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内容
编辑推荐

果壳网自然控为你讲述的《鸟与兽的通俗生活》:从爱情到生存,从娱乐到哲思,带你感受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它们的生活。

鸟兽和人类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过我们对他们所知甚少,跨物种的交流往往有很多误会。好在,很多博物学家通过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为了爱情赴汤蹈火吗?他们也为了生存奋力拼搏吗?他们也有娱乐生活吗?他们也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吗?他们也和人类一样被误会,被伤害吗?……

内容推荐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为果壳网“自然控”主题站讲述的鸟兽故事。

鸟与兽和人类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过我们对它们所知甚少。好在,很多博物学家通过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它们的真实生活。它们也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爱情,也奋力拼搏求生存,也因为环境变化而苦恼,也会被误会、被伤害——《鸟与兽的通俗生活》中鸟与兽的故事可能会让你惊讶,也可能会让你开心。作为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物种,我们都需要爱与自由。

目录

一 不追求真爱的不是好鸟

裸婚?鸟都不鸟你

江水不给力,没心思谈情说爱

莫把我们的“爱情”当地震先兆

忠贞有假?

是男是女靠竞争

爱我就请吃掉我

“鹿羊恋”是浪漫典范?

听寂寞在唱歌

二 安居乐业才是好日子

熊牙利!熊猫凶猛!

好品味的素食主义狼

搬家搭个“顺风车”

组队飞行,大雁为什么摆“人”字?

毛毛虫,保持队形!

被人误解很深,旅鼠压力很大

地道保卫战

当小鸟挑战大鸟

被奇怪的东西附体了!

攻击与复仇,自然之道?

陆龟打哈欠传染吗?

三 做明星亦我所欲也

《里约大冒险》的那些角儿们

鹦鹉你们伤不起

哈利·波特的宠物你养不起

提升嗅觉,成为哈利·波特般的蛇语者

沙丁鱼大迁徙

黑猩猩传奇

预言奥斯卡的对眼负鼠

喜羊羊:山羊,绵羊,还是混血儿?

饿不死的灰太狼,什么都能吃吗?

四 我是谁?

母鸡能打鸣,公鸡会下蛋?

男女搭配,活活受罪

成双成对的,未必是鸳鸯

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到底是什么鹿?

那些名字很难认但是很好吃的鱼们

江湖传说!谁是最大的淡水鱼?

鲎虫:起什么哄,没见过活化石啊?

认清鳗鱼再下嘴

谁能不爱海蛞蝓?

鹫龟合作,砸人没商量

天下乌鸦一般黑吗?

也曾梦想,拍一张彩色照片

五 同一个地球上的生命要相爱

熊出没注意——站直喽,别趴下

天堂里,小白熊永远孩子气

别把海象和海豹不当北极特色

大鱼年年有,也曾特别多

蜱虫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过年放生真的是积德吗?

鼻孔朝天怕下雨?无辜的缅甸金丝猴

“血燕”真的存在吗?

试读章节

房在手,跟我走!

正如不愿意裸婚的人一样,有些雌鸟会把雄性是否可以提供好的婚房作为选择配偶的依据。

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园丁鸟(包括园丁鸟和亭鸟),是鸦科鸟类的近亲,生活在雨林、桉树林或灌丛中。大多数园丁鸟的雄鸟都会在森林地面上清理出一个空间,用树枝编织一个特殊的“建筑”,并用蜗牛壳、花瓣、叶子,甲虫的鞘翅,鹦鹉鲜艳的羽毛甚至塑料片来装饰它们的“房子”。

部分种类,如冠园丁鸟(Amblyornis macgregoriae),褐色园丁鸟(Amblyornis inornatus)的建筑会像座小凉亭——围绕着小树用树枝达成一个两台状的建筑。褐色园丁鸟的整个建筑的直径可达5—6米,包括一个围绕小树建造,顶部完全用茅草覆盖的凉亭,凉亭中有数根柱子支撑。在入口的前面是一个用各种鲜艳物品铺成的“花园”,雄鸟会在花瓣枯萎前更换花园中的“鲜花”,不断翻动和摆弄自己的装饰物;也会找机会闯入邻居雄鸟的家中,偷走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带回自己的花园。

另一些种类,如缎蓝园丁鸟(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则用枝条搭出两侧墙,形成一小段林荫走廊状的建筑,再用喙碾碎色彩艳丽的浆果,用浆果的颜色涂抹走廊的墙壁;也会有一些花瓣,羽毛等装饰物铺在走廊的前后。

雌性的园丁鸟会很仔细地审视雄性园丁鸟精心搭建和维护的建筑,长时间观察,挑选。如果雌性园丁鸟对这个建筑满意,就会伏身并抖动自己的羽毛,让雄鸟骑上来,仅用时几秒就可完成交配。

