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叶辛著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以爱情为主线,着意描绘几种类型知识青年的性格、理想和命运,刻划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不同的典型形象,读来引人思索,使人激动,激人上进。这部书文笔清丽,描写细腻,通篇洋溢着上海知识青年在贵州山区生活锻炼的浓郁的生活气息。

内容推荐

叶辛著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是“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系列之一。

目录

总序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后记一:遥远的猫跳河谷

后记二: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叶辛年谱简编

试读章节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收工了。

鱼鳞状的晚霞在西天边抹出一片桔红色,像是婴儿露出的甜甜的笑靥。

“慕容支!”走近寨口堰塘的收工行列后头,响起一声清脆的叫喊。

热闹喧嚷的妇女行列,大家嘻嘻哈哈,说笑不停,都没注意这声呼唤。

“慕容支,你等等我。”清脆的叫喊声又起,比起先还急促些,“有事儿同你讲!”

人群里还是没人应声,有个中年妇女推了推自己身前的姑娘,她只顾埋着头往前走,一点也没听见伙伴的呼喊。中年妇女在她肩膀上推了两下,又拍了两掌说:

“小慕,”山寨上的妇女,不习惯叫慕容这么个双姓,照对所有知识青年的称呼习惯,喊她“小慕”,“刘素琳在喊你呢,等等她。”

慕容支应声仰起脸来,诧异地眨了眨明朗温和的大眼睛,白里泛红的面颊上升起了两朵红霞,她刚要发问,后面刘素琳的喊声又起了:

“慕容支,等等我。”

慕容支从肩上卸下锄头,走出妇女行列,等着同户的小刘。她不知干练豁达的小刘将对自己说些什么,抬头向后张望妇女行列走进寨子乐呵呵的说笑声渐渐消融进各家各户的院坝里去。

刘素琳走到慕容支跟前;神情异样地瞥了她一眼,往寨路上望了两眼,又回头向她们走来的路上瞅了瞅。

“小刘,什么事?”慕容支轻声问道。热情洋溢的刘素琳一向是嘻嘻哈哈的乐天派,什么话在肚子里也藏不住,今天变得这么小心翼翼;倒有些使她好奇了。

刘素琳并没回答慕容支的问话,又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大概是觉得这儿实在不能讲悄悄话,便果断地拉起慕容支的手臀,说:

“走,到那边去说。”

她伸手指着寨子外头红土坡上的慈竹林边。

初秋天,慈竹都己返翠。竹杆变成弱翠色,竹叶子像条鱼,一眼望进去,竹林里密密簇簇的,很是繁密。谁都知道,编箩筐、背兜、提篮、囤箩,砍实用的竹子,这个时节最好了。不过,慈竹林是生产队的竹园,又临近寨子,不会有人在竹林里砍竹,也没人愿钻进那么密的竹林去玩耍。

两个姑娘走到红土坡边,这儿地势很好,背靠竹林,身前一条上坡去的小路,有人走过,一眼就能看见。是个说悄悄话的好地方。

刘素琳东张西望着,探查左右有没有人,一向耐心的慕容支倒有些沉不住气了,什么话这么机密呀,她又问:  “到底有什么事呀?小刘。”

这一问,刘素琳把脸转过来向着她了。刘素琳的个子比慕容支高半个脑壳,沉静的眼睛,双眼皮儿,细嫩的皮肤已在几年的山寨劳动中晒得黝黑黝黑的。她的两眼定睛地望着慕容支,却并不说话,露出一脸的探究神色。

慕容支微笑了一下,说:“小刘,有什么事,尽管说吧,看你,平时那股干练劲儿,到哪儿去了!”

“你要说实话。”刘素琳一点也没笑,反而语气庄重地说,神情显得格外严肃。说完,她又睁大双眼,用那种探究的眼神望着慕容支。

慕容支白留的脸上顿时变得绯红绯红,直红到耳朵根。刘素琳不难看出她脸上的红潮,也不难看出她明朗温和的大眼睛里闪出的光采。

刘素琳看明了这两点,两边尖尖的嘴角不由得蠕动了几下,露出一股失望、颓丧的神色。

P1-2

序言

1995年,出版我第一套创作丛书“叶辛代表作系列”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简短的总序,粗略地回顾了一下创作二十年的经历。记得这套包括《蹉跎岁月》《孽债》的书,当年印了六万多套,很快售完了。可能是受这件事影响,出版社又在1996年推出了十卷本的《叶辛文集》,我又写了一篇稍长点的总序:《三个三十一日》,叙述的是二十年的经历和我写作的关系。这套书印了一万三千零三十套。一万套是平装本;三千套是精装;另三十套是手工的布面精装,出版社原想做成收藏编号本的。后来社长和责编告诉我,印刷厂只有一位老工人能做绸面的手工精装,半年时间只做了三十套,老工人病了,拖得时间太长,社里决定只做这三十套。因为是特别制作,定价自然高一点,比平装的高出一倍还多。除了社里留两套书,其余二十八套书,有红绸封面和白绸封面两种,各十四套,我全用稿费买下了。

