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谦德国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

★专业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

★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

中华文化讲堂注的《论语》主要参考的是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一书,且多有引用。在近人对于《论语》的研究中,此书堪称集大成之作,值得学习。至于白话语译,虽经反复修改润色,也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论语》的参考。若要深入学习,还需参照注释,虚心涵泳,反复读诵,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方能受用。

内容推荐

中华文化讲堂注的《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共20卷。《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试读章节

十九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②

【注释】①定公,鲁君谥,疏引史记鲁世家说,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②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应当如何。孔子对以君礼臣忠。君应当以礼使臣,凡事当依国家所定的规矩而行。臣应当以忠事君,要尽其应尽的职责。君臣相遇,各尽其道。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如何差遣臣子,臣子如何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差遣臣子,臣子要以忠心来事奉君主。”

二十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①

【注释】①《诗经》由《国风》《周南》开始,《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诗。《诗序》说此诗是“风之始,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诗的内容,是说文王思得淑女,以为后妃。诗一开头,就是“关关雎鸠。”诗人以雎鸠所鸣的和声,兴起文王思求后妃之意。后妃必须是贤才,始得采取荇菜,供祭宗庙,故求淑女,以为匹配。求得之后,钟鼓乐之。求之未得,寤寐思服,以至辗转反侧,其情可哀。然而,乐是为得贤内助而乐,哀是为未得贤内助而哀。乐是钟鼓乐之而已,哀亦是辗转反侧而已,皆不过分。所以孔子评论此诗,所抒哀乐之情,不淫不伤,而得其正。其求配偶,如此慎重。所以诗序认为,可以风劝天下,端正夫妇之伦。《关雎》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诗,古注综研诗序及毛传,确定“君子”即指文王,“淑女”则有异解。郑康成谓后妃求此淑女,以共事君子。以淑女为三夫人以下之嫔。但先儒亦举汉书匡衡传,谓匡衡上疏,曾引这两句诗,以此淑女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则诗中的淑女即是后妃。

【译文】孔子说:“《关雎》一诗,说到乐处而不至于放纵,说到哀处而不至于悲伤。”

二十一哀公问社于宰我④,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②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③

【注释】①哀公问社于宰我:社是土神。哀公是鲁君。宰我,鲁人,是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善于言语,与子贡并列于言语科。鲁哀公所问的社,是指社主而言,周礼大司徒名为田主。当时祭土神,要立一木,以为神的凭依,此木称为主。②哀公问社,程氏集释引苏子由古史,意为哀公想除去三家权臣,而不敢明说,因此问社,暗示欲诛三桓之家。宰我即知其意,亦以隐语答复哀公。“使民战栗”一语,即是答以可诛。③孔子听悉哀公与宰我此一问答,便说:“成事不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此指哀公失政而言。三家专权的局势,形成已久,再说无用,故不需说。“遂事不谏。”遂事,是指三家已经遂心成事。宰我今对哀公进谏,为时已晚,不如不谏。“既往不咎。”既往,是指宰我对哀公之言,虽不适当,然而已经说出,孔子亦不追咎宰我了,故云不咎。

P36-37

序言

《论语》一书,乃孔夫子与弟子讲学之语录,着笔始于春秋末期,编辑成书在战国初期。辑录者有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

《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注重修身学道,并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研究孔子学说最重要的文献。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后世尊称为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商后宋国贵族。eL-T-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司职吏(管理畜养),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遂归鲁著书讲学,编订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文化典籍。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孔子享寿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边上(今孔林所在地)。弟子服心丧三年,子贡守墓六年。孔子儿子名鲤,字伯鱼。伯鱼生假,字子思,著《中庸》。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儒家学问是对古圣先王文化道统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孔子一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推行仁道,希望能建立大同之治,“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后世历朝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后人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赞誉和“德侔天地,道观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推崇,是对一代圣人一生最好的评价。

《论语》成书的时期正值礼崩乐坏的东周乱世,社会无序,天子失位,五霸僭越,诸侯兼并,臣弑其君、家臣弑大夫的情况时有发生。孔子目睹当时社会乱象,叹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上古(尧、舜、禹)时代,很是向往。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先王之道,希望通过克己复礼、敬天爱民、广行仁政的教化,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乐、社会和谐的礼乐文明。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当太宗赵匡胤问及时,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足见其在现买生活中的买用价值。

此本《论语》注译本,主要参考的是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一书,且多有引用。在近人对于《论语》的研究中,此书堪称集大成之作,值得学习。至于白话语译,虽经反复修改润色,也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论语》的参考。若要深入学习,还需参照注释,虚心涵泳,反复读诵,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方能受用。

至于读论之法,宋代大儒程子曰:“吟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在强调读书重在变化气质,虚心涵泳,内化成自己的人格,才有读《论语》的真实受用。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古人特别着重于“学问贵在变化气质”,而实现气质的变化,要“先跳进去”然后“再出来”,即在学习中要把教材当做剧本,自己则成为剧中主角;不仅读诵受持,更主要的是为人演说。“经典就是生活”,真正学习经典,应当有一种承传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谈玄说妙,它不仅仅是圣贤人的生活,也可以是我们的生活。要让大家看到圣贤文化是我们的指路明灯,生起对圣贤经典的信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我辈学人知行合一、解行相应、演绎经典做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谦德国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45844
开本 32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2016266629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