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纪话题--楼兰(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楼兰,一个遥远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西域国度。它的突然消失、古籍的文献记载及其传说,都让人们为之魂牵梦绕,甚至想一探其中究竟。如果你正好是这其中一员,那不妨就来看看杨镰的这本西域探险考察文集《世纪话题--楼兰》,它或许刚好能一解你些许疑惑,满足你的好奇心。

内容推荐

《世纪话题--楼兰》是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内含《斯文·赫定及其探险生涯》、《“小河”之谜与新疆考古探险》、《外交官夫人的喀什噶尔情结》、《斯坦因与新疆探险史》、《探索天山与昆仑山的奥秘》、《天山之麓的观察与思考》等26篇文章。

目录

世纪之谜

斯文·赫定及其探险生涯

丝绸之路的经行者与探索者

一个游移的湖和一个执着的探险家

从绝境走向成功

土尔扈特部落的光荣与梦想

“小河”之谜与新疆考古探险

世纪话题——楼兰

走向地平线的驼队

最后一个“独行侠”

走上世界屋脊

外交官夫人的喀什噶尔情结

喀什噶尔:回忆与思考

云游塔里木

一边是绿洲,一边是沙漠

斯坦因与新疆探险史

找宝人独白

探索天山与昆仑山的奥秘

新疆人文地理第一书

智者西行

蒙难边城纪实

现代西行记

储安平与浦熙修笔下的新新疆

西望天山

天山之麓的观察与思考

天涯并不遥远

试读章节

第一个抵达罗布泊的欧洲近代探险家,是俄罗斯人普尔热瓦尔斯基。普氏生于1837年,出身贵族家庭。自1872年起,成为中亚探险的先行者。不知为什么,他对西藏竞如此痴迷,他所有的探险队都是以拉萨为目标而组建的,但颇具宿命色彩的结局竟是,除一次受阻于距拉萨一百四十四英里的小镇,得以直接派出信使向达赖喇嘛陈情,并为其坚拒外,他的一切成就都与西藏毫不相干。可以说,他的名声主要得自发现了野马——普尔热瓦尔斯基马,引发了关于罗布泊位置的国际论战。1888年深秋,第五次中亚探险的首途,他长眠于西天山山麓的伊塞克湖。未能再重访天山另一端的罗布?白。

1876年,也是深秋,在第二次探险途中的普尔热瓦尔斯基来到罗布地区。1876年绝不是在新疆做探险旅行的好时机。那时新疆的大部分虽仍为阿古柏伯克窃据,但清军统帅左宗棠已由春风杨柳做伴,将其大本营移至肃州(即今酒泉)。两个月后,刘锦棠就在巴里坤至古城(即今奇台)一线部署好了进击部队。1876年11月6日(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一日),随着玛纳斯南城的陷落,阿古柏势力被逐出天山以北。对于前敌主将刘锦棠的幕府而言,吐鲁番指日可下,罗布地区及塔里木东端伸手可及。就在这时,普尔热瓦尔斯基率领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哥萨克护卫的探险队,抵达由于战线逼近,如同被惊扰的蜂巢般的小城库尔勒。

阿古柏伯克是个精明冷酷的赌徒,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俄国在俄领中亚的所作所为了。目前的形势使他再也不能靠在英俄两强间搞平衡,坐收渔利。他立即给普氏派了个“陪同”——亲信扎曼伯克。此人来自俄领中亚,头脑清醒,而且精通俄语。由于谣传刘锦棠帐下有俄国军人相助,而且俄商向其提供了军粮,在这个节骨眼上,阿古柏既不想得罪强邻,也不敢让探险队接近形势吃紧的战区,那么去人烟稀少的罗布荒原,是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这与近一个花甲后,新疆独裁者盛世才的做法如出一辙!可以说,正是刘锦棠凌厉的攻势,促成了普氏考察罗布泊之行。

