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内蒙古卷)
内容
编辑推荐

邢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内蒙古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壮丽景象,隆重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

本书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图册,吸取了抗战研究的最新成果,使用了不少新发现的档案资料和文史资料,其中不乏历史价值高、表现力强的图片资料,体现了思想学术的前沿性。

内容推荐

邢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内蒙古卷)》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编纂的大型文献图书之一,全面记述了日本侵略者侵占内蒙古地区的血腥罪行,翔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浴血奋战的悲壮史实,全面反映内蒙古地区抗日战争的壮丽景象,具有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的沦陷

 第一节 日本侵占内蒙古地区

一、日本侵占内蒙古东部地区

二、日本侵占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第二节 扶植伪政权强化军警宪特机关

一、建立伪政权

二、建立与强化伪军警宪特机构

三、日伪军警宪特机构的强化

四、挑起诺门军战争

五、制造法西斯白色恐怖

 第三节 日本侵略军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掠夺

一、日本对内蒙古地区的资源调查

二、侵占土地掠夺农牧林矿产品

三、实施统制法与配给制

四、种植罂粟开设料理馆

 第四节 文化侵略

一、奴化教育

二、法西斯文化专制

三、制造的惨案与施放细菌

四、实施细菌战

第二章 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辽北义勇军与民众救国军

一、辽北蒙边民众义勇军

二、东北民众救国军的组建与抗日斗争

 第二节 救国军、义勇军与绿林抗日队伍

一、反满抗日救国军

二、义勇军

三、绿林抗日武装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

一、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抗日武装

二、武装斗争

 第二节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

一、方针政策

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抗日斗争

三、其他抗日同盟活动与边塞少数民族的抗日活动

四、抗日武装的主要军事活动

五、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第四章 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赤峰保卫战与多伦战役

一、赤峰保卫战

二、察哈尔同盟军与多伦战役

 第二节 绥远抗战

一、日伪军侵占绥远地区

二、收复红格尔图、百灵庙、锡拉衣伦庙的三大战役

三、归绥、包头沦陷

四、反攻绥远

五、包头战役

六、绥西战役

七、五原战役

 第三节 国民党其他部队的抗战与三位女将军

一、马家军

二、国民党其他地方部队的抗战活动

三、抗日女将军

第五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 苏蒙联军出兵与中国军队的反攻

一、苏蒙联军出兵东北

二、中共军队的反攻

 第二节 抗联与八路军收复失地

一、抗联参与接管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沦陷区

二、八路军挺进和接管中西部沦陷区

三、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损失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中国驻军东北军发动武装进攻,史称“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在迅即出兵占领东北三省各战略要冲的同时,制定出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建立“满蒙独立国家”计划,并指使一批汉奸进行“独立”“建国”等活动。

1931年9月22日,关东军制定《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决定“建立由我国(日本)支持,领土包括东北四省及蒙古,以宣统皇帝为元首的中国政权”。其中的“蒙古”,即指原包括在东北四省的内蒙古东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及呼伦贝尔等地区。

1931年10月,石原莞尔拟定《解决满蒙问题之根本方策》中提出:“建设一个以东北四省和内蒙古为领土的独立的满蒙新国家,它与中国本土断绝关系,表面上由中国人统一管理,其实权掌握在我方手中。”关东军国际法顾问松木侠起草《满蒙共和国统制大纲草案》,提出“明确划分满洲与蒙古的行政区域”。同年11月,根据上述草案,正式制定《满蒙自由国建设方案大纲》,认为“将满蒙作为我(指日本)领土之一部,实属上策”,提出“满蒙独立国由下述六省区组成: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东省特别区、蒙古自治领”,“上述各省区基本可采取同样统制形式,惟有蒙古,鉴于蒙古民族之特性,并无理由立即改变其原有的行政组织,另作考虑,有必要建立特殊的行政组织”。

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直接操纵下,伪满洲国政府在长春(后改称新京)成立。日本扶持清废帝溥仪为伪满洲国“执政”。同年3月9日,伪满洲国设立兴安局。该局分管为蒙古人所划定的特殊行政区域兴安省。兴安局内设总务处、政务处、劝业处。6月27日,伪满洲国政府确定原哲里木盟10旗及伊克明安旗、东布特哈8旗、齐齐哈尔8旗、墨尔根8旗为兴安局管辖的“另定地域”。同时,在兴安局内成立旧蒙务整理委员会,成为兴安局总长监督各旗政务的咨询机构。日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完全建立起其殖民统制体系。

日军侵占内蒙古东部地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4个月零18天内,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3000万父老沦为亡国奴。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古(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3个盟市和区外的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伊克明安旗等地)地区主要城镇沦为侵华日军殖民地。

1931年10月初,哲里木盟地区洮辽镇守使张海鹏在洮南宣布“独立”,投靠日本。其后,关东军很快占领四平一洮南铁路沿线。10月中旬,日军以支持“蒙古独立”为由,利用“蒙古自治军”势力,在郑(家屯)一通(辽)线大林站一带向通辽疯狂进攻。11月1日,日军4列铁甲车占领通辽北站,炮轰通辽县城。同月2日,占领通辽南站。7日,占领整个通辽。与此同时,关东军进驻大兴安岭林区,占领今兴安盟地区,先后在王爷庙置伪兴安省和伪兴安总省,将王爷庙变成奴役整个东蒙古地区的殖民统制中心。1932年12月,呼伦贝尔并满洲里等地区(含今兴安盟)沦陷(见图1-2)。

