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王朝的侧影
内容
编辑推荐

吴正格著的这本《清王朝的侧影》用散文形式叙写了《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康熙的膳政宴策》、《奢泰忘危话乾隆》、《腐朝败世说慈禧》四篇文章。最后附写了《清宫御膳房探秘》、《乾隆御膳研制开发谈》、《京菜探源》和《中国宴魁的历史刻痕——“满汉全席”考量录》。该书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故事生动,可读性强,尤其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现实警戒作用。

内容推荐

吴正格著的这本《清王朝的侧影》以清代的饮食分析为切入点,从饮食文化侧影来窥探清代政权的兴衰历程。从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到康熙的膳政宴策,再到奢泰忘危的乾隆,到最后的腐朝败世的慈禧,文章运用大量丰富的史料,将清王朝由鲜到腴、由腴到糜、由糜到腐的政权演变鲜活地跃然纸上。

目录

清王朝的侧影

 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

 康熙的膳政宴策

 奢泰忘危话乾隆

 腐朝败世说慈禧

 清宫御膳房探秘

 乾隆御膳研制开发谈

 京菜探源

 中国宴魁的历史刻痕——“满汉全席”考量录

试读章节

清入关时,汹汹涌涌的八旗兵中还随着许多也梳着辫子的炊家子。他们将食全羊的旧金礼俗,宁古塔的食肉大典,满汉通吃的辽东新食尚,还有长白、兴安的“山八珍”,祭天祭祖的满洲饽饽,沸汤翻霞的野意热锅,古拙而粗犷的烤肉,以及建州老营里的甜馔,老舍笔下描摹过的奶品小吃等等一个骑射民族所积蓄的无形和有形的鼎俎遗产,都携带到明宫里,变成了改朝换代中的清宫食俗和御膳。这些炊家子虽然都籍籍无名,却开创了一宗举世闻名的与汉族食文化和烹艺相融相结的清宫菜系,留给今人享用。这里,多尔衮起到的运载历史的作用不可不提。他这人的是非功罪不是本文的内容,姑且不论。起码,他是代替他的七岁帝侄小顺治,将清王朝支撑起来了。不然,清宫里哪会有这番饮食天地。

那时候,历史的棋局走得已经乱了套数。李自成虽然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祯在万寿山自缢,但他的大顺军也已在恶战中神衰气弱,趔趔趄趄没有统治中原的威力了。所以,当吴三桂勾引养精蓄锐的清兵进逼北京时,李白成自知抵御不住,便将宫中帑藏尽载骡车,弃宫西退。临退前,还将明宫放了一把大火。清兵入关时,原是打着“吊民伐罪”的幌子觊觎而来,因吴三桂降清称臣,就又随机应变,变成了“为明讨贼”的义师。既要扮成义师,进军沿途就要毋屠无辜、毋焚庐舍、毋掠财物。这一招还挺见成效。当多尔衮几乎兵不血刃地走进明宫,北京就“和平解放”。这样,明宫中的烈烟火堆和京城内的颓垣败瓦都成了李自成的罪恶,与他多尔衮无关。为了履行“为明讨贼”的义务,他一方面发兵追剿李自成,然后到万寿山走了一趟,令人将被李自成的部队草草埋葬的崇祯尸首挖掘出来,重新厚礼相葬,算是将明王朝礼貌地请到了地下。遂即又将小顺治接进宫内,自己当起了代皇帝。多尔衮的巧取豪夺,使历史的大书又翻开新的一章。

历史上的代皇帝当得好的,公推西周的姬旦(周公)。当初,姬旦辅佐年幼的帝侄周成王摄理国事,至周成王年长为帝后,他就笃笃实实地走进深邸后室,专工制礼作仪,营造典章制度,用以巩固国家的政体;既慰帝侄放心,又博帝侄满意。多尔衮现在的身份和处境似乎与姬旦类同。只是,清王朝国势刚定,他等不及顺治亲政后再去重典治国,那不黄花菜都凉了。他乘机急功近利,学起姬旦也制起清代的典章礼仪。多尔衮效仿姬旦不大可能出自他的史识和才学,是他手下还有范文程这样饱读经书的文臣点拨他的。于是,多尔衮就自比清代的姬旦去做这些事情了。他制定的清宫典章礼仪还真不少,我只说其中的膳宴部分,这样才不致跑题。

可以想见,当时多尔衮入主明宫后,因明清更替,又有李自成从中狠插一杠子,宫中该是怎样一番混乱而纷杂的局面。不过,为明王朝送葬和追剿李自成,或忙于整顿宫序、修复殿宇,首先还得解决吃饭问题,多尔衮自会清楚。于是,明宫内廷为崇祯供膳的御膳房首先被抢修改造,更名为茶膳房,即茶房、清茶房和膳房的统称。因满洲人嗜茶成俗,无茶不膳。这处茶膳房俗称御茶膳房,划给内务府所辖,设总管、总领、承应长、庖长、茶役、厨役等人员编制166人。这样就安顿了小顺治和两宫皇太后等皇室人员的一日两餐。接着,多尔衮又将明宫外朝的膳事机构——光禄寺,名也不改地照搬过来,定为清王朝举办各类国宴的场所(俗称国家大膳房),划给礼部管辖,内设大官署(掌供豕物之所)、珍馐署(掌供禽兔之所)、良酝署(掌供羊酒之所)、掌醢署(掌供醯酱之所)和银库。并将光禄寺的宴制规定为满席和汉席两大类,满席分一至六等,汉席分一至三等。两者互有所用,各不相扰。满席自然由来自盛京旧宫的满厨主掌,汉席则由明宫中被留用的山东籍御厨主掌。

