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顾伯华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

张镜源著的《顾伯华学术评传(大字版)》记载了顾伯华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张镜源著的《顾伯华学术评传(大字版)》记载了顾伯华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目录

顾氏外科 家学渊源

学医立志 蓄积待发

精外通内 擅治疔疮

发扬家传 探治乳病

善于创新 勇攀高峰

侠肝义胆 涵养高风

广育桃李 恩泽后学

著述过程 微见襟抱

试读章节

顾伯华,1916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十六)生于上海市浦东东昌池家村的一个医学世家。顾氏祖籍原在崇明堡镇港,后迁徙到一江之隔的浦东,落户在东昌池家村,从此这里便成为顾家第二故乡。人们将浦东作为后来顾氏外科的发祥地,称之为“浦东顾家"。

顾氏外科是近代沪上著名中医外科名家流派,该派家学肇起于顾云岩,成熟于顾筱岩,而光大于顾伯华。传世以来,以擅治疔疮著名,对外科诸般疾病都有独特经验。顾氏子孙相继操持外科世业,至顾筱岩成了名冠沪上的疡科名医,以“疔疮大王’’而誉满沪上。

顾氏祖上原本从事航运业,后代转业从医。顾伯华的祖父顾云岩出身乡村郎中,作为医生最重要的是“体民间疾苦",因此能与大众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在走医巡病过程中,顾云岩对外科疮疡等民间多见疾病积累了许多经验,成为专以治疗外科疾病的疡医大家。顾伯华的父亲——顾筱岩(1892~1968),字鸿贤,是顾云岩的次子。他幼承庭训,继承家业,奈家境不富裕,仅读过4年私塾。后师从父兄学医,从学徒做起,在兄长的诊所里边打杂边学医。父亲云岩公去世后,兄长筱云也于40多岁英年早逝。1 9 1 2年,年甫弱冠的顾筱岩接替兄长应诊于浦东益生堂诊所。独立开诊以后,起初诊务冷清,每天就诊病人只有七八人,勉强维持生计,从鼎盛骤然跌落,心中不免有种悲情油然而生。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发奋勤学,深研岐黄。顾筱岩先学《医学三字经》、《本草便渎》、《药性赋》,后学《内经》、《难经》、《伤寒沦》诸经典,并细研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等外科典籍。从此,他的医理、医术大有长进,行医境况渐有起色,除在益生堂挂牌外,他还先后在浦东杨家渡、烂泥渡一带悬壶。1924年顾筱岩将家安置在沈家弄前宅,前来求医者大都是以出卖苦力谋生的升斗枵腹之下层百姓,他的医德和医术由此传扬开来,逐渐向周边扩散,以致连浦西也常有人过江就医。顾筱岩善察商机,决定摆渡过江,拓展业务,遂先后在浦西杨树浦、南市东门外的万裕码头街等处设立了诊所。从此他每日不断地往返浦江两岸。后因诊务不断发展,就诊者日益增多,他索性将家和诊所一起迁至浦西南市的紫霞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将诊所迁至福煦路(今延安中路424弄1 8号)。此时,他的日门诊量已多达200余人次,尤以疗疡疽、活疔疮、愈乳痈而闻名,誉满沪上。当时上海滩上有“大不如筱(小)"之谓,意思是上一辈人不如后起之辈。这“筱(小)"字辈有5人,他们几乎都是当时上海中医各科著名医家中的代表性人物,除外科顾筱岩外,其他几位是:妇科陈筱宝:儿科徐小圃、妇科朱小南、伤科石筱山。

顾筱岩勤奋钻研,谦逊好学,不尚空论,不耻下问,他曾向天主教神父求索秘方,甚至向病家博采民间验方良法。他师古而不泥古,学今而能化裁,学习不分中外,触类旁通,结合临床实践,独抒己见。在辨证施治和外用药的研制配方中,发明了许多有很好疗效的经验良方。每逢疑症,往往出奇制胜,拯救危难病人,逐渐形成顾氏外科学术流派特色。

顾筱岩在学术上,不墨守成规,也不拘泥于中外,除了中医界的挚友外,他还广交西医明友,如当时著名的西医牛惠霖、任廷桂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在临床上如遇有症情较重或疑难病患时,他也经常与他们进行讨论,一起会诊。会诊时双方坦率交换意见,交流经验,一切从病人出发,绝无中西派别门户之见。顾筱岩的大女儿顾凤莲虽也学医,却选择了西医,顾筱岩对此十分通达,说:家里已有许多人业中医,如女儿学了西医,正可以取长补短,对中医发扬光大是有好处的。

顾筱岩崇尚医德,遇贫苦求诊者,常施诊给药不收诊金,但对恶势力却毫无畏惧之心。1 9 3 1年夏,顾筱岩治一神志昏迷危重男孩,因病情过重,药力未及,当夜而死。当时的国民政府卫生当局未加调查,竞吊销了他的营业执照。有朋友劝他花钱消灾,私下了结。他镇静自若,正色说:“死人在,病在,方在,药对,我无误。我一生不做鬼祟事,救济贫病我从不吝啬,若要敲诈冤枉钱,我顾筱岩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斩钉截铁,毫不含糊,与平日对患者的和善判若两人。后来,沪上中医学会等组织联合出面,向各界说明真相,法院不得不以“不起诉处分"了结此案,卫生局也只得发还营业执照。P7-11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结晶,是勤劳聪慧的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传人、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总结完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制药技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应诊灵活、普适简廉和预防保健作用显著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已经并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精诚合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贡献卓著、深受敬仰的1 5 O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大型传记丛书。丛书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使这些宝贵的医学成就和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丛书取名《中华中医昆仑》。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祖",柱西北而瞰东南,立中国而凭世界,凌驾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迈、绵延起伏的磅礴气势,寓意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伟、高耸入云的恢弘气魄,彪炳一代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杰出贡献和不朽勋业。

丛书入选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

丛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填补了我国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大规模撰写传记的空白;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入选传主已仙逝过半,许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日见散逸,将之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功垂后世、利国利民;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总结传主经验,传承中医药伟业,继往开来,光耀世界医学之林。这部医文结合,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的鸿篇巨制,对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及全球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丛书的编撰出版,是一项巨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在策划、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对全书进行终审;数百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参与规划;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局(处)给予大力帮助;传主及其亲属、弟子热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满怀、辛勤笔耕;编审专家尽心竭力、精工细琢;关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热心公益、慷慨资助;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这一切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端于远古,奔向于未来。百年对于历史,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百人对于万众,不过是沧海一粟。然本丛书所记载的百年百人,则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光芒闪烁的璀璨星辰。

张镜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顾伯华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67508
开本 16开
页数 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2015302887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64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