在塔里木河尾闾,普氏受到世居的罗布人首领昆其康伯克的接待。一个先入之见左右了他的思维:在张骞通西域的时代,罗布泊就是塔里木河的终端湖,那么,如今的塔里木河的终端湖喀拉库顺,就应当是《史记》《汉书》记叙的那个养育了楼兰民族的蒲昌海——罗布泊。经与携作旅行指南的“武昌府地图”对勘,他发现中国地图所标,与他亲身抵达的罗布泊(喀拉库顺)的纬度有整一度之差!普尔热瓦尔斯基对神秘诱人的罗布泊的探险考察,以及对中国地图不可思议的“错误”的订正,立即引起欧洲地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率先对普氏的见解提出质疑的,是德国资深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男爵。李氏是中国问题专家,其行迹所至,几乎遍及中国中原各地(但未到过西域及罗布泊),并以其多卷本著作《中国》享誉学界。李氏指出,普氏所见并非中国史书所载罗布泊,而是塔里木河下游紊乱水系的一个新湖沼,真正的罗布泊应在其北。此说的明证是,中国史书称罗布泊为“盐泽”,可普氏所到的“罗布?白”却是个淡水湖。罗布泊位置之争成为当时国际地理学界的重大事件。因而,一支又一支探险队前往罗布荒原,1876—1896年间,仅俄国人就有格鲁姆尕什麦罗兄弟(格利高里和米哈依尔)、科兹洛夫、罗布罗夫斯基、别夫佐夫等,科兹洛夫于1885一1894年间曾三次来这里考察。普尔热瓦尔斯基本人也于1885年重游故地,但并没有为争论增添新内容。

1896年3月10日,斯文·赫定步入库尔勒繁忙喧闹、尘土飞扬的巴扎——集市。这时他已从一年前的“走麦城”恢复过来,达到最佳状态。

略事休整,3月31日,赫定的驼队离开库尔勒,前往罗布荒原。他就立意要踏破普氏及其他探险家的藩篱,到普氏的“罗布泊”的东北方去做一次超越前人的探险。拿他的话说,就是“到俄国科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所未曾到过的地方去”。在“罗布地区的首府”阿不旦村,他同样受到昆其康伯克的接待。由罗布人陪同,他对塔里木河、孔雀河的下游河湖做了调查。他的丁作足以证明,普氏所谓的“罗布泊”,是形成约一百五十年的新湖泊。而“武昌府地图”所据,都是清初的测绘资料,那时喀拉库顺正在聚水成形的过程中,其北的罗布泊——《史记》《汉书》记载的蒲昌海——尚未完全干涸。“武昌府地图”所标示的罗布泊是真正的罗布泊,而不是目前的塔里木河终端湖喀拉库顺。中国地图并没有错,错的是普尔热瓦尔斯基“刻舟求剑”,忽略了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在三四代人之间——甚至是从纪元前后开始——的变迁。

赫定1896年的考察,使罗布泊位置之争出现了重大转机。此时学界已普遍接受普尔热瓦尔斯基之说,这新的发现,对已渐趋平息的争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釜底抽薪呢,还是扬汤止沸?抑或是火上浇油?很快就有了答案。

回到欧洲,赫定立时蜚声学界。使罗布泊之争再起波澜,更成为他扬名的催化剂。其说受到李希霍芬为代表的德国学者的高度肯定;但又遭到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俄国学界的反对。赫定是李希霍芬的受业弟子,而科兹洛夫终生视普尔热瓦尔斯基为导师。那时普氏已去世,李希霍芬也“退居二线”,争论双方的主帅改由两人的学生担任。为此,科兹洛夫以新著《罗布泊》作为答复。赫定两次应邀赴俄国就罗布泊问题作讲演。1897年10月15日在皇家地理学会的讲演几乎变成了围攻;1899年在圣彼得堡俄国总参谋部地形测绘局金碧辉煌的会议室,赫定仿佛又处在和阗河以西的沙漠死界,面临新的全军覆没之灾。应该承认,俄国学者是以多次考察的成果作为反击的依据,赫定也意识到,仅凭二十多天的考察,不足以折服论敌。他立即制订出新的计划,在即将开始的下一次中亚探险,他将为罗布荒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经费,他将再回到罗布人中去,将为每一个疑问寻找答案。敢于面对绝境,必要时总能在灾难出现之前修正既定计划,这是西域探险家应具有的禀赋。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纪话题--楼兰(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76144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2014054686
中图分类号 B845.67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41
17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