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姚海军编著的《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是“银河之心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天垂日暮》,《暗黑深渊》,分别讲述了人类和“暗黑深渊文明”之间冲突的发生和缘起,以及人类联盟取得的初步胜利。《逐影追光》在前两部的基础上讲述了文明冲突的最后结局。“暗黑深渊”控制了人类将领古力特并向银河核心送出了特遣舰队,试图孤注一掷,控制银河之心,从而夺取力量的优势。主角李约素被卷入其中并成为关键因素——因为李约素是唯一一个曾经在“暗黑深渊”的巢穴内被改造的人类,他的身上隐藏着暗黑深渊的文明要素。地球上的超级智慧“埃博之子”洞悉了“暗黑深渊”的计划,同时也对银河之心的潜在能量感到恐惧。在银河的另一旋臂上,星尘舰队和人类联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踏上归途,但是坚盾帝国却背叛了联盟,攫取了胜利果实,并将野心向着夺取全部银河的控制权延伸。银河之心的命运,就在这多方的角逐中最后尘埃落定。
《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由江波、姚海军编著,讲述了:人类联合舰队与暗黑深渊之间的战争以人类的胜利告终,人类舰队主力与巡逻者武装的星尘舰队对暗黑深渊残余势力穷追不舍。孰料,坚盾帝国首脑皮克斯趁虚发难,暗算盟友,篡夺了联合舰队的最高权力,觊觎银河之心,欲建银河帝国。旦素一率领残存的巡逻者武装,奋力抵抗皮克斯,急报银河之心。在猎户座旋臂上,主人公李约素意外发现功勋战舰“重装甲号”居然重生,而已成为传奇的古力特将军竟然还活着,但他已经成了暗黑深渊的傀儡,正准备孤注一掷远征银河之心。神秘的埃博之子运筹帷幄,指挥佳上率机器舰队东征西讨,紧盯银河之心。银河之心成了各方力量汇聚的终点,星海逐鹿,决战银心!
李约素身上藏着怎样的秘密?黑化的古力特会用怎样的手段来对付人类?一段超过一万光年的时空跳跃,迎来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局……
丰碑永在
邓迪斯
万千颗恒星在邓迪斯眼前闪耀。
可星星本身并不闪耀,那一收一放的光华,不过是气流的涌动给人造成的错觉。
炽热的氢气云正被高速抛出。
中央恒星爆炸了,一颗超新星在恒星的残骸间诞生。炫丽的光华四射飞奔,数十万年之后,也许会照亮某个角落里仰望星空的另一双眼睛,成为夜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然而在此刻的这双眼睛看来,壮阔的景象却意味着致命的危险。
灼热的气流携带巨大的能量,稀疏的高能粒子汇成无穷无尽的海洋,这对拥有护盾的坚固飞船不算什么,然而对星尘舰队却是危险所在。
极端危险!
星尘舰队是流体颗粒的舰队,将它称为舰队,只是因为传统习惯而已。星尘舰队拥有超过三千六百亿的流体颗粒,但没有一艘飞船。
每一个颗粒都浸没在光与热的海洋中,遭受伽马射线和高能粒子不问断的轰击。颗粒群是强大的,但每一个颗粒却是脆弱的,当超新星爆炸的急流将整个舰队吞没,每一个颗粒都直接面对无穷无尽的攻击,舰队便显得异常脆弱。
在这高能气云中,颗粒能熬过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小时。
六个小时后,所有颗粒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盐融化在水中。其实这比盐的融化要糟糕得多,哪怕是蒸干整个宇宙,也无法将舰队再找回来。数以千亿计的颗粒,被吞没在超新星爆发的火焰中,在短短的六个小时后灰飞烟灭。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忍受的悲剧。
无法忍受。
邓迪斯浑身冰冷,骤然间紧张的情绪让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起来。恐惧深深地笼罩了他,面对毁灭,生存本能占据了上风。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从不由自主的恐惧中释放出来。
他再次扫视眼前的存在物。极度缩小的星球核心放射出炫目的金光,抛出的氢气云就像美丽的橙色花瓣般绽放。颗粒在原子的碰撞下发亮,形成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光瀑,哪怕在红亮的氢气云中也能清晰地看见。
六个小时,所有的颗粒都将消失,只剩下这星星的残骸,继续发亮。
任何代价都可以接受,只要能挽救星尘舰队。这些精灵般的存在,从数万光年之外追随自己来到这里,他有责任让它们继续在银河间自由地游弋。这也是人类最大的机动舰队,失去它,哪怕赢得了战争,胜利也显得黯淡无光。 必须成功!
然而,按照正常程序遁人亚空间,至少需要三十八个小时。同宙星飞船拥有星门船,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弹跳准备,然而……
他感受着颗粒上传来的信息。恒星的爆炸造成强烈的引力波动,亚空间表层也因此变得紊乱而危险。能量的巨流如潮汐般涌动,与引力波动造成的空间震荡遥相呼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遁入亚空间只有一种方法,很危险,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如果只有一种可能,就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他找到了沙达克。
这由亿万颗粒共同汇聚而成的意识正等着他。
沙达克,同宙星舰队和旦素一的“银龙号”在哪里?
他们正在有序撤退。根据眼下的情报,他们将撤退到粒子稀疏区。然后打开星门归航。
但是他们的小型飞船也无法抵御持续的高能氢风暴。
没有更好的办法。爆发毁掉了他们舰队的三分之一,残余的舰队撤退到粒子稀疏区预计损失会超过一半,但“千首号”和“银龙号”,还有那些重型飞船,都可以幸存。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联合舰队已经蒙受了惨重的损失,然而和星尘舰队的完全覆亡相比,那样的损失不算什么。
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挽救星尘舰队。
沙达克,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挽救星尘舰队。
是的,但我对此无法判断。
联系“千首号”和‘银龙号”,我来和墨拉迪斯、旦素一谈谈。
遵命,邓迪斯。我会把他们的消息带回来。
沙达克的信号沉寂下去。
只有—个办法能够挽救星尘舰队,那却要同宙星舰队付出高昂的代价。
永远不要相信人性的高尚,那会在紧要关头害死你。高尚,那是吃饱喝足的人们的奢侈品。杀死我一个,幸福全世界,这样的人不是圣人就是傻瓜,但银河里的普罗大众,都是普通人。如果你相信能够遇见圣人,不如让一颗子弹爆掉自己的脑袋算了。P3-5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动力十足;而我们的图书出版却仍然处于这样一种局面:读者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同时,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结果,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这不是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所乐于看到的现状。
科幻世界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科幻的全方位推动。科幻图书出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中国科幻需要长远眼光,需要一种务实精神,需要引入更市场化的手段,因而我们着眼于远景,而着手之处则在于一块块“基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基石,我们并没有什么限定。因为,要建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石料。
对于那样一座大厦,我们满怀期待。
《银河之心》三部曲,是迄今为止中国年轻科幻小说作家所奉献的最为雄奇壮阔的宇宙史诗。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
江波描绘了一个空前丰沛、壮观、复杂而陌生的宇宙。我完全觉得,如果把它放在美国的星云奖、雨果奖的榜单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
《银河之心》三部曲,可算中国科幻“太空歌剧”流派的经典代表作,煌煌百万言巨著,演绎辉煌灿烂的银河时代人类文明,展现瑰丽宏伟的宇宙奇景。
——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