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陆小曼就是上海滩舞场的交际花,夜夜笙歌,沉迷阿芙蓉,吞云吐雾,不顾名节。而我们愿拨开迷雾,带你看到她优雅的灵性!《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将囊括陆小曼在戏剧、小说、诗歌和翻译等方面的所有成就。其中,散文方面,收录了未删减版《小曼日记》,以更加真实地呈现她的闺房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当时的生活状态;另外精选陆小曼代表画作,完美呈现其绘画才情。
图书 |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人眼中,陆小曼就是上海滩舞场的交际花,夜夜笙歌,沉迷阿芙蓉,吞云吐雾,不顾名节。而我们愿拨开迷雾,带你看到她优雅的灵性!《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将囊括陆小曼在戏剧、小说、诗歌和翻译等方面的所有成就。其中,散文方面,收录了未删减版《小曼日记》,以更加真实地呈现她的闺房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当时的生活状态;另外精选陆小曼代表画作,完美呈现其绘画才情。 内容推荐 她出生于书香豪门,锦衣玉食的生活、新潮高端的教育,注定了她自由不羁、热烈亦放纵的性情。 人们最爱谈论她与徐志摩那场闹得满城风雨的生死之恋,郁达夫说: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 然而争议背后的她,实则有着世人看不到的优雅与灵性:她是当仁不让的才女,擅长绘画、精通英文和法文、文笔坦诚而清丽,一如她本人。她亦是新潮与传统的碰撞: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无畏世人诋毁与唾弃。她就是担得起万千恩荣与宠爱,也受得住无数谩骂与指责的“民国皇后”——陆小曼。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不仅囊括陆小曼在散文、诗歌、书信、小说和戏剧等方面的作品,还增收她的画作,以及《小曼日记》(稿本),以期更加真实地呈现她的闺房之苦、思念之情及当时的生活状态。 目录 序言 卷一·散文 《云游》序 哭摩 《爱眉小札》序(一) 《爱眉小札》序(二) 随着日子往前走 中秋夜感 泰戈尔在我家 《志摩日记》序 牡丹与绿叶 泰戈尔在我家作客——兼忆志摩 遗文编就答君心——记《志摩全集》编排经过 《徐志摩诗选》序 谈文房四宝 关于王赓 《小曼日记》(稿本) 卷二·诗歌 悼志摩挽联(忆志摩) 癸酉清明回硖石扫墓有感 秋叶 卷三·书信 致徐志摩书信四封 致胡适书信六封 致《晶报》 致某作家 卷四·小说 皇家饭店 卷五·戏剧 卞昆冈 卷六·画作 试读章节 《云游》序 我真是说不出的悔恨为甚么我以前老是懒得写东西。志摩不知逼我几次,要我同他写一点序,有两回他将笔墨都预备好,只叫随便涂几个字,可是我老是写不到几行,不是头晕即是心跳,只好对着他发愣,抬头望着他的嘴盼他吐出圣旨来我即可以立时的停笔。那时间他也只得笑着对我说:“好了,好了,太太我真拿你没有办法,去耽着罢!回头又要头痛了。”走过来掷去了我的笔,扶了我就此耽下了,再也不想接续下去。我只能默默的无以相对,他也只得对我干笑,几次的张罗结果终成泡影。 又谁能够料到今天在你去后我才真的认真的算动笔写东西,回忆与追悔便将我的思潮模糊得无从捉摸。说也惨,这头一次的序竟成了最后的一篇,哪得叫我不一阵心酸,难道说这也是上帝早已安排定了的么? 不要说是写序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落笔,压根儿我就不会写东西,虽然志摩说我的看东西的决断比谁都强,可是轮到自己动笔就抓瞎了。这也怪平时太懒的缘故。志摩的东西说也惭愧多半没有读过,这一件事有时使得他很生气的。也有时偶尔看一两篇,可从来也未曾夸过他半句,不管我心里是多么的叹服,多么赞美我的摩。有时他若自读自赞的,我还要骂他臭美呢。说也奇怪要是我不喜欢的东西,只要说一句“这篇不大好”他就不肯发表。有时我问他你怪不怪我老是这样苛刻的批评你,他总说:“我非但不怪你,还爱你能时常的鞭策,我不要容我有半点的‘臭美’,因为只有你肯说实话,别人老是一味恭维。”话虽如此,可是有时他也怪我为甚么老是好像不稀罕他写的东西似的。 其实我也同别人一样的崇拜他,不是等他过后我才夸他,说实话他写的东西是比一般人来得俏皮。他的诗有几首真是写得像活的一样,有的字用得别提多美呢!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气。它的体格真是高超,我真服他从甚么地方想出来的。诗是没有话说不用我赞,自有公论。散文也是一样流利,有时想学也是学不来的。但是他缺少写小说的天才,每次他老是不满意,我看了也是觉得少了点甚么似的,也不知道是甚么道理,我这一点浅薄的学识便说不出所以然来。 洵美叫我写摩的《云游》的序,我还不知道他这《云游》是几时写的呢!云游!可不是,他真的云游去了,这一本怕是他最后的诗集了,家里零碎的当然还有,可是不知够一本不。这些日因为成天的记忆他,只得不离手的看他的信同书,愈好当然愈是伤感,可叹奇才遭天妒,从此我再也见不着他的可爱的诗句了。 当初他写东西的时候,常常喜欢我在书桌边上捣乱,他说有时在逗笑的时间往往有绝妙的诗意不知不觉的驾临的,他的《巴黎的鳞爪》《自剖》都是在我的又小又乱的书桌上出产的。书房书桌我也不知给他预备过多少次,当然比我的又清又洁,可是他始终不肯独自静静的去写的。人家写东西,我知道是大半喜欢在人静更深时动笔的,他可不然,最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离不了我,除我不在他的身旁。我是一个极懒散的人,最不知道怎样收拾东西,我书桌上是乱的连手都几乎放不下的,当然他写完的东西我是轻易也不会想着给收拾好,所以他隔夜写的诗常常次晨就不见了,嘟着嘴只好怨我几声,现在想来真是难过,因为诗意偶然得来的是不轻易来的,我不知毁了他多少首美的小诗,早知他要离开我这样的匆促,我赌咒也不那样的大意的。真可恨,为甚么人们不能知道将来的一切。 我写了半天也不知道胡诌了些甚么,头早已晕了,手也发抖了,心也痛了,可是没有人来掷我的笔了。四周只是寂静,房中只闻滴答的钟声,再没有志摩的“好了,好了”的声音了。写到此地不由我阵阵的心酸,人生的变态真叫人难以捉摸,一霎眼,一皱眉,一切都可以大翻身。我再也想不到我生命道上还有这一幕悲惨的剧。人生太奇怪了。P3-5 序言 1 提起民国才貌双绝的女子,要数林徽因和陆小曼最负盛名。 作为那个时代的明星人物,她们的婚恋比才情更博人眼球。