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娅在睽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影像中的生死课》,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韵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闸释。
图书 | 影像中的生死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陆晓娅在睽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影像中的生死课》,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韵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闸释。 内容推荐 《影像中的生死课》堤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目录 引言:一场未知的教育探险 起始课:通过电影直视骄阳 教育课:生命能否承受之重 家庭课:危机中的成长契机 自我课:激情与绝望的对决 团体课:归属与宰制的吊诡 逆境课:绝望中的希望之光 伦理课:每个人的生死权利 医学课:临终的选择与尊严 礼仪课:葬俗的慰藉与联结 哲学课:死亡是最棒的发明 结束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影像中的生死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晓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043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8 |
CIP核字 | 2016104399 |
中图分类号 | B08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59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