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逆向交易者(格雷厄姆点评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股民,能够尽早读到这本G.C.塞尔登著荣千、孙碳编译的《逆向交易者(格雷厄姆点评版)》是一种幸运。市场中人都知道,股市分析的海洋浩瀚无垠,一味地追求技术不但不能保证赢利,而且还可能陷入自恋或自卑的泥淖。塞尔登告诉我们,高手之所以长期赢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强大。换言之,高超的技术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心态却是根本,是一切技术转换成操盘能力的必要支撑。

内容推荐

“逢低买入,逢高卖出”,这是股民炒股的理想境界,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高位时贪婪、低位时恐惧”,因而股市中总是“七赔两平一赚”。这就是G.C.塞尔登著荣千、孙碳编译的《逆向交易者(格雷厄姆点评版)》中逆向投资策略的内在逻辑——炒股本质上是一种零和游戏,你赚的钱都是别人亏掉的,很多时候只有跟大多数人逆向而行,你才能在这场游戏中胜出!

目录

第1章 投机周期

 只要价格由买卖双方的竞争而决定,只要人类追求利润而害怕亏损,投机周期在未来仍将持续地诞生、消亡。

 投资者的抛售之所以如此有效,根本原因并不是被实际放到市场上出售的股票数量,而是因为他们出售的股票对于市场而言是持续的负担。

 伟大的投机者也远远不是绝不犯错的。他们常常会抛售太快,随后看着市场冲向他们想象不到的高度;或者持仓太久,以至于在清仓之前遭受严重的损失。

第2章 反向推理及其后果

 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一定由大众的意见控制。而我们都忘记的一点是,在投机市场中,衡量大众意见的单位是美元,而非人数。

 在价格处于高位时对利好消息保持怀疑,在价格处于低位时对利空消息保持怀疑。

 在长时间的上涨趋势中,“傻瓜”也能赚到钱,因为他会全盘接受事实,而职业交易员通常在对抗上涨趋势,并因为过分发展的怀疑态度而遭受严重的损失。

第3章 “他们”

 不论在成功的交易员中还是在新手中,这种市场中的“他们”理论都非常普遍,只不过在新手中普遍的程度可能更甚。

 在我看来,许多失败发生的原因,都是试图将投机和投资行为简化成一种不可能存在的确定形态或理想的简单模型。

 当市场已经极度疲软,当新闻充斥着最坏的利空消息,当熊市的预测已经成为普遍的观点,这时就是买入的时机。

第4章 混淆现在与未来——折现

 有时候,事件发生之前的不确定性,要比随后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更加令人沮丧。

 必须时刻记住起作用的是资金,而不是买家或卖家的人数。少数几个资本大鳄提前掌握他们认为是准确的消息,可能会抵消掉上千个持有相反意见的小股民对市场的影响。

 他的担忧与他的持股仓位正相关,仓位越重,恐惧越大,并且恐惧会被按照几何级数放大。

第5章 混淆个体与大众

 活跃的交易员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在自己已经重仓押注市场会上涨或下跌时,仍然能让自己的思维保持客观、不带偏见。

 如果市场正在下跌,不论交易员处于盈利的状态还是正遭受亏损,不论他的股票是在一年之前买入还是在两天之前买入,他都必须卖出。

 当市场看上去走势最强的那一刻,很可能就已经接近了顶点,当价格看上去似乎已经直线下落到零点的时候,通常已经接近谷底。

第6章 恐慌和繁荣

 在恐慌的过程中,你会注意到有这样一个时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股价已经足够低,但是价格还会下跌到更低的水平。

 许多认为自己在谷底附近“建仓”的投资者,发现自己认定的其实是假的谷底,最终会在进一步的下跌中抛售持有的股票。

 在牛市中,谨慎的人只能获取适量的利润——但那些有了“蝇头小利”就会交易的人,却能在价格的上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7章 冲动操盘者和沉着操盘者

 在牛市接近尾声时,会出现一项显著的变化。价格很容易下降,并且交易规模也更大,而上涨却很迟钝,下跌的幅度更大,因为存在大量套利抛单。

 熊市的结束,以“支撑”的再次出现和“压力”被移除为标志,因此价格会从下跌中快速、大幅度反弹。

第8章 个体的思维态度

 交易员必须是有逻辑的乐观主义者。许多市场常客具有浅薄的悲观情绪,很难再有比他们更悲惨的命运了。

 新手,或者不会密切关注技术面的人,当他在谈论“预感”的时候,仅仅是在故弄玄虚地欺骗自己。

附录 三大金融泡沫与群体心理

试读章节

终于,更为顽固的看空者也变得警觉,开始大量平仓。市场“沸腾了”,对于观察形势的空头来说,市场价格似乎每时每刻都在突破上限。不管空头多么坚定地看空,他的神经系统最终也会在价格不断地冲击下崩溃,然后他会把“市场上的”一切平仓,伴随着一声长叹:终于解脱了,损失不会再加剧。

