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大艺术评论(第1辑)
内容
编辑推荐

《北大艺术评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系以艺术学科所包含的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为主的纯学术性学术集刊,每年两辑,设专论、焦点话题、艺术学前沿、各体艺术评论、艺术史研究、书评等栏目。《北大艺术评论》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艺术人文资源和悠远的艺术教育、艺术研究传统,联系国内外艺术学科的知名学者和学术新锐,立足史论,倡扬积极介入的当下批评实践,推介最新的艺术学学术成果,激发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促进艺术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并以此探索“道”与“艺”、学与思的融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

本书是《北大艺术评论》第1辑,由王一川主编。

目录

发刊词

 王一川 写在《北大艺术评论》创刊之际

特稿

 叶 朗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柯蒂斯·卡特 追随卡西尔:艺术和审美符号

特别策划“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笔谈

 王一川 理解“中华美学精神”的含义

 彭吉象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朱良志 匪夷所思的美——谈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典型例证

 陈旭光 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散论

 向 勇 当代创意设计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唐金楠 互联网时代中华美学精神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美学与艺术理论

 彭 锋 电影哲学:从理论到问题

 刘 俊 摄影的诞生与艺术的终结:传媒艺术的实践前奏与研究前奏

艺术史

 李 凇 父子宰相之心——关于唐代韩滉《五牛图》与新出土的韩休墓壁画之关联性的初步思考

影视批评

 李道新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厉震林、罗馨儿 2015 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陈晓云 类型模式下的个性叙事——以《烈日灼心》和《解救吾先生》为例

 张慧瑜 崛起时代的中国电影与新的中国故事——以近期国产商业大片、青春片和文艺片为例

视觉理论

 蓝 江 记忆与影像——论阿甘本的生命—影像哲学

 姜宇辉 肉体之眼与不可见之力——贯穿尼采、巴塔耶与德勒兹的视觉之思

戏剧研究

 顾春芳 论戏剧的诗性空间

 彭万荣 戏剧形态与戏剧编剧

音乐研究

 刘小龙 献给三军将士的交响礼赞——综论冼星海《民族解放交响曲》第三乐章“保卫祖国”

 伍维曦 西学文脉与“古典”音乐诗学——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中译本读后

艺术传播

 林 一 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受众的层次论

博士后论坛

 崔朝阳 人文历史情境中的艺术创作——以“吴门画派”为例

 高 鹏 浅谈数字化时代的美术馆创新与实践——以国际美术馆数字化实践及今日未来馆为例

 邸含玮 “粉丝戏剧”研究

 拓 璐 新世纪中国“小妞电影”

百家艺谭

 林祥雄 漫谈中国画的发展与演变——阅读《早报》现在封面《不为水墨求出路,做自己就好》触感

学术动态

 吴燕武、朱亮亮 宋代的视觉景象与历史情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综述

 李雨谏 电影史研究理论与方法:新材料、新思路、新方法——第三届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生国际论坛综述

 娄 逸 影视艺术与传媒文化的深度研讨:前沿理论与热点现场——近期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学术综述

《北大艺术评论》稿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大艺术评论(第1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一川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21910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96
CIP核字 2016083675
中图分类号 J052-53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