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所著的《欧也妮·葛朗台》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出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被称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小说融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更令历来理论家百谈不厌。

内容推荐

巴尔扎克所著的《欧也妮·葛朗台》讲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守财奴葛朗台自私冷酷,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为敛财而百般诱哄妻女,逼走来投靠他的侄儿,同时也毁掉了女儿的爱情。葛朗台死后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欧也妮的青春与幸福。

目录

译者序

献给玛丽亚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某些外省的城区,总有一些房屋和它周围的景物相比较,显得苍凉凋敝,不但凄冷而且阴森。也许是修道院的寂静、旷野的凄凉和废墟的凋零,这些房屋全都兼而有之。居住在这里的人生活得无声无息,如果外地人不清楚,还以为原本就是个空房子呢;不过一旦真的有外地人在街上走动,那紧闭的窗户里面又会露出一张不动声色的脸,目光冷淡而且很不友好,像僧侣一样,朝窗外冷漠而阴沉地瞥一眼。

索缪城内有一所房屋就有这样的凄凉。它坐落于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尽头——那是一条通向城内古堡的街道,如今已很少有人来往;尽管冬冷夏热,还有几处阴暗不堪,可它却也自有它的好处,碎石子铺成的路面长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脚踩在上边声音清脆。街道狭窄弯曲,但由于是老城区的房子,所以也显得静谧安和。

三百多年的古宅虽是木结构,但也很结实。房屋的造型风格多种多样,为索缪老城区的这一地段增添了特殊的韵味,吸引探幽寻古的游客和艺术家流连忘返。路过这里的人谁能不赞叹纵横于屋面的那些厚实的木板呢?它们两端都雕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形成一排黑色的浮雕,横贯于大部分房屋的底层之上。

这一家房屋的横木上覆盖着青石板,给单薄的外墙勾勒出一道道的蓝线,木结构的房顶被岁月压弯,腐朽的屋面盖板经过多年风吹日晒也扭曲变形。变黑的窗台特别显眼,曾经精心雕刻的花纹如今模糊难辨,而且也已衰败不堪,承受不在贫穷的洗衣妇放在上边的陶土花盆,只勉强支撑着盆里几株瘦弱的石竹花。再朝前走,有几家大门上凸出粗壮的钉头,钉头上刻录着家传的象形文字。那些象形文字原来就是老祖宗们自己随心所欲勾画出来的,其含义现在自然难以考证;有的大概是某位新教徒表达信仰的标记,有的也许是反新教联盟的成员写来诅咒亨利四世①的咒符。几户市民阶级家门上镌刻着族徽,表明自己的祖辈以前主持过市政的光荣,告诉后人永远不要忘记。

总之,这里的门上记载了整部法国的历史。有一幢房屋已经破旧得摇摇晃晃,外面墙壁的泥灰却依然能看出当年能工巧匠的非凡技艺。旁边是一所贵族宅院,在石砌的拱形门楣上面,祖辈的纹章尚依稀可辨,可是毕竟经受过自一七八九年以来席卷全国的多次革命风浪的吹打,如今剩下的唯有劫后的痕迹。

街上的铺面既不像杂货店也不像客栈,然而热衷寻访中世纪遗迹的游客,却会十分意外地发现它像上一世纪女工习艺的工场一样简陋朴实。

低矮的店堂没有什么货摊,也没有货架和玻璃橱窗,进深特别大,屋里很暗,内外都没有一点装潢。大门分上下两截,门上也很不讲究地钉着铁箍、铁锔;门的上半部分往里开着,下半段装有弹簧的门铃,不断地被人按响。新鲜空气和阳光从上半截门进入房间,或者是透过气窗、天花板以及矮墙之间的空隙进入大堂。矮墙有半人那么高,装有装卸护窗板的滑槽,坚实的护窗板早晨卸下,晚上装上之后再用铁闩锁得结结实实。这矮墙是用来摆设商品的,却没有为招徕顾客而细心布置。摆设的商品按照经营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无非是有两三桶食盐和鳕鱼,几捆缆绳和帆布;楼板的横梁上面悬挂着几束锃亮的黄铜丝,靠墙摆放着一排金属的酒桶箍,在几个架子上面摆出一些布匹。