大概也在此时,市场外的大众开始形成一致的看法,“市场走势太强了,不会有太大的回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顾—切地买入,能买就买”。这就是又一波买入的来源。而这波买入会将价格推向新高,并且买家皆会因那些快速并且轻而易举地获得的利润而庆祝。

每一个买家都会对应一个卖家,或者更准确地说,每100股被买入的股票都会对应100被卖掉的股票,因为在这个阶段,买家的人数可能要远大于卖家的人数。在上涨阶段的早期,股票的供应量很少,并且来源也很分散;但随着价格走高,越来越多的股票持有者对已经获得的利润感到满意,愿意出售股票。同时,空头也在价格每次上涨时卖空,以此来对抗价格的上升势头。一个顽固的空头,通常会被迫一次又一次平仓,每一次都会经受少量损失,直到他最终确定了价格的最高点,并确保能在随后的价格大跌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一般来说,那些在这一阶段卖出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持股人,这已是一条铁律。最大的持股人通常判断相当准确,或者人脉足够出色,因此能够赚到一大笔钱;而不论准确的判断还是出色的顾问,都不太可能在上涨这一早期阶段做卖出的决策,因为只需要继续持股就能再赚到丰厚的利润。

现在,价格能够被推到多高的位置取决于基本面条件。如果银根宽松并且宏观经济形势繁荣,那么可能出现持久的牛市走势;而收紧的银行资源和不景气的贸易,则会给可能的上涨设置一个明确的上限。如果基本面条件偏熊市,那么最大的空头平仓这一举动,就可能会造成上涨被终结;但是在真正的牛市中,上涨会持续,直到人们开始出售以投资为目的而持有的股票。因为只有人们相信价格过高的时候,投资用途的股票才会被放入市场中出售。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实际上是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比拼。真正的投资者主要看中股息回报,但绝不会反对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利润。当买入他们喜爱的股票能够带来6个百分点的回报,或者卖出股票仅能带来4个百分点的回报时,投资者可能就会出手。投机者毫不关心股息回报。他们希望在价格上涨之前买入,并在价格下跌之前做空。如果价格仍能继续上涨,即使价格已经处在一轮上涨的高位,他也会和在其他任何时间点一样,毫不犹豫地买入。

随着市场走高,一个接一个的投资者看到价格已经上涨到自己的心理价位,将股票卖出。因此,在看多的投机者之间换手买入或抛售的股票数量,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一般在幅度为每股5~20美元的中等程度波动中,投资者抛售的这些股份数量与投机者相比是很少的。对于100股卖价为150美元的股票,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15 000美元;但如果投机者有这些钱,他们经手的股票数量能达到投资者的10倍。

投资者的抛售之所以如此有效,根本原因并不是被实际放到市场上出售的股票数量,而是因为他们出售的股票对于市场而言是持续的负担。如果不是价格发生暴跌,这些股票是不会再次被投资者购回的。而如果一个投机者抛售了股票,那么第二天,他或者其他交易员就可能再次把股票买回去。

P7-9

序言

这本著作问世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在此期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股市也与塞尔登的时代天差地别,忆昔抚今,我们不禁感慨亘古不变的只有人性了。这也是《逆向交易者》不断再版重印的息壤:因为这部百年经典作品所主张的理念植根于人性这个本质之中,所以在任何市场条件下都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对不同段位的投资者也都有相应的指导意义。

作为股民,能够尽早读到这本书是一种幸运。市场中人都知道,股市分析的海洋浩瀚无垠,一味地追求技术不但不能保证赢利,而且还可能陷入自恋或自卑的泥淖。塞尔登告诉我们,高手之所以长期赢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强大。换言之,高超的技术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心态却是根本,是一切技术转换成操盘能力的必要支撑。

所以塞尔登在书中并没有刻意描述市场运行的规律,也没有对操作提出具体建议,而是从心理层面指出了投资者常见的误区,借以提醒人们要同时关注市场及自身的心理波动,以期与行情形成谐振和互动。本书在心理分析的框架下对市场和人性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后,给出了股市生存的五大法则——认清趋势、逆向思维、置身市外、果断抉择、心态平和。作者进而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投机交易是资金的博弈,是大众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战,投资的成败75%与心态有关,“股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和交易者的心理活动”,这是股市最原始的秘密。市场充斥着谎言,只有在决策时不做“布里丹毛驴”,操作时能够抵御诱惑,始终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才能在其中长期生存。成功投资的另外一个秘诀就是保持逆向思维,跟投资大众对着干,“厨师多了烧坏汤,人多手杂反坏事”。再之,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坚持一致性原则,要么全信自己的判断,要么全信另外一个人的判断。没有这个一致性,就真成了听一大堆厨师瞎指挥,结果是坏了一锅汤。全凭自己的判断为什么可以赢利?因为再好的专家,他判断的准确率也是大致在50%,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股神,只要有了正确的交易系统和良好的心态,你就是自己的股神。

