在美国,他常居国外。我今年2月去澳,他立即闻讯而至,看望我,协同他全家请我吃饭,开车陪我去观光。甚至在我还未到澳之前,他就已经叮嘱我女儿:“这里的车开的很快,让你爸千万小心!”回国后,又给我提供澳洲的资料,帮我修改文章,选图片,把《醉在澳洲》等卷的全部编辑、排版工作揽了下来。这就是他。

目录

《李翔德图文系列》总序

《拥抱世界》总序

《情系德国》自序

晴朗的北京

美茵河畔

汉堡飞鸿

初访慕尼黑

使馆招待会

“白帝号”上获丰收

箄二次赴德

黑格尔故乡一一斯图加特之行

波鸿一波恩一科隆

重访慕尼黑

德国“政治门”

德国“文化门”

德国“艺术门”

绿色的回忆

硝烟弥漫的回忆

神话般的回忆

晴朗的回忆:

记忆

友谊的象征

德意志.绿色之邦

“天然森林王国”

柏林倒墙记

骑士城堡记

《拥抱世界》(前四卷)后记

《拥抱世界》(前五卷)补记

序言

李翔德系山西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论编辑室主任,后任总编辑。今年也75岁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主持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达10卷,为几百名著名学者“树碑立传”。当时许多学者尚未正式被平反、恢复名誉。我1980年6月20日所写的传略,被收入首卷之中,并在书前特意刊登了我的照片。这是我国解放后尤其在“文革”之后,首次出版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的传略。是一个大胆举措,当时即在海內外引起强烈反响。但我一直未同李翔德见过面。直到今年3月8日他来京看望我,我们才得以相见,相识恨晚矣。

但可喜的是,李翔德也是一位执著的学者,在工作之余,写了不少哲学与关学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特别是他面向现实社会,紧跟时代节拍,对伦理美学与和谐社会,作了一系列探讨,这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他的游记和摄影作品,也很富有情趣。他所写德国、印度及希腊等国的游记和照片,勾起了我对往日岁月的许多回忆。

现在,他的《图文系列》就要相继出版了。在<美的哲学》(上下卷)出版后,又要出版《中国关学史话》、《笑学中国一一中国伦理关学史》、《关学社会学》以及游记与摄影作品《万水千山总是情》(改为《拥抱世界》)系列中的《根在中华》、《情系德国》、《“疯”在印度》、《悟在希腊》等作品。我感到高兴。他作为一个业余社会科学研究者,而且在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产生这么多成果,亦很不容易,精神可嘉,特予祝贺。

内容推荐

由李翔德著的《情系德国/拥抱世界李翔德游记与摄影作品系列》以两次联邦德国之行为主线,回顾了作者的出版工作之旅,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山西出版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它记述的也是一次特殊的旅游,一般旅游所不可能旅到之游。尤其第二次访德.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邀请与安排的,日程周到完美,既有合作交流的成果,又有异国人际间的友谊与情谊:既有文化大餐,又有浪漫花絮,成为作者一个充满激情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之旅。

书中对德国的“三门”——德国政治门,即勃兰登堡门;德国“文化门”,即每年一届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德国“艺术门”,即五年一届的杜塞尔多夫欧洲文献展、前卫艺术展,做了独特的归纳、概括与解读。

本书作者在1988—1989年两次访德后,又于2010年、2012年去了统一后的德国。先后四次赴德,使他从空中到地上、水上;从使人眼花缭乱的世界著名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独具特色的出版公司;从国会到民间;从证券市场到跳蚤市场;从巍峨的古城堡、神秘的教堂,到秀丽的湖光山色;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幽静的小镇;从大剧院到小迪厅等,展现了一个古今欧洲大国的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

在本书中,作者还通过“硝烟弥漫的回忆”、“绿色的回忆”、“神话般的回忆”与所拍照片,对德国战后“惨”状、当时的的环保与哥特式、罗马式、洛可可、巴罗克式建筑风格与艺术以及欧洲的墓地文化和艺术,作了生动介绍。

编辑推荐

《拥抱世界》,是作者李翔德的游记和摄影作品系列,是一个美学家眼中的“全球化”时代的大千世界。由于本系列是世界各国的游记与摄影作品,所以取名为《拥抱世界》。它是出版物中的一个颇具个性化的新产品。

本系列涵盖20多个东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国家,此次推出的有以下七种:《根在中华》、《情系德国》、《“疯”在印度》、《醉在澳洲》、《悟在希腊》。20开本。每册200余张图片,8--13万文字。季羡林生前曾为本书作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系德国/拥抱世界李翔德游记与摄影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翔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94036
开本 16开
页数 1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2015296379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29
21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