1933年2月25日,日军大举进犯热河省各县。26日,日本关东军茂木骑兵旅团1000余人,从奈曼入侵敖汉下洼、万发永,相继占领玛尼吐、哈沙吐地区,然后从小河沿向西进逼赤峰。3月1日,日军“宣抚官”斋藤率领警备军侵占林东,巴林左翼旗沦陷。同月2日,坂本部第6师团茂木骑兵第4旅团第26联队先头部队从敖汉旗下洼,侵入赤峰东部地区,与国民军孙殿英部展开激战。

P19-P20

序言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

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推行的大陆政策是日本侵华的罪恶根源。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日本民族曾经饱受中华文化的滋润。然而,具有浓厚军事封建传统的日本,经过长期武家政权的统治,“神国观念”“大国意识”和“武士道精神”等思想意识逐渐植根于社会之中。其中一些“精英”缺失厚人善邻的理念,而充满好勇斗狠、野蛮凶残的武士习性和扩张野心,常以狭隘的“岛国心态”觊觎辽阔的东亚大陆。为争夺“生存空间”,他们磨刀霍霍,暗中窥伺,一旦有机可乘,便一次次地把魔爪伸向邻国。具有代表性的是,武士首领丰臣秀吉16世纪末统一日本后,就提出征服朝鲜、占领中国、称霸东南亚和印度的“大日本帝国”的构想,并且两次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假道朝鲜侵略中国,定都北京。虽然其美梦破灭了,但向大陆扩张的野心却暴露无遗,而且对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统治核心的近代军国主义制度,并将以侵略中国及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迅速走上穷兵黩武、侵略扩张的近代军国主义道路。

从明治维新开始的70余年间,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74年日本首次对外用兵就是侵犯中国领土台湾,随后强行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并入日本版图;1894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的甲午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攫取了巨额战争赔款和一系列在华特权;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辛丑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京、津等地的驻兵权;1904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夺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1915年日本公然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炮制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制定了侵吞东北、独占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构想;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旨在变全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大肆践踏中国大地。在政治上,炮制伪满洲国,培植汪精卫等傀儡政权“以华制华”,对其占领区强化殖民统治;在军事上,施以法西斯暴行,制造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惨案,发动细菌战、化学战,实行“三光”政策,肆无忌惮地残杀中国同胞,造成3500万以上的人员伤亡;在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的各种战略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给中国造成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文化上,蓄意摧残中国民族文化,大肆毁损、劫夺中国典籍文物,实施奴化教育;还强征“慰安妇”充当日军性奴隶,残酷奴役被抓捕的大量劳工,等等。历史表明,日本是近代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灾难和伤害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法西斯罪行罄竹难书!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民族解放战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华儿女团结御侮,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民族解放战争。为实现国家独立和解放,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以巨大的民族牺牲筑起了反侵略战争的血肉长城,在夺取抗战伟大胜利的征程中锻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

这场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展开的。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致使中国东北迅速沦陷。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直接推动和主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全国共同抗战奠定了基础。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比较积极,其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提出唯一正确的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抗日前线,开辟了独特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日本战略重点向敌后的转移和对国民党诱降方针的实施,国民党坚持了继续抗战的方针,实施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但从总体上看,其抗战逐渐趋向消极,反共磨擦逐渐增多。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抗击了日军主力,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广阔的敌后战场愈战愈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3年夏秋开始,全国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首先在华北敌后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年lO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了反攻作战。1944年春,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由于国民党当局继续奉行消极避战方针,致使正面战场出现了豫湘桂作战的大溃败。敌后解放区战场连续发起局部反攻作战,大量消灭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收复了缅北、滇西广大地区。从1945年8月9日开始,中国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全面反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举收复了甲午战争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全部国土,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自信。曾经雄踞于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建立新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不仅攸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攸关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牵制曰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在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国人民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以灭亡全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中国还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并且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直接参与和支持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还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构建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积极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继续发挥着东方主战场的作用。中国还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最后打败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

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不朽精神,将永远镌刻在近代中国和世界反侵略战争的史册上,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铭记历史,以史鉴今,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70年了,但人们仍强烈地呼唤对那场战争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思考。

当今世界,在人们高唱和平发展主旋律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时发出鼓噪声。长期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和政要顽固坚持错误的战争史观,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一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还不断修订历史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这种泯灭人类良知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反对。

那场战争并未远去。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历史地成为中华民族告别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为铭记历史,踏寻先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奋勇前行,人民出版社黄书元社长倡议并组织全国各地人民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壮丽景象,隆重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远见之举!

这套《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的系列图书,由人民出版社承担总卷,主要记录全国抗战的全貌,记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建立、曲折经历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各省区市人民出版社承担的其他各卷,主要记录各省区市行政辖区内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各界人士的抗战言行及其影响,广大军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等。

在编写过程中,出版社和作者认真负责,不辞辛苦,克服了各种困难,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图册,吸取了抗战研究的最新成果,使用了不少新发现的档案资料和文史资料,其中不乏历史价值高、表现力强的图片资料,体现了思想学术的前沿性。

本书面向普通读者,在编写过程中注重文字的生动性、可读性。采用史话叙写与图说相结合的方式,按时间顺序,以场景、事件陈述为主干。既有对大背景、大事件、大场景的高屋建瓴的叙写,又有对作为细节的典型或代表性事件、人物、言论等点睛勾勒,体现了完整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人民出版社精心组织,认真编辑,优选图片,创新设计,科学编排,打造成了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收藏价值高的精品佳作。这是为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教育提供的一份好读物,也是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内蒙古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邢野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134939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2015254830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39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