虽然每只雄园丁鸟都努力打造华丽的“婚房”,但只有不到10%的雄园丁鸟能够与雌鸟交配,剩下90%的雄园丁鸟在整个交配季节连一次交配机会都得不到。

澳大利亚马里兰大学生物系博士Gerald Borgia曾在22个缎蓝园丁鸟的“林荫走廊”设立红外线相机,并移走其中11个走廊中的装饰物来研究这些建筑和雄鸟获得交配机会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色的羽毛、蜗牛壳和黄色的叶子的数量与交配的成功几率呈正相关,同时,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密度也很重要。Borgia认为这种“建筑”代替鲜艳的羽毛,向雌鸟传达了建造者的基因质量,平庸的雄性承担不起这种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优秀的雄鸟则能建造更高质量的建筑。根据Borgia的记录,曾有缎蓝园丁鸟先后吸引到多达33只雌鸟与其交配。(这只缎蓝园丁鸟,打造的必定是超级豪宅吧!)

雌性园丁鸟在与选中的雄性交配后,并不会和雄鸟在这美丽的建筑中一起生活和抚育后代。它会回到自己造的巢中,产下两枚卵,自己孵化养育雏鸟。

不同于园丁鸟,雄性织雀用草编成的球状巢穴则真正的用于繁殖后代。织雀,又名织布鸟,是麻雀的近亲。雄鸟用草在枝条上编织一个基础框架后,便会让雌鸟前来评判。雌鸟会选择满意的巢与雄鸟交配,等雄鸟完成整个巢之后,雌鸟就会产卵。在这期间,不少年轻的雄鸟要把未完成品一遍遍拆掉再重新编织以求获得雌鸟的青睐。

没房不要紧,有点技能很重要

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如园丁鸟和织布鸟一样“手巧”,会建造“婚房”讨雌鸟欢心。有些鸟儿会通过向雌鸟展示华丽的羽毛来展示自己的健康与优良血统。但是仅羽毛展示往往是不够的,为了获得雌鸟的青睐,雄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生活在哥斯达黎加雨林中的长尾娇鹟(Chiroxiphia linearis),又名长尾侏儒鸟,这种鸟类的小伙子们压力就大多了。虽然它们有着宝石般艳丽的羽毛,但除了觅食和休息,向雌鸟展示爱的情歌和舞蹈几乎占据了余下的生活。

繁殖季一到,长尾娇鹟小伙子们就会和主唱大叔组成乐队,成员数量在2到3只之间。乐队中的主唱发出类似黄鹂的叫声,“嘟来嘟”,年轻的雄鸟则要努力和主唱音调匹配,以保证乐队合唱达到完美的一致。这个旋律会在一小时内被重复近千次,直到吸引一只雌鸟前来评判,随后乐队的舞蹈展示就开始了。

在雌鸟选择那个她认为最满意的乐队组合后,乐队中的主唱便示意自己的伙伴离开,并单独向雌鸟跳舞求爱,然后交配。对于这个最佳乐队的其他成员来说,他们会等待主唱死去或消失,这样就可以代替主唱的位置。幸好,线尾娇鹟的寿命可达15年,年轻人等得起,但能等到机会的雄性娇鹟也不多。研究者对一个有80只雄性线尾娇鹟的地区进行研究发现,在10年里,与该种群内90%的雌鸟交配的,只有5只雄鸟。对于一个乐队组合的主唱来说,一年中可能被多到50只的雌鸟选中。而做学徒的小伙子,要跟着主唱练习300万次“嘟来嘟”,进行1000个小时舞蹈训练,才有可能成为主唱。甚至雄性娇鹟会累死在“跳舞”上,只有那种熬得住辛苦,寿命最长的雄鸟才有繁殖的机会。

另一些鸟类,如部分猛禽和燕鸥的雌鸟会像幼鸟一样向雄鸟乞食。一方面,雄鸟的喂食可以补充雌鸟产卵和孵化所需要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雌鸟会以此测试雄鸟是否有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可以为永远不会饱的幼鸟带回充足的食物。

在南北极之间迁徙的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是最著名的候鸟之一,其迁移距离是已知动物中最长的。在繁殖前,每一只雄燕鸥都会努力捕鱼并将其叼在嘴里,在繁殖地上空飞行,等候雌燕鸥的挑选。雌燕鸥会检视这些礼物的大小是否合适,太小或太大的鱼都表明雄燕鸥能力或经验不足,只有能够稳定提供大小适中食物的雄鸟,才会被选中和雌鸟共同繁育后代。P5-12

序言

作为一个科学传播工作者,我给朋友们带去的惊诧或许并非那些颠覆常识的知识,或者出人意料的细节,而是我的中文系专业出身。“文科生为什么要来搞‘科普’”,这是我最常被问及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久了,不免就总会绕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上去。这话是子曾经曰过的,当然是好话。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从什么文本中都能抓取到有用的东西,读《诗经》碰到雎鸠、蝤蛴、白茅、飞蓬之类的名物,自然免不了多看两眼,暗暗记下来,更不用说《駉》里面十来种马的名目了。

