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奏鸣曲/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肖复兴所著的《青春奏鸣曲/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精选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主题,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人生智慧,都能够对今天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启迪。

本书附注了简洁的导读性文字,力求在某一方向上打开我们的思维,青少年读者不妨将之与一般教科书上的讲述两相对照,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启示。

内容推荐

肖复兴所著的《青春奏鸣曲/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采用了典型的现实主义方法,叙写了两代人不同的人生、命运、追求、情感和价值观的故事;用精细的艺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地揭示了这种“不同”的鲜明反差,而这种反差,无论是九十年代的年轻人还是现今的年轻人,都能感同身受,都会感到亲切并发人深思。

目录

导读 米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尾声

试读章节

有些事,没头没尾,有些事,一开始就是结尾。

咖啡厅的灯光,与别处的灯光不大一样。这里的灯光不会像马路上或广场上的灯光一样无遮无拦,而永远那么迷离、朦胧。灯光是室内的魔术师,一下子把屋子装点成另一副模样,是壁纸、地毯或各类装饰无法比拟的。这家名为“小小咖啡厅”的灯光设计很有些古典抒情的情调,特别适合中学生的口味,加之它价格适中,冷、热饮兼顾,服务也很周全,是附近中学生常常聚会或约会的地方。

米兰不常来,今天却坐在这里。

厢式靠背其实很舒服,她却总觉得硌得慌。音响里正播放着曼托瓦尼的《鸳鸯茶》,大概是老板特意选择的。米兰却认为这是曼托瓦尼最差的一支曲子。曼托瓦尼拥有无数支旋律优美的乐曲,这支节奏性过强、打击乐过多的《鸳鸯茶》实在应该让给詹姆斯·拉斯特,或者保罗·莫里哀。

身着红色旗袍的小姐风摆柳枝地袅娜走来,问米兰要什么,米兰点了一杯热咖啡,小姐奇怪地眨眨眼睛,好心地问:“这么热的天,喝热咖啡?”米兰点点头。

米兰心里好不舒服。今天,实在是个倒霉的日子。一清早,她便“倒霉”了,偏巧家中没了卫生纸,还得跑到街上现买,已经是倒霉的征兆。下午,最后一班邮件到了,依然没有她渴望的通知书。她已经不抱希望了,分数摆在那儿,离分数线差着二十来分,但不到黄河不死心,她总还抱着一线希望,能有奇迹像街头崩爆米花一样突然崩出一盆雪白雪白的玉米花来。没有。没有她的信。只有爸爸的晚报。她恨不得把信箱箱底翻烂了,仍然没有。

像是石头彻底沉进水底,再没有浮上来的可能了。米兰突然觉得自己如一连多日绷得紧紧的弦一下子断了一样,浑身上下没有了一点力气。家里空落落的,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她的心里涌出一种难以诉说的滋味。此刻,她不想有人安慰,又盼望能有人给她安慰;她想独自把这一杯苦咖啡喝掉,又怕这份孤独带给她吞咽不下的苦涩……

她来到了小小咖啡厅。

小姐把热咖啡端上来了。米兰望望她,猜想她大概年纪还没有自己大,竟无端地羡慕甚至妒忌起人家来。她现在觉得谁都比自己强,比自己幸运,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

《鸳鸯茶》还在响着,这首倒霉的《鸳鸯茶》!

米兰闭上眼睛,逼迫自己什么也别想。事已至此,再想什么也没有用。收尾了,该像演出一样辉煌地谢幕就去辉煌地谢幕,该像倒破烂就把破烂倒干净完事。自己已经命中注定是处理品了,无法与那些幸运者登台亮相一决雌雄了。18年的生涯,第一次人生搏斗,她米兰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还说什么?还想什么?

米兰双手抱着咖啡杯,并不去喝。杯很热,热气通过手心传遍全身,浓浓的香味像长上翅膀一样,轻轻飘散着。眼泪从她紧闭的眼睛里流了下来。她不去擦,她真想扑在谁的怀中大哭一场才痛快!谁呢?像小时候,扑在妈妈的怀里?现在,她见了妈妈就像耗子见了猫。自从分数一下来,妈妈一是眼泪多,二是话多,最怕的是眼泪和话一起多。妈妈一见那分数就清楚一切都完了,任是下三天三夜大雨,也不会有一滴希望的雨点意外而幸运地掉在米兰的头顶了。

P9-P11

序言

在为中学选编的“郭沫若诗歌读本”的“序言”中,我曾经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郭沫若的青春写作属于20世纪之初,在那样一个除旧布新的历史转换时期,留学东洋、目睹世界景象的郭沫若以青春的激情和自信勾勒着他理想的新天地、理想的新生命,没有这番激情就没有现代中国文明的动力;同样地,一个世纪之后,我们继续走到了一个新旧更替的关节点上,历史继续召唤着中国的青春代。但是,青春代是否都如郭沫若当年那么主动、自信和胸怀宽大呢?阅读今天的‘青春文学’,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敏锐,很多的聪慧,很多的感伤,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其实当年的郭沫若都有过仔细而深刻的表达,在他的诗歌、小说与自传当中,只是常常为一味‘逐潮’的人们所不知罢了;但是,平心而论,与当年的青春郭沫若相比较,今天的抒情却少了一份天狗的雄健、凤凰的昂扬与‘太平洋抒怀’的阔大与气势,新世纪的青春有理由从逼仄中冲决而出,从自恋中升腾开去,那么,回头细读郭沫若,或许就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这里道出的其实是我对当今青少年阅读状况的基本认识。追逐青春、享受青春永远也不需要理由,但是,什么样的文字最有资格成为我们青春的伴侣却实在大有讲究。郭沫若式的青春文学并不只有灵敏和感伤,更有雄健、昂扬与阔大,这就是文学经典的意义。