进去瞧瞧,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白净姑娘,围着洁白的围巾,露出一双通红的手臂,应声放下手中正在编织的活计,急忙转身朝着铺子后边喊她的父母;随后店主人就出来招呼顾客,态度都不一样,有的殷勤,有的冷淡,有的有问必答,有的爱理不理,全凭店主不同的脾性。成交的也许不过是两个铜板的小生意,但是也有可能是高达两三万法郎的大生意。你还能看到专做橡木板材生意的老板坐在店堂门口,手指在不断地转动,跟邻居嘀嘀咕咕地讲个不停;表面看起来,他只有一些制作酒瓶架的劣质板条,但是在码头那一边的工厂当中,他的货源足够供应安茹地区所有箍桶作坊的全部用料。遇上年景好,他可以算出箍桶匠们总共需要多少板材,而且计算之准确,误差不超过一两块板材。一天阳光就很有可能使他暴富,一场暴雨也可以使他破产。半天时间之内板材市价能涨到十一法郎或者一下子跌到六法郎。

P1-3

序言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在情节、布局、语言等方面表现得都十分突出。全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侄儿查理、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在一开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进行描写,至家庭纠纷后又立即推向高潮,而后又突然收尾,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

本书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出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被称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小说融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更令历来理论家百谈不厌。

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这些角色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

葛朗台是法国索缪城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精明狡猾,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他认得字,能写会算,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四十岁时他娶了板材商的女儿为妻室;他还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并曾向草命军承包葡萄酒,从中狠捞了些钱。一八〇六年,他又从岳母、外祖母、外祖父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当地“纳税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里,他的酒庄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十三处分种田,一百二十七阿尔邦草原。……他由原来只有两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论起他的发财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懂得躺在哪里,蹲在哪里,把俘虏打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似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静地去睡觉,就像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食物、蜡烛给家人。然而,亲爱的读者,您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个老式地主和吝啬鬼,作者塑造的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和19世纪初的法国外省生活。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当时的人情关系。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他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暖和。  作品还围绕着欧也妮的婚事,对金钱腐蚀人心,侵害人际关系做了深刻的揭示。克罗旭和戈朗森家为娶欧也妮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他便利用他们“钓鱼”。最后欧也妮答应了朋弗先生的求婚,他激动得哆嗦着连连表示愿做她的“奴隶”。这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已无情地揭去了爱情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葛朗台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来自巴尔扎克对于19世纪资产阶级生活的深刻认识,是生活造就了他注定要比别人看得更加深远。而来自细节的把控,更是对葛朗台形象的成功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先生在描写葛朗台时,抓住了葛朗台的各种动作细节,尤其是说话和眼睛。

提到说话,就不能不想到葛朗台所特有的、只有在有求于人时的口吃。这是葛朗台最自以为豪的“发明”。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假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这种怪异的举止,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为了金钱而疯狂的精神世界。

而作为人体五官之一的眼睛,是人物肖像描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尔扎克紧紧抓住葛朗台这一双小小的眼睛及其情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当葛朗台接近死亡,已经失去生命活力的时候,他的吝啬作风,对金钱贪婪的癖性依然丝毫没有改变,他仅有的一点生命力,都缩聚在眼睛里了,而这仅有的一点生命力,又通过眼睛而全部倾注到那些金钱上。他看着密室的门,他让女儿看着金子,说明他唯恐金钱丢失;他让女儿把金子放在面前,用眼睛盯了几小时,显示了他对金子占有的陶醉和安慰;镀金镶银的圣器一出现,他那仿佛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又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又表现了他对金子的极端贪婪;为了占有更多的金子,在即将寿终正寝的时候他还竭尽全力去抓那些圣器,结果却断送了他的生命,这又恰恰反映了他的贪婪,对金钱几近变态的追求和迷恋,这种变态的想法,至死不变。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葛朗台等典型的文学形象有了质感和立体感,终使全书成为得意之作和一代经典。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法】雨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谌艺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741607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5170261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33:54