成功的投资者都有成熟的心性和稳定的心态,甚至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处世平和、遵守规矩、有责任心。投机市场充满诡秘的欺诈,谁拥有健康的心理,谁就能明辨是非,就能在这特殊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塞尔登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交易模式都有心理学的特征,都反映了投资者自身的心态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预判和技巧还在其次:选股很容易受到短期走势等因素的干扰,这是心理问题;持股阶段更像一个监控过程,时间轴的拉伸就是对自己交易逻辑的考量,这更需要内心的平静;平仓也是对自身心理的一次考验,只要严格按照预设的标准平仓,不论输赢,都是一次成功的交易。  认真揣摩技术与心理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是千丝万缕的。用看图表来跟随市场也与心理有关,因为图形是一种表层的记忆,很肤浅很感性,很容易被视觉系统识别并与记忆库中的图形比对而产生应激反应,这就是冲动交易的根源。为了扼制这种冲动,就需要以沉稳的心态认真跟踪观察,只有这样才不会受主力的表演所蛊惑。市场是多空交织的,所以心理上的纠结与矛盾是自始至终的,这就要求在买入前对利空因素进行梳理,否则就可能是盲目建仓。为什么散户拿不住手中的好股票呢?根源还在于心态问题,心态不好的原因是心里没数。要想心里有数,就得练好基本功,从初始的选股择时到买入,再到持股和卖出一系列的过程都要做到市场分析与心理控制相结合。交易的动作很简单,但交易的过程很复杂,技术和方法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而引发心态问题的根源是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想得到好的心态就需要全方位的修炼。就像罗杰斯说的那样:“应该多读哲学和文学。因为只有从这两种书里你能感受到人性是什么东西。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最终较量的不是那些谁都能写成书的投资技巧,而是一种人性的较量,是你对人性的感知力与把握力,导致你的决策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你的高下。”

塞尔登告诉我们,心态决定成败,高手可以通过看似简单的手法实现持续赢利,是因为一旦学习和磨练累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质变和升华,进而形成良好的心态。练就好的心态首先必须建立规则,然后按照规则不断重复,直到形成自然反应和下意识动作。做任何事情,专注和思考都是成功的基本要求,所以形成良好的心态也必须专注和思考,这不是只靠读书就能解决的。带着良好的心态遵守既定的规则,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发现心里“买”或“卖”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和精准,慢慢就可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境界了。另外,好心态不仅源自正确认知和对规则的遵守,还源自对机遇和挑战的热爱。投资如果成了乐趣,自然就会形成正向激励,结果赚钱就只是副产品了。

书中还通过对荷兰的郁金香狂潮、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这三大泡沫事件的透析,深刻阐述了市场的非理性和人性的疯狂。这些事件告诫我们,虽然已过去了几百年,但形成泡沫的人性基础却并没有改变,识别并利用股市泡沫,不仅可以避险,而且还是很好的赢利机会。

股市是人性的检验场,是心理素质的试金石。格雷厄姆指出:“我们必须承认投机者的心理因素对其成功构成强烈的威胁。从因果关系来看,投机者随着价格的上涨而越来越乐观,随着价格的下跌而越来越悲观,因此从本质上看,只有少数投机者能保持常胜不败,而且没有人有理由相信在其它多数同道都将失败的情况下,他自己却总是能成为赢家。”江恩是技术分析大师,但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本书却并未谈技术,而是大谈理念和感悟,以及著名的24条法则。可见,股市投资之道的最高境界,必然是与人生人性相关的哲学层次。

要想成为一个狙击手,最重要的不是射击水平,而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选拔狙击手的考核里,很多成绩优秀者却时常临场发挥不好,甚至还会脱靶。股市的道理也是如此,交易的许多理念都是反人性的,因此是知易行难,并常常会脱靶的。所以这本以人性为基点的传世之作值得反复阅读,并在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把握人生的哲理、领悟市场的真谛,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100多页的小册子,是我读过的市场智慧精华最为集中的著作。也绝对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市场心理学书籍。

尽管本书成书于20世纪初,但其中的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正确,甚至当我阅读了数十本股票交易类图书后,再读本书仍会有新鲜之感。

虽然本书写于1912年,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指南。同样,书中的法则也能让我们在1929—2000年规避损失,并让身处20世纪的我们获利多多。

1.你必须目标明确,头脑冷静,不能因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而莽撞行事;不要过度交易让自己变得焦虑;更不能盲目地固执己见。

2.要么依照自己的判断行动,要么无视自己的看法、绝对彻底地按别人的判断行动。“厨师多了烧坏汤,人多手杂反坏事。”

3.当心存疑虑、游移不定时,不要进行交易,延误成本小于亏损。

4.努力培养对走势的敏感度,即使目前你还不能把握它,但这也绝不会是作无用功。

5.99%的活跃交易者最大的错误是价格处于高位时看多、价格处于低位时看空。因此,当市场表现得超出你对合理高点的判断时,请勿跟进,不要觉得不出手好像就是在赔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逆向交易者(格雷厄姆点评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G.C.塞尔登
译者 荣千//孙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49417
开本 16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6061587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