前者理智地选择了与最适合自己的人结婚,却被后人痛批为“虚伪的心机女”;后者浪漫地离经叛道,嫁给自己最爱的人,仍被人指责为“任性的做作女”。 纵观她们的一生,林徽因仿佛是更多女性争相效仿的对象,她智慧、克制,一辈子被爱她的人宠溺着。讨厌她的人,多半也艳羡她的生活。 而陆小曼则任性地挥霍上天的馈赠,将一手好牌打烂,前半生如带刺的玫瑰,妩媚妖娆,令人仰止;后半生却在风雨中摇曳,告别爱情、财富与美貌。 但若有人问我更偏爱谁,我会毫不犹豫地答,陆小曼。她虽没有张幼仪的得体,林徽因的清醒,但没有人比她活得更痛快。 她是真正“不装”的人,爱恨分明,毫不伪饰。在包办婚姻盛行的民国时期,她勇敢地反叛世俗,执着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说“人生苦短,不用太认真,要及时行乐。”于是她做事从心所欲,活在当下。人们说她浪费了天赋和才华,没有下苦功夫多加练习。可她画画、唱戏、跳舞皆出于热爱,而非渴求他人的认可。 徐志摩死后,她活在此起彼伏的谩骂声中,身边不少朋友亦渐渐远离了她。然而,面对争议,她亦从未有过回应,她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支持与同情,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心。 她的人生因天才诗人徐志摩的出现与离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记住了她“徐志摩遗孀”的身份,也因纷飞的八卦与误解,遗忘了真实生活中的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2 1903年,陆小曼生在上海,长于北京。 父亲陆定是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后为国民党高官,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多年,家财颇丰。母亲吴曼华是江南的名门闺秀,典型的文艺女青年,有深厚的古文基础,又擅笔墨丹青。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陆小曼的气质里不仅有江南的灵秀清丽,亦有北方的飒爽大气;有母亲的绘画天赋,亦有父亲的社交才华。 她生性聪慧,从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精通英文、法文,写得一手蝇头小楷,能弹钢琴,会写作,长于绘画。 著名画家刘海粟称赞她说:“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凿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 15岁那年,在圣心学堂就读时,她的油画作品就被一位外国人以200法郎的价格当即买走。 17岁时,她进入北洋政府外交部,从事接待外国使节工作,镇定从容,胆大机智。 一回,法国的霞飞将军访问中国,见中国的仪仗队动作凌乱,忍不住嘲讽:“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吧,姿势干奇百怪!” 小曼听了,用熟练的法语笑着说:“没什么不同,大概因为您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英雄,大家见了您不由得心情激动,所以动作乱了。” 多巧妙的回答,既挽回了国家的颜面,又顺势取悦了法国将军。 她有极强的国家荣誉感,面对外宾的恶意,绝不视而不见。……赓提过复婚,曾经的暖昧对象胡适想要为她安排生活,宋子文、宋美龄的弟弟宋子安也想与她约会,但陆小曼都一一拒绝了。 她选择与按摩名家翁瑞午一起走了三十年。志摩在世时,曾将小曼托给他照顾,但小曼对他“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她说,她与翁瑞午并无苟且,只是后来治病,年深日久,才委身于他。 1965年4月3日,63岁的她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唯一的遗愿是和徐志摩合葬。 这个要求被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拒绝了。 小曼的一生,有过风花雪月、纸醉金迷,也有寒蝉凄切、清心寡欲,曾受过万千宠爱与追捧,也惹得非议满身。但她有她难得的超脱、纯粹与深情。 徐志摩曾写道:“案上插了一枝花便不寂寞,最宜人是月移花影上纱窗。” 陆小曼就是那枝花。 后来,徐志摩去世,小曼坚持买鲜花送给志摩,她说:“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象征,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 花在,志摩的爱就在,爱在,小曼便不寂寞。 6 看了以上内容,你是否也发现了一个自己未曾了解到的陆小曼? 为了更全面、多维度地还原真实的陆小曼,破解误读,十点读书携手蓝狮子图书,推出了这套可接受个性化定制的陆小曼选集,不仅囊括了散文、诗歌、书信、小说、戏剧等体裁,还收录了她的代表画作。 为保持本书的原汁原味,我们在摘编本书时保留了作者手稿中内容,未做过多修改,以展现当时的语言文字风格。 我们还发出众筹邀请,希望集众人之力,再现这位民国才女真实的一生。在此,感谢参与活动的各位小伙伴,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选集,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书评(媒体评论) 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小曼是一位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刘海栗/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陆小曼老师 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床人院本的传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小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611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2017081426 |
中图分类号 | I216.2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