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两晋)/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史是我们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汲取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冯慧娟所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两晋)/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选取中国三国两晋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精美鲜明的图片来讲述历史故事,力图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架构,探寻那些荣辱沉浮的深层原因。

内容推荐

冯慧娟所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两晋)/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用简单明了的图片文字为广大读者解读三国两晋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历史人物。

目录

三国青梅煮酒论英雄(汉末—280)

 董卓乱政

 王允计诛董卓

 曹操初露锋芒

 刘备贩履怀大志

 曹操官渡胜袁绍

 孙策定江东

 周瑜火烧赤壁

 刘曹襄樊大战

 刘备称帝伐吴

 孙权建吴

 曹丕洛阳称帝

两晋十六国胡汉对峙争天下(280—420)

 三国归晋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

 刘曜灭亡西晋建前赵

 司马睿建立东晋

 桓玄篡晋

 冉闵杀胡称帝

 苻氏建前秦:

 淝水之战骄兵必败

南北朝多少楼台烟雨中(420—589)

 刘裕灭东晋建宋

 萧道成定鼎建“萧齐”

 萧衍建梁舍身事佛

 陈霸先偏安江南

 北魏统一北方

 高洋废东魏建北齐

 北周代西魏

 北周灭北齐

 陈后主荒淫丧国

试读章节

那时,袁军有十万人马,可曹军却只有三四万兵马;袁军不缺粮草,而曹军却粮草奇缺。倘若两军长时间对抗下去,曹军必败无疑。可曹军多次积极攻打袁军都未能取胜,曹操只得更改战术,修筑深沟,垒起高墙,守住城池而不主动出战。袁绍见曹军坚守城池不出,就让将±们在曹营外堆出土丘,修筑高台,并命将士们在高台上俯身向曹营中射箭。曹操忙向各谋臣请教应对之策。谋臣刘哗称有妙计,制作了装有按钮的霹雳车。将士们只要按动按钮,就会有石块飞出去。

在这种装置的帮助下,袁军所建的高台被打塌了,袁军将士们也都被飞石所伤。袁绍的谋臣审配献上一计,为了能够及时攻击曹军,他让人偷偷地挖了一条通向曹营的地道。曹操也不示弱,命将士们挖了一条长而深的沟渠,并在其中注满水,接着又将地道的出口截断。袁绍的计划再次失败。就这样,两方对抗了好几个月,期间,曹操曾命徐晃、史涣阻截并烧毁了袁军的几千车粮草,可没起什么大作用。曹军缺兵少粮,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军心有所动摇。于是,曹操就写信给驻守许昌的苟攸,说他想撤军回去保住许昌。苟攸赶紧回信,劝说曹操绝对不能撤军。他在信中说道:最先撤军的那个人会很被动,现在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要抓住机会,以奇制敌,绝对不能失去这个好机会。所以,曹操决定先不撤军,伺机而动。

奇袭乌巢,曹操大胜

同年秋,大量的粮草从袁绍的后方送到前方。袁绍命大将淳于琼率领一万大军押送粮草,扎营于距袁绍营地四十里的乌巢。为了防止曹军突袭,谋臣沮授献计,建议让大将蒋奇率军在外围巡逻,可袁绍却没有理会沮授的提议。同时,谋臣许攸向袁绍建议,趁曹军还坚守官渡之时,命一队大军绕过官渡,突袭许都,这样曹军就会顾首不顾尾。可袁绍却冷漠地说道:“不,先战胜了曹操再说其他的。”这时,许攸听闻在冀州的家人触犯了法律,自己的妻子也被捕了,因此决定离开袁绍投靠曹操,并向曹操建议:赶紧命将士去突袭乌巢,这样就能毁掉袁军的粮草。一旦乌巢失守,袁军就会自乱阵脚,曹军即可不战而胜。

曹操听完非常高兴,觉得这是制敌取胜的好时机,于是命苟攸、曹洪留守营地,自己则率领5000兵马,命士兵们各个背着一捆柴火,以袁军之名,偷偷地驶向乌巢。天刚亮时,他们到了乌巢,马上依计行事,顷刻间浓烟滚滚,火势极大。此时,袁军还都在睡觉。守将淳于琼还没来得及醒酒,就慌忙出去应战,结果被曹军将士乐进一刀所杀。袁军见此情景,四散而逃。这时,袁绍见乌巢火光冲天,认为曹军可能出动了全部兵力来截取粮食,曹营必定没人守卫,因此不听任何劝告,命将士张邰、高览去攻打曹军的营地。张邰、高览遭到了曹洪、夏侯渊的奋力反抗,很久都没攻下城池。这时,曹操率兵返回。由于腹背受敌,张邰、高览一见大势已去,就都归降了曹操。  袁绍不仅失去了许攸、张邰、高览等良将谋士,还失去了乌巢的粮草,导致军心动摇。许攸又劝说曹操尽快发兵,张邰、高览自荐为先锋,当天夜里袭击袁绍的大营。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天夜里三更左右,曹军兵分三路突袭袁军,此战一直打到天亮,袁军损失了大半兵马。曹操又依苟攸之计,分兵三路断了袁军的后路。袁绍听闻此事,惊慌失措,赶紧趁夜撤兵。曹操听说袁军要撤兵,就分兵八路直取袁军大寨。袁军已无作战士气,四散而逃。袁绍来不及穿上盔甲,就和他的儿子袁谭率领800余人突围,逃回了河北。

官渡之战后,袁军主力已所剩无几,大败而归的袁绍一败涂地,积郁成疾,不久吐血而亡。

P33-P35

序言

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曾说过:“研究研究过去的事,可以得到非常有用的教育。在历史真相的光芒下,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事例。你应当把这些作为借鉴。”我国古代著名帝王唐太宗也曾经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确,如果能够通过阅读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总结一些兴亡成败的教训,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人生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可以说,读史是我们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汲取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试图了解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探访先人的事迹和心声时,却常常因为它过于广袤浩瀚而感到茫然。面对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解读呢?其实,历史的一切起承转合,大都源于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或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或是扭转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或是为历史的发展埋下了千里伏笔……它们点点相连,构成了整个历史的庞大体系。因此,了解了这些人物和事件,也就能够窥斑知豹,找到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

为此,我们特地为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量身定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的七本书,从夏商至明清,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精美鲜明的图片来讲述历史故事,力图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架构,探寻那些荣辱沉浮的深层原因。

我们相信,这些书一定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两晋)/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慧娟
译者
编者 冯慧娟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76025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2015119926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