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承浩、陶祎珺编著的《寻访上海古镇民居/上海城市记忆丛书》主要记述上海古民居历史渊源与发展,从民居扎根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起,谈到社会经济对民居发展的影响,以及地方风俗、礼仪等在民居中的体现,并着重介绍了民居的类型、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立面处理、结构构件、建筑细部,最后向读者介绍上海近四十余处典型民居作为实例鉴赏,并提供读者自助考查路线,便于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能够实地去探访这些历史瑰宝。
图书 | 寻访上海古镇民居/上海城市记忆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娄承浩、陶祎珺编著的《寻访上海古镇民居/上海城市记忆丛书》主要记述上海古民居历史渊源与发展,从民居扎根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起,谈到社会经济对民居发展的影响,以及地方风俗、礼仪等在民居中的体现,并着重介绍了民居的类型、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立面处理、结构构件、建筑细部,最后向读者介绍上海近四十余处典型民居作为实例鉴赏,并提供读者自助考查路线,便于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能够实地去探访这些历史瑰宝。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生存空间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社会经济影响 第二章 礼仪空间 (一)朝廷律规 (二)传统习俗 (三)风水学说 第三章 经商空间 (一)交通 (二)市镇 第四章 居宅类型 (一)农民住宅 (二)镇民住宅 (三)地主富商住宅 第五章 平面布置 (一)面宽与进深 (二)埭与进 (三)分隔与组合 第六章 平面功能 (一)天井 (二)厅堂 (三)卧房 (四)灶间 (五)其他 第七章 立面处理 (一)建筑层高 (二)大门与内门 (三)屋顶与山墙 (四)外墙与内墙 第八章 结构构件 (一)基础 (二)柱础 (三)梁架 (四)卷棚 第九章 建筑细部 (一)窗户 (二)斗拱 (三)花篮 (四)斜撑 (五)雀替 (六)挂落 (七)栏杆 (八)雕刻 (九)庭院 (十)家具 (十一)楹联匾额 (十二)地坪 第十章 实例鉴赏 (一)陈桂春住宅 (二)黄炎培故居 (三)陶长青古宅 (四)张闻天故居 (五)敬业堂 (六)润德堂 (七)钟惠山住宅 (八)高桥蔡宅 (九)恭寿堂 (十)高桥印家花园 (十一)仰贤堂 (十二)高行杨家宅 (十三)王松云住宅 (十四)高行喻宅 (十五)张江艾宅 (十六)杨斯盛故居 (十七)新场老宅 (十八)张信昌住宅 (十九)苏局仙东湖山庄 (二十)南春华堂 (二十一)马相伯故居 (二十二)史量才故居 (二十三)兰瑞堂 (二十四)王冶山住宅 (二十五)葆素堂 (二十六)松江费宅 (二十七)杜氏雕花楼 (二十八)张祖南宅 (二十九)朱家角舒宅 (三十)课植园 (三十一)潜研堂 (三十二)秦大成古宅 (三十三)咸宜堂 (三十四)世春堂 (三十五)九间楼 (三十六)书隐楼 (三十七)田耕堂 (三十八)姚家古民居 (三十九)朱学范故居 (四十)程十发祖居 参考文献 相关术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访上海古镇民居/上海城市记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娄承浩//陶祎珺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680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首版时间 | 2017-04-01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2017058311 |
中图分类号 | TU241.5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