自然世界是一本远比《诗经》大得多得多的书。好奇心同样驱使人探求每一种草木鸟兽与其他种类的不同,探求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恰当的位置。作为一个好奇心过剩的人,或者说“知识收集癖者”,我也不会放过这么有趣的工作。

2006年年底,七国科学家参与的“长江淡水豚类调查”基本确认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在随后的报道过程中,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亚目”、“总科”这样的分类单元,才知道白鱀豚和江豚是相去甚远的两个物种。或许这就是新思路的开端,当时我正好又有大把空闲时间,便全数投进了动物分类这个领域。后来又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密集接触瘦驼、刘夙、邢立达、外星兔这些专业人士——在这本书里,在果壳网,都能读到他们的文章。

从动物分类向前推进,我笨拙地踏进了博物的广阔领域。接下来,又以此为起点尝试着了解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进而扩展到更多的领域。作为一个“知识收集癖”爱好者,我不会放过博物学的任何一个分支。虽然每一种都只是浅尝辄止,但已经足够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了。

至少以个人经验而言,对自然鸟兽知识的了解和探究,是一种将普通人带入科学领域的有效方法。

说到自然鸟兽的知识,当然免不了让人想起“博物学”和“博物学家”。很多很多年前,在古代中国的士人中,也有一群“博物学家”,实际上,“博物学”这个词本身就来自晋人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一书。在他们的著作中,时常能见到思维奔放、不拘小节乃至附会杜撰出来的内容。我曾经写过一本《想象中的动物》,书中对此进行了戏仿。比如对老虎血液一种奇特功效的描绘:

《抱朴子》提到了虎血的奇妙用处。在每年三月三日这一天,取白色老虎的皮毛、草鞋的鞋带、浮萍碾成粉末,用新鲜的虎血调和成丸。然后将这个丸子当成种子,种入地下。隔年就可以有收获。虎血种子每年生长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让它连长七年,陆续收集这七种不同的种子,磨成细粉后用蛋液调和,敷在鼻子上,干后撕下,有去黑头的效果。

对称性、数字崇拜、仪式感、混乱列举、语焉不详的口气以及东方情调的臆想,勾兑成一种迷人的,抒情性的生活场景——虽然这样的经验与近现代意义上的博物学判若云泥,但它们之间依然可以抽取出某些相似的东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它们往往是无直接用处的,足以被视为“屠龙技”;它们同样轻快,节奏鲜明,适于充作谈资;当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存在的时候,又都具有陈列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作炫耀。

2011年夏天,法国纪录片《海洋》在国内公映。我感慨说看这个片子得配上“自然控”的“人肉评论音轨”,详细解说片中各种瑰丽生物和百态行为。但很快引来网友的反驳:“没必要,片子的目的是要人们珍惜保护好大海,书呆子气的解读只会削弱这个主旨的传播。”

确实,自然本身的绚烂细节已经足够叫人惊喜,叫人击节赞叹了。但如果想要理解自然之美,进而保护好这些美,那么光靠惊喜和爱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厘清每一个物种在生命序列中的位置,它们的习性与要求;需要从技术细节入手,理解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

自然不是抒情性的。自然是生生不息的分裂,是细节与真相的堆积,是许多人无法直视的“血腥爪牙”。

自然的门虚掩着,你可以一边等待,一边欣赏巨大门环上的奇异纹理;你也可以推开门,走进去,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

徐来

果壳网主编

书评(媒体评论)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的博物学教育、动物科普的缺乏,公众对动物的了解有限而又有很多误解,这本《鸟与兽的通俗生活》风趣的文字配以多幅栩栩如生的手绘插图,汇集果壳自然控多篇精彩的文章,从物种演化、动物分类、动物行为等诸多方面以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角度诠释动物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用通俗的语言拉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佳作出现。

——奚志农 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

想要理解自然之美,进而保护好这些美,光靠惊喜和爱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厘清每一个物种在生命序列中的位置,它们的习性与要求;需要从技术细节入手,理解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

——徐来 果壳网主编

之于禽兽之书不为鲜见,然标新立异者寥若晨星。众作者,活跃于各自研究领域,圭璋特达,瑰意琦行。以禽兽的“通俗”生活为脉络,内容之翔实,文笔之细腻,措辞之严谨,大有斩除庸俗、低俗、媚俗,匡谬时弊,以正试听之势。余不敢狂言此书乃旷世奇作,但于读者,可细细赏析,或将受益匪浅;于国内科普界,乃有强心剂之效。是为荐。

——张劲硕 动物学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策划总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果壳guokr.com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99004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5-4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