二十年时间又过去了,这套书在市场上也难觅踪影了。

和这两套书有关的记忆,有很多。但是最难忘的是两件事,都和签售有关。头一件是1995年4月,在徐州新华书店,一个上午签了三千一百本书,时间延续到下午一点以后,书没了,读者们仍围着不走。

第二件事仍然是在江苏省,溧阳县城,1996年的夏秋之交,出版社除了单行本和三卷本,同时运去了六十套《叶辛文集》,一个下午全都签售完了,也是大大出乎人意料的。十卷本的书,在好几个省会城市,往往只能签出十几二十套。而在小小的溧阳县城,六十套还不够,是令我这个作者难忘的。

安徽文艺出版社和我商定的这套八卷本文集,是从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出版的三十几本长篇小说中选出来的,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我说过,作家的劳动和农民很相似,昨天写作,今天写作,明天也写作,用自己的作品和读者对话,和读者交流沟通。

我也说过,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深深地吸引读者,重重地叩击读者的心灵乃至令人震颤,久久地令读者深长思之、咀嚼回味。

我还说过,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要经受读者的评价,经受时间的洗刷,经受漫长历史几十年、几百年的考验。我有说过,作家的名字是写在读者心上的;优秀的出色的伟大作家的名字,是写在人民心上的。

说过的话不要过多重复,愿关心我的读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喜欢我的这套长篇小说丛书。

叶辛

2016年2月8日 春节

后记

那是1979年,初秋时节的8月,有雨,是那种山乡里的霏霏细雨。猫跳河谷里已经凉爽下来。我接到一封信,小信封,右下角印着《收获》两个手写体的红字。拆开信,信也是用印有“收获”两字的便笺书写的。字迹是陌生的。两三年以后,我知道这是《收获》的邬锡康写的信。信极简洁,只是以例行的语言通知我:尊作《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阅,决定刊发于今年的第五、第六期《收获》。望以后多加联系。不需一分钟,我就把信读完了。但这封信带给我的喜悦、带给我的激励却是重大的。记得是1978年的夏天,我在这偏远得近乎蛮荒的猫跳河畔写完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深秋时节,回上海筹办婚事时,我听说《收获》杂志即将复刊,就把小说送了去。《收获》杂志的肖岱对我说:像你这样听说我们要复刊,送稿来的老、中、青作家很多。你拿来的又是长篇,我们人手不多,我们只能按送来的先后顺序处理,你恐怕得耐心一点等。我表示有这耐心。1979年元月,在上海办完婚事,我便又回到了山高谷深的猫跳河峡谷,这是个小小的水电站,是我新婚的妻子工作多年的地方。而我那时,仍还是一个知识青年。春天,妻怀孕了。她白天下峡谷深处的厂房去上班,我呢,每天坐在石头房子的小屋里,守着一张油漆剥落的三抽桌,书写着新的小说。从4月1日到7月24日,我已写完了一部20余万字的长篇《风凛冽》。一来怕山乡的邮路上有闪失,二来我总还惦记着搁在《收获》的那部小说。虽然我说过我有耐心,可时不时总要想:他们读了我的小说,会不会用呢?这期间我休息了一个星期,陪着妻去赶场,每天买回比往常多一点的菜改善伙食,和电站上的老少职工下棋、闲聊、打扑克、逮鱼,和妻散步去到附近的村寨,过安澜桥、观溪水飞瀑、采摘野花野果。或者干脆坐在河岸边的石头上,仰脸瞅着两岸的悬崖峭壁,倾听猫跳河谷的流水声拐着弯远去、远去。

从8月1日起,我又开始书写一部长篇小说《蹉跎岁月》。白天妻上班,我埋头写,夜间妻入睡了,我拿张报纸罩住灯光也写。每天一节,写得辛劳却也顺畅。夜半三更,妻翻身醒来,眯缝着眼睛对伏案苦思冥想的我说:“一本交出去了,还没回音。你新写出一本压在箱底。这会儿,第三本又开始了,你总得等等人家看怎么说啊!”

不怪妻这么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也总在忐忑不安地期待着关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消息。

《收获》的信,就是在这当儿来的。这封信鼓舞着我创作的激情。9月底,《蹉跎岁月》写完了。遂而我又把它交给了《收获》。

第二年,1980年,《收获》的第五、第六期上刊登了《蹉跎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看到了我在刊物上连续发表的三部长篇小说,决定以三部曲的形式及时地出版。

读者诸君一定看出了我还没写下的那句潜台词:我感激最早发表这三部长篇小说的《收获》和《红岩》杂志。

1995年3月1日 于上海

2007年4月25日 修订于重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叶辛长篇小说精品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9329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628123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