P25-27

序言

改革开放后,政治天空阴消霾散,“解放美食”的潮汛使我乘闻而动,陆续出版了《满族食俗与清宫宴膳史》《乾隆御膳考述》《满汉全席》《中国京东菜系》等书,也让我对清朝列帝(包括慈禧)的宴膳状况有了较深的认知。当时写这类书的出发点是开掘清代食俎文化遗产,从中辨其瑜瑕,古为今用。虽然不敢妄为是对清史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但区区斯旨还是有的。写作中,也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只有馔名的御膳经过考稽、钩沉、复制,使其制法得以还原,冀望“昔日皇帝餐,今日人民饭”的这一写作初衷能为新时期的文化、经济和旅游事业的振兴起到一点作用。

然而,清宫宴膳的历史又与清朝兴亡的历史密迩相关。这是又一个需要揭橥和论证的议题。因而,我于2006年以对此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用散文形式写出了《清王朝的侧影》这部书稿。

清王朝从勃兴到窳败的历史,有其“正身”,也有“侧影”。“正身”的轮廓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为核心,统一海西、“野人”女真各部,吸收其他族成员,建立了强大的后金国,由此牵扯出清王朝的出世。天聪十年(1636年,明崇祯九年)四月,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帝位,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顺治元年(1644年),努尔哈赤十四子、福临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部农民军,迁都北京,建立了清朝中央政权,统一了全国。这种兴强国势的上冲力又经历了顺、康、雍三朝,将清王朝推向盛世;盛世延及乾隆朝中叶前,其上冲力已达顶点。之后,由于乾隆的豪奢和腐败,大量消耗掉前朝积累的财资;还有他的满脑天朝意识,老大自居,闭关锁国,无视外部世界,这种极度僵化的“主威素重,风气未开”,使盛世开始弧形地向下跌落,成为这个王朝由兴转衰的拐点。经过嘉庆朝至道光朝时,已是国库空虚,海内危机四伏,迫使道光过起了有史以来帝王中最寒酸的日子。咸丰朝至庚子之役后,清王朝愈见困危。慈禧训政期间,她贪污腐化,穷奢极欲,使宫中成为大贿赂场,为历史罕见。她更“严格排斥一切对抗成分”(恩格斯语)而闭关自守、顽固全盘排外的皇权专制心态:“今日令我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她种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实际是携着这个王朝一步步走向坟墓。当三岁的溥仪继帝后哇哇乱哭了三年,终至清亡。

清王朝的“正身”是如此,还要思忖其身后的“侧影”。“侧影”是依附于“正身”的。我视这个“侧影”为有清一代列帝们(含慈禧)各自不同的从膳观念和宴事行为。他(她)们的宴膳在不经意间经历了由陋到俭、由俭到丰、由丰到糜、由糜到腐的过程,并随势演绎贯穿着清王朝的始终。我写此书稿“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康熙的膳政宴策”、“奢泰忘危话乾隆”、“腐朝败世说慈禧”四章,即是描述其御膳桌上的变化而去存真这个王朝的政权兴衰过程。

书稿写好后,适接《散文海外版》杂志编辑部的来信,问我有什么新作?我便将此书稿寄去。过后,甘以雯主编来电话说:“这是一部奇文,我们请社里最有学问的人审稿……”这样,该杂志于2007年第1期在头条以“特别推荐”栏目将此书稿连载。甘主编还在卷首篇《寻找感动我们的文字》里说:“我们重点推出了:清王朝的侧影》……我们看重的是作品的现实性、警示意义和作者的独特性……”因为读者的反馈较好,网上还有评论文章,此作品随后成书,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之后,还在2009年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这本书也算畅销。前几年我应邀到浙江省温岭市参加“七星云顶酒店”的开业典礼,董事长林美均先生告诉我:“《清王朝的侧影》我们预购800本,也请你来签名赠给来宾助兴。遗憾的是出版社发行部只剩200本,只好又补购了姚淦铭教授的600本《老子》……”

我这有点“老吴卖瓜”。但哪个作者不冀望自己的作品能让更多的读者阅读呢。

此书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再版了。感谢编辑部袁国平主任对此书的看重。书的正文后面还有四篇附文,即:《清宫御茶膳房探秘》《乾隆御膳研制开发谈》《京菜探源》《中国宴魁的历史刻痕——“满汉全席”考量录》。旨在说明,研究清宫御膳有两个目的:一是御膳不是单纯的吃喝,看清史绕不开御膳,它大到能促进或破坏历史进程和文明演进,小到能勃兴或腐蚀人的心灵。二是清官宴膳毕竟是三百余年积累起来的食俎遗产,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清文化资源和历世御厨的技艺成果,我们有责任对其开掘、研究,继承、利用其合理内核,服务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需要。这样的话,清宫宴膳仍不失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宗珍贵食俎体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王朝的侧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正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39821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7009936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