生命的成长需要它的伴侣,它的朋友,它的导师,而文学经典就是我们最好的同行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记录的是那些曾经的“青春代”,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和今天的我们一起梦想,一起失落,一起挫折,又一起忧伤和一起求索,他们的体温温暖了我们,他们的思考启迪着我们,他们的奋斗鼓舞着我们,于是我们也有了勇气、智慧和方向。

这样表述,并不是轻蔑和排斥当下流行的文字品种——青春写作、网络文学乃至各种博客、微博等等,而是提醒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经过岁月沉淀的生命的记录才能够与我们的灵魂形成深度对话,才能够在一个更隽永的方向上释疑答惑,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

那么,究竟怎样阅读这些文学的经典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让经典回归我们自由的感受,让文学直接与我们的生命对话。作为这一原则的反面,指的就是教科书式的阅读和机械的理论搬用。

长期以来,在僵化的教科书学习中,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在中小学阶段,那就是千篇一律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艺术特色”;到了大学阶段,也是各种理论概念的简单搬用,好像将这些教科书模式运用娴熟了,就“读懂”了文学作品。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很可能恰恰远离了鲜活的文学本身,久而久之,甚至已经习以为常,再也没有办法打开我们的感受,真正进入文学的世界了。

今天,我们常常将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称作是“鉴赏”式的,以示其缺乏理性思辨的严密与知识概念的完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事实。然而问题在于,让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理性思辨与知识概念崇拜的却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是引入中国的种种外来理论的形态给了我们直接的启发,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启发过程当中,被我们轻易抛弃掉的正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弥足珍贵的基础:文学的鉴赏与解读。

现代中国的文学研究“超越鉴赏”、抛弃文本解读之后,试图直接进入理性王国的大厦,然而这个由别人的概念、别人的术语所建构起来的大厦却似乎并不那么听任我们摆布。特别是当外来的学术与思想一旦在政治形势的巨变中,缩小为某一类型的思想(如苏俄)之时,其消极性的一面便更加突出了。例如,在过去,我们总是在鲁迅小说中挖掘现代革命史的形象说明,将鲁迅的文学当作革命家论述的佐证,这样一来,鲁迅就慢慢脱离开了文学的鲜活,成为僵死的历史说教。

鲁迅小说必然蕴含重要的社会人生主题,这一点似乎无可怀疑。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对于所谓“社会人生主题”的理解不可过于狭隘,也就是说,“主题”往往存在于作家情感深处对人生的基本关怀,而不一定是当时流行的某些历史观念。鲁迅小说就是这样。过去的鲁迅研究,一味在现代革命史的长河中寻找鲁迅的“革命”意义。最后,鲁迅的意义只存在于教科书里的历史主题,似乎这些主题不存在于鲁迅小说就不能证明鲁迅的价值。政治家关于中国历史性质及近现代历史的论述直接被挪作鲁迅小说的主题,这些理解都大大地曲解了鲁迅,也缩小了作为“文学”的鲁迅小说的丰富性。例如,在传统的鲁迅研究中,人们常常提及他小说的“社会批判”主题,其实这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因为,仔细阅读鲁迅小说,我们就不难发现,作为鲁迅这一“社会”关注的创作,其中并没有中国现代化所必要的政治主题、经济主题与军事主题,尽管过去也有人不断将它附会于一些政治主题(如《风波》与张勋复辟,《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等等)与一些经济主题(如《伤逝》与自由婚姻的经济基础问题等等),但事实证明都与鲁迅小说的文本逻辑相去甚远。从总体上看,鲁迅并没有致力于空泛的“社会批判”,如何提高和改善中国人的生存质量才是他“社会”关怀的核心。如果说他进行了怎样的“社会批判”的话,那么这样的“批判”也就集中于我们这个生存的环境是如何以种种的形式剥夺和扼杀人的生存权利,削弱人的生存质量的。

也就是说,鲁迅社会批判的中心其实就是对摧残人权现象的批判,鲁迅所悲哀的是中国人的“非人间”生活。

这样的文学阅读也就才与我们自己的生命关怀、人生成长联系了起来,文学经典也就成了我们亲切可感的对象。

本套丛书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精选近百年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时间跨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我们看来,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家,都无一例外地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主题,而凝结于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人生智慧,都能够对今天的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启迪。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在编入每一种作品的同时,都附注了简洁的导读性文字。这些文字不是用来牵制大家的理解,相反,它们都力求在某一方向上打开我们的思维。青少年读者不妨将之与一般教科书上的讲述两相对照,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奏鸣曲/百年经典中国青少年成长文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复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76983